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快乐教学
【关键词】 ;
【正文】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
二、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一)立足学生思想动态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的思想状态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思想品德教学而言,能够运用教学工作对学生开展渗透引导,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困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仔细观察、全面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为导向,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引领功能。通过介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方面的人才,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或简要展示自己的特长,活动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在自身发展方面的特点专长,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增强自信心,较好地提高中等以下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为所有教学活动都是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针对周边环境影响组织教学活动
人生活在一个多种元素掺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生活中容易受到一些片面理念、不良思潮的侵蚀,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要着眼于这方面的因素,巧妙设计组织思想品德教学,在学生的思想中筑起防范的堤坝,以主旋律正能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瞄准校园生活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初中生大多数学生是住宿,校园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受到教师的关注,发掘其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巧妙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纠正,更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例如《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中,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分组调研,从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健康习惯、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对“好习惯”这一概念进行拓展延伸,从两个方面搜集正反案例,一方面搜集学习生活中典型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搜集典型的不良习惯,课堂上结合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所讲述的内容都来源于校园生活,来源于他们周围的同学,因此对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感同身受极具震撼力。在这样的正反叙述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好习惯与不良习惯,开展分析,既明白其错误之处在哪里,更认真学习习惯优秀的同学,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身心引导效果更为明显。
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它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进行培养,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实际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与生活资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探究课题,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积极性是探究性学习成功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创设贴切的、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创设适宜的探究情境,能够让学生更真实直观地对课题内容进行探讨。如在教学《学会拒绝》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他约你一起去电子游戏机室玩,而你不想去,该怎么办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进行探究思考。对此,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说因为小明是最好的朋友,即使自己不想去,也会怕拒绝了好朋友使其伤心,而一起去电子游戏机室;有学生说好朋友就是无话不说的,经常去玩电子游戏会影响学习,不仅要委婉地拒绝,还要告诫好朋友不要经常去玩电子游戏。这时笔者顺势利导:“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诱惑,这也是人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抵制。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坚决拒绝,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接着,笔者让学生思考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学生则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日趋成熟,他们乐于用所学知识对周围生活以及社会事件进行剖析。创设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切身感受,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可以使学生形成要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对不良诱惑说“不”的观念。
(二)实现开放式教学,诱发学生探究欲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往往忽视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因而,拓展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呈活跃的状态,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思维拓展了,就容易产生灵感,对事物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产生越乎寻常的独特见解。能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展开放式教学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来进行。例如在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时,笔者组织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广场、公园、博物馆、商场、商业街、社区、福利机构等参观或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的材料,进一步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观察力,从而对“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有了总体的了解,也明白了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过程中自己该怎样去做,激发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形成自主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
二、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一)立足学生思想动态组织教学活动
学生的思想状态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思想品德教学而言,能够运用教学工作对学生开展渗透引导,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困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结合日常教学工作,仔细观察、全面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此为导向,体现思想品德教学的引领功能。通过介绍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方面的人才,使学生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因为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长处。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向其他同学讲述或简要展示自己的特长,活动之后教师进行点评,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在自身发展方面的特点专长,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增强自信心,较好地提高中等以下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因为所有教学活动都是立足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开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针对周边环境影响组织教学活动
人生活在一个多种元素掺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生活中容易受到一些片面理念、不良思潮的侵蚀,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也要着眼于这方面的因素,巧妙设计组织思想品德教学,在学生的思想中筑起防范的堤坝,以主旋律正能量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瞄准校园生活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初中生大多数学生是住宿,校园生活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受到教师的关注,发掘其中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巧妙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行为纠正,更好地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例如《好习惯受用一生》教学中,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分组调研,从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健康习惯、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对“好习惯”这一概念进行拓展延伸,从两个方面搜集正反案例,一方面搜集学习生活中典型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搜集典型的不良习惯,课堂上结合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汇报交流。学生所讲述的内容都来源于校园生活,来源于他们周围的同学,因此对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直观性,感同身受极具震撼力。在这样的正反叙述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好习惯与不良习惯,开展分析,既明白其错误之处在哪里,更认真学习习惯优秀的同学,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的身心引导效果更为明显。
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
(一)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它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进行培养,因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以生活实际为基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课程资源与生活资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寻找探究课题,为学生创设探究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积极性是探究性学习成功的基础,教师要通过创设贴切的、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创设适宜的探究情境,能够让学生更真实直观地对课题内容进行探讨。如在教学《学会拒绝》这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他约你一起去电子游戏机室玩,而你不想去,该怎么办呢?”这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进行探究思考。对此,学生议论纷纷。有学生说因为小明是最好的朋友,即使自己不想去,也会怕拒绝了好朋友使其伤心,而一起去电子游戏机室;有学生说好朋友就是无话不说的,经常去玩电子游戏会影响学习,不仅要委婉地拒绝,还要告诫好朋友不要经常去玩电子游戏。这时笔者顺势利导:“生活中有很多不良的诱惑,这也是人们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抵制。面对不良诱惑,我们要坚决拒绝,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危害。”接着,笔者让学生思考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学生则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初中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日趋成熟,他们乐于用所学知识对周围生活以及社会事件进行剖析。创设模拟情境,提升学生的切身感受,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体验到不良诱惑的危害,可以使学生形成要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对不良诱惑说“不”的观念。
(二)实现开放式教学,诱发学生探究欲望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注重答案的“标准化”,往往忽视学生思维的拓展,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因而,拓展学生思维,使其思维呈活跃的状态,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学生思维拓展了,就容易产生灵感,对事物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有利于产生越乎寻常的独特见解。能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展开放式教学是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通过网上学习来进行。例如在讲《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时,笔者组织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广场、公园、博物馆、商场、商业街、社区、福利机构等参观或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和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获得了大量感性的材料,进一步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观察力,从而对“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有了总体的了解,也明白了在“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过程中自己该怎样去做,激发了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情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改变枯燥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形成自主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 【发布时间】2017/7/15 17:53:58
- 【点击频次】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