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任务驱动式作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 耿文萍

【机构】 乌鲁木齐市第31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千人一面、难写难作等现象,这与作文课课堂效率低下有关,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有利于高效作文课堂模式的建构,在任务驱动式作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进行作文的建构,在导入环节要营造愉悦的作文课写作氛围,重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生活原动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例文,指导学生从例文中学习写作方法,及时指导,然后根据学生个性和生活实践基础提出要求,练习作文,最后及时评析。任务驱动式作文课堂教学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写作,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逐步形成一个从学得到习得的良性循环,从而营造开放和具有活力的作文课堂。
  关键词:任务驱动  作文教学实践   思考   生活化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有利于高效作文课堂模式的建构,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写作,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逐步形成一个从学得到习得的良性循环,从而营造开放和具有活力的作文课堂。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人们掌握某一种语言所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习得,另外一种是学习。所谓“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而“学习”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习”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将任务引入课堂,给学生提供实践、运用、习得语言的机会,可使学和用统一起来,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同步提高的基础上,形成作文能力。
  通过对近期天山区作文课的观摩和课题研究的的实践发现,用任务驱动语文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一 、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环节实践
  1、设计任务,讲究生活性原则  
  每节作文课上课前,老师首先必须重视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教学环境,把作文教学内容设置成对于学生来说很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写作的“初心”。
  一个生动的写作情景的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使学生在暗示、移情等心理的作用下,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此,教师应结合教学有意识地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有一定难度又能让学生接受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位可亲近的朋友,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乌鲁木齐市天山区骨干培训班李爱洁老师讲授的《我的特长》作文课中,一开课就采取“玩”看图说话的环节让学生发现有趣的动物的特长,引入“特长”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对比篮球运动员姚明和著名演员曾志伟,以及演员林志颖和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特长,加深学生对特长的理性认识。然后说说“我”的特长是什么?从而从学生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对老师这个任务环节的设置非常感兴趣,且每个人的特长不相同,这情景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写作素材,激发了写作欲望,写出的作文有一定的生活背景。
  2、重视过程,抓住方法任务
         在任务驱动式课堂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而运用在作文教学中,例文的引入就需要让学生讨论交流激活原有的作文习作经验,以及本节作文课需习得或强化的写作方法。如李爱洁老师《我的特长》作文课第二个环节引入例文《自荐书》的优秀范文,让孩子们根据例文交流如何更好地向少年宫的老师介绍自己的特长,推荐自己参加舞蹈、美术等相关的兴趣班。学生根据例文结合上一环节习作任务,得出通过对比和事例等主要的写作手法来突出自己的特长,达到推荐自己的目的。而学生通过发现和讨论归纳出要用“对比”和“事例”的写作手法能更好地表现“我”的特长,从而完成写作方法指导的作文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和生活实践基础提出要求,练习作文,就完成了任务驱动的目的。
  3、作文评价.强调习得任务
  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作文评价要强调学生本节课习得的写作方法,评价作文好在哪里?修改的点在哪里?教师可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及时地调整作文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习作情况,进行修改。课堂中,评价的重点应该是学生习得的习作方法是否提高和强化,而作品的完美性就显得次要些。通常采用作品评价法,评价学生对习得的写作知识的掌握、应用水平,作品中所包含的创意等。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也可以让同学来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来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从结果看,部分学生在结束“任务”后没有像样的作品完成,但从发展的角度讲,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并且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因此,在评价学生作文时教师要以朋友的口吻,长辈的爱抚,使学生从老师的评价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 享受和成功的喜悦。
  此外,作文评价语也要要因人而异,对学生多给鼓励,委婉道不足。如李爱洁老师评价一名学生说:“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你的特长,老师都想见识一下你的本领了”。“如果你能把自己写的跟别人不一样,让老师信服,你就成功了,继续努力,相信你能写得更好。”学生看到这样的评价,自然会兴奋不已,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评价对学生是激励,学生会把这种激励作为动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4、拓展延伸,讲究内化任务
         一节习作课,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还只是教学当中的基本环节,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内在潜质的唤醒和开发,激发学生生命的创造冲动,唤醒天性中最灵动、最美好的东西,在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讲究任务的内化,开发学生思维和视野,触动学生心灵,引领学生生命成长。李爱洁老师《我的特长》作文课中,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延伸环节:介绍“特长”的作用,让学生通过“特长”认识自己,充满自信;交到朋友等。这就让学生不是单纯的完成习作,而是在习作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情感的升华和任务的内化。
  二、 任务驱动型作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我认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能够抓住作文教学的宗旨,使学生习作得法于课内。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生活实例入手,带动习作方法的学习和学生心灵成长的提炼,大大提高了作文的效率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作文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将之运用在作文教学中,就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作文课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生活经验写我之心,写我之情,为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思考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作文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生活味、充满了人性美。所以,任务驱动式作文教学的魅力还体现在,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互联网《浅谈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周君锦)
   [3]互联网《环境下任务驱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唐黄丽)
   [4]互联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设计几项原则》(张 霞)
  • 【发布时间】2017/8/5 14:36:45
  • 【点击频次】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