期刊正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者】 聂 蓉 李英艳

【机构】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语感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对语言文字的感悟领会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发展学生语言,陶冶学生情操。
  一、在读文中感知,培养语感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训练形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如学习《秋天的雨》一文,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正确处理课文中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从而切实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二、注重词句理解,培养语感
  要培养语感,还要注重词句分析,多挖多掘,细细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比中理解,让学生明白文中字词的准确性。
  在学习课文《荷花》一文中,有一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冒"字,学生难以正确理解,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若设计卡通式的动景,让学生观看荷花从荷叶丛中渐渐往上生长的过程,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而再与"钻"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这样的比较与分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三、在想象中品味句段,培养语感
  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语言感受形象,品味其中的感情。
  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文中的第四段时,让学生边读书边想着画面,你刚才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呢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到底是什么词语使我们联想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吗?然后抓住"飘动的云"一词,使人家一听,就能听懂意思了,学生读完,老师小结: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没有忘记把自己的全部留给他开创出的天和地。所以后人称赞盘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那么你们也想作者一样,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盘古的其他部位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呢?
  四、说中锻炼,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要以说话训练为中心,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锻炼学生说话的胆量、能力,使学生从"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加强学生感悟语言,用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教材中说话训练点很多,只要教师积极寻找,就不难发现。如在学习《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一群孩子欢悦地拍手叫道,一位老人称赞道,一位青年赞叹道,小姑娘惊奇的一叫,这一叫可谓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围观的人纷纷议论着,赞叹着,想象他们会分别说些什么了?
  当然,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供素材,给予机会,扎实训练,在说中锻炼学生语感。
  五、加强写作训练,培养语感
  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而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巩固、深化阅读知识、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感受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
  练笔的内容很多,可以练写开头、结尾、心理、场面、感受等。作为教师,只要善于把握时机,根据课文特点,提供情境、设计内容,一课一练;根据生活实际,一事一写,长此以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颜色不一"、"形状多样"等词语,说说海滩上的贝壳有什么颜色,有什么形状等。然后用先总后分(西沙群岛的贝壳颜色不一,有……;有……;有……;还有……)又先分后总(西沙群岛的贝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是形状多样)的句式进行构段练写,用不同的句式及巧妙的修辞进行表达,增强效果。
  • 【发布时间】2017/7/15 17:41:06
  • 【点击频次】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