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培养科学态度与习惯 初步形成科学素养

 

【作者】 张红艳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于小学阶段科学学科来说,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是进行科学学习的两个重要层面,在科学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对于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的特征、行为进行阐述分析后,以科学的态度和习惯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在科学态度形成和科学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同时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学生也有利于他们在科学课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基于以上理论论述,针对如何“培养科学态度与习惯,初步形成科学素养”作如下分析:
  一、 科学课程素养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从这意义上说,科学课立足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多方面的,对外界事物抱有好奇心,能细致观察,大胆想象,乐于与人合作,善于解决问题等等。在这其中,我认为实验素养甚为重要,一、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只有有了详尽的实验数据,才能让猜想更有意义,才有可能指导于实践。而数据的取得当然是建立在良好的实验素养基础上的。二是科学素养涵盖了多方面,既包括观察素养,又包括动手操作素养,也包括与人合作素养等,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的体现。然而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往往是流于形式,或是不被重视,从而导致课堂耗时,教学低效。纵观学生的实验活动过程,大致有以下问题:  1、不明原因开始实验。2、不懂、不愿与人合作。3、不会与人交流。4、不愿记录。5、不会仔细观察,只想操作。6、动起来了停不下。  …… 
  二、造成素养现状的诊断  
   1、不明原因开始实验。这种情况在每个班都有,有的是小组成员好动,不愿倾听他人回答,或是老师讲解,导致实验目的不明确,盲目操作;有的是位置靠后,老师关注度不高,造成注意力涣散,实验目的一知半解,就忙于操作;还有的就是受“实验就是玩”这一想法的影响,一到科学教室就想动动这,动动那,根本不理解实验的最终目的。2、不懂、不愿与人合作。实验材料据为已有,实验操作要自己完成,不愿别人插手。如若插手,就索性什么都不干。这样的现象还真不少。3、不会与人交流。学生有的明有疑而不问,有的只顾自言自语。别人是否有新想法不愿听,也不想听。这样就导致实验虽然是完成了,但不能深入下去,探究就显得表层化。4、不愿记录。一到需要记录时,互相推诿时常发生。但实验不记录肯定不行,不仅涉及到后面的交流,而且也涉及到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影响到实验结论的得出,及先前猜想的正确与否。原因之一记录是苦差事;二是学生不明白实验记录的重要性,  5、不会仔细观察,只想操作。实验不就是玩吗?大多数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拿到材料迫不及待动手,观察便疏忽了。殊不知,不细致观察,怎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怎能得出实验结论?只是建立在臆想基础上的观察结果当然是不科学的,当然,这样的实验就无有效性可言。6、动起来了停不下。实验操作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让动起来的学生再次安静下来,真是难上加难。不要说平时上课会这样,就连好多评优课也出现这种问题,而耗时也往往在这儿。一遍、两遍、甚至三遍提醒,总有小组仍我行我素,玩得不亦乐乎。
  三、从科学态度与习惯养成入手,逐步提高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好奇、质疑正好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力求抓住学生心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磁铁的性质》一课,利用生活中的磁性开关门实例,我因势利导,提炼出问题:衣服上的水哪里去了?为顺利的完成新课指引了方向。  
  2、利用实验,创设情境。 想象丰富的孩子是老师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例如《马铃薯在水中水中时辰还是浮》一课,课的伊始我演示实验: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马铃薯放在盐水中,让学生猜一猜是沉还是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认为是沉可是结果相反。学生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探求愿望油然而生。
  (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习惯  
  1、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仔细的观察
  例如:在教学“溶解”时,让学生充分观察不同颗粒物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学生观察到了许多的现象,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础。再如,在教学《土壤的种类》一课时,我给每组准备好一堆砂、一堆黏土和一个放大镜,同样也是给学生5分钟时间观察,在学生观察过程中,我走进每个组,指导学生用放大镜看、用手摸等方法,分析砂和黏土的不同……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观察不是走过场,观察是需要花时间的、需要有耐性有毅力的,还要教会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2、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观察过程  
  如对水的观察只有当学生们先根据已有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充分调动眼、耳、鼻、舌、手进行初步感知后,再与粉笔(白色)、白酒、盐水;与果汁一起捻一捻,与牛奶一起装瓶摇一摇中等对比的观察活动中,观察才有了新的、更广泛的内容,学生的各种体验也会跟着丰富起来,才能体味到综合运用感官是了解事物各种属性的需要。也只有学生有了这些体验,才会使学生探究活动得以一步步深入地展开,才能引发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  
  3、关注身边事物,勤于动笔记录  
  运用在课堂上习得的观察经历,来影响指导他在课外生活,鼓励他们多在大自然中去参加各种观察活动,关注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天气现象,自然界的季节变化等比较长时间的观察内容,督促他们去主动地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并且最后把自己所风所闻所思所感用文字记录下来,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观察兴趣习惯得到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                           
        (三)培养学生手脑结(下转第4 2页)(上接第79页)合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科学学科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要只依赖老师,要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这一课时,学生曾提出这样的问题:磁铁有哪些性质呢?遇到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实验,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想出合理的办法,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实验之前还要明确实验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总之,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
  (四)培养学生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勤于实验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真观察,培养学生手脑结合主动探究,开发利用科学资源,勤于实验等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 【发布时间】2017/7/15 17:57:10
  • 【点击频次】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