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问题"的历史成因分析
【关键词】 ;
【正文】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一直存在"总量不足、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编人员少、职称年龄和性别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多重多样,笔者从历史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考察。
(一)传统育儿观念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失落
育儿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儿童观,即人们认为"儿童是谁",在本质上是要将"儿童"与"成人"两个概念从"人"的属概念中分离出来,并把"儿童"看成是一种与"成人"不同的独立存在。因此,儿童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育儿观念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是否要为儿童提供独特的社会生活设施以及怎样对待为儿童生活服务的人员等等。我国传统育儿观念使得对幼儿的"保""教"失衡,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价值失落。
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是"香火的延续",因此,他在生物学上的血统远比他的精神文化显得更重要,因此,他要么被蔑视,只是一个"小大人",只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要么在特定的情况下作为某种符号、象征而被顶礼膜拜(如童男童女作为圣洁的象征等),就是不能作为"儿童"本身而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些先进的国人为了富国强民,曾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判,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儿童观"采取了追问探究的态度,以至达到拷问历史的程度;他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民族根性联系在一起的,儿童的根性是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儿童不应该只是属于家庭的,更是属于国家民族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对幼儿自然生命的看护或者是道德的驯化、知识的灌输,更是事关民族的根的事业,是为民族精神奠基。然而,由于"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教育传统之间存在隔膜,甚至存在某些对立","中国迄今缺少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和观念" 。
(二)供求失衡导致农村幼儿园长期缺位
在人类发展史上,对新生代幼年时期的教养主要是由女性进行的,因此,学前公育是伴随着妇女从家庭的内部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农村对学前公育的需求经历了一个从家庭需求到家庭需求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演变历程,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求的强度不同。新中国是在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诞生的,这就意味着新中国诞生伊始就面临着从传统农业文明进入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艰巨发展任务,而当时的发达国家经验是:现代化也就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但同时,建国之初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事务中处于一个被孤立和封闭的状态,西方工业国家的技术和资金不能起到后起效应 ;在百年战乱刚结束的背景下要以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占当时世界1/4的人口……诸多的现实困难使得"抓物质生产、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成了中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主题--这需要大量的社会生产劳动力--即使是农村妇女,也不得不走向田间地头,加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于是,农村家庭产生了社会公育的需求。特别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在此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儿童公育的需求更加强劲起来。但随着人民公社的迅速解体、"文革"的十年浩劫,农村的儿童公育需求下降。随着"文革"的结束,社会生活逐步回归正轨,国家为普及义务教育,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由此,农村儿童的公育从一种农民的家庭需求发展为家庭与国家的共同需求。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人口流动的解禁、城镇化进程地逐步加快,农村儿童公育的需求空前高涨,学前班的供给形式显然已经不够了。特别是"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教育公平问题日趋突出、中国社会将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使得"每个儿童都很重要"、"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但是,"地方负责""个人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供给模式下,"理性选择"的地方政府、已然贫穷的农民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农村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使得农村幼儿园陷入"长期缺位"状态。农村没有幼儿园,自然也就"不需要"幼儿教师。
(三)制度惯性导致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这不得不说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制度惯性所造成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地方负责、民办为主、公办民助"的投入体制,使农民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费用。这样的制度惯性使得中央、省、地市、县、乡与农民家庭负担失衡,必然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投入比例过低,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承担了主要任务。由于乡镇财政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拨款也大部分来自农民缴纳的税费,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事实上就主要是由农民来负担的。这一方面导致了相当多地区的县乡财政难以支撑,要么是不举办幼儿园,要么就是让农村幼儿园低质、甚至劣质地运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自然是非常糟糕。
(四)农村学前教育价值错位导致教师人力资本贬值
1.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遗毒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成为"离农"教育推手
"学而优则仕"是推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今天已经演变为了"学而优则市" 的形式对社会产生着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两种思想的一脉相承、在当今的同时存在,使得我国农村教育 长久以来的"离农"性质在今天越加凸显,甚至更加"合理化",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大家看来,农村教育的价值就是保证农民子弟升学、彻底离开农村--农村教育就是一条"离农通道"。其结果就是,农村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在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奉献了自己的几乎全部智力资源,使自己逐步沦为文化的荒漠;即使有些想回农村的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回到农村,因为,一方面农村无法提供他们就业的机会(生存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所学的东西也无法为农村提供服务,从小学到大学,农村教育的培养方向与培养对象的就业岗位就都远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成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幼儿园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农村越来越边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虽然身在农村却越来越远离农村,他们一方面把"集体保姆"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为"离农"的教育筋疲力尽,却把自身本应具有的文化再生产等专业价值置于虚无,这必然导致他们"劳动效益低、人力资本贬值"。
2. 政治运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不良影响
"建国后的'反右'与'文化大革命'两大政治运动,农村教师惨遭厄运,其命运之悲哀,可谓罄竹难书。"
在"反右"运动中,很多农村教师被划成右派。例如,1979年5月教育部《教育简报》增刊第十一期所述,河南五七年错划右派的教师占全省右派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广东的教师错划数则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 右派分子的划定标准主要是:"反对城市或农村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反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如工业化、统购统销)","攻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人事制度和干部政策,要求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替代社会主义的法律和文化教育"等等。1961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师资质量问题的两项通知,在各级师范招生的有关规定中,主要还是强调教师的政治素质,凡学生家庭成份属五类分子的一般不予招收。 在农村幼儿园中,从"一五"期间的农忙互助托儿、农忙托儿所到"文革"之前,其工作人员的选择首先都强调的是政治背景与政治素质。这使许多有志于农村教师职业的青年被堵在教师职业大门之外。"文革"中,教师被当成"臭老九"沦为社会的底层。特别是1971年8月发表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估计,认为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是被改造的对象。
教师政治地位的错误定位,使教师从"天地君亲师"的圣坛沦落为社会的底层,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这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抹杀了教师作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反右"运动的荒谬做法抹杀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混淆了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学术的发展,埋葬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独立人格,严重影响了农村及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
这样一来,不管是作为"保姆"还是作为"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都是难以提升的,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人们对其发展的投入就不会觉得理所应当,由此,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发展投入低"与"劳动效益低"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何秀英,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
(一)传统育儿观念导致教师专业价值失落
育儿观念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儿童观,即人们认为"儿童是谁",在本质上是要将"儿童"与"成人"两个概念从"人"的属概念中分离出来,并把"儿童"看成是一种与"成人"不同的独立存在。因此,儿童观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育儿观念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是否要为儿童提供独特的社会生活设施以及怎样对待为儿童生活服务的人员等等。我国传统育儿观念使得对幼儿的"保""教"失衡,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价值失落。
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以成人为本位的,儿童是"香火的延续",因此,他在生物学上的血统远比他的精神文化显得更重要,因此,他要么被蔑视,只是一个"小大人",只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要么在特定的情况下作为某种符号、象征而被顶礼膜拜(如童男童女作为圣洁的象征等),就是不能作为"儿童"本身而得到应有的尊重。
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些先进的国人为了富国强民,曾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判,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儿童观"采取了追问探究的态度,以至达到拷问历史的程度;他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民族根性联系在一起的,儿童的根性是与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儿童不应该只是属于家庭的,更是属于国家民族的;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对幼儿自然生命的看护或者是道德的驯化、知识的灌输,更是事关民族的根的事业,是为民族精神奠基。然而,由于"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教育传统之间存在隔膜,甚至存在某些对立","中国迄今缺少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和观念" 。
(二)供求失衡导致农村幼儿园长期缺位
在人类发展史上,对新生代幼年时期的教养主要是由女性进行的,因此,学前公育是伴随着妇女从家庭的内部生产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农村对学前公育的需求经历了一个从家庭需求到家庭需求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演变历程,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需求的强度不同。新中国是在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诞生的,这就意味着新中国诞生伊始就面临着从传统农业文明进入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艰巨发展任务,而当时的发达国家经验是:现代化也就意味着工业化、城市化。但同时,建国之初的中国在国际关系事务中处于一个被孤立和封闭的状态,西方工业国家的技术和资金不能起到后起效应 ;在百年战乱刚结束的背景下要以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的土地,养活占当时世界1/4的人口……诸多的现实困难使得"抓物质生产、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成了中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主题--这需要大量的社会生产劳动力--即使是农村妇女,也不得不走向田间地头,加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于是,农村家庭产生了社会公育的需求。特别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在此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儿童公育的需求更加强劲起来。但随着人民公社的迅速解体、"文革"的十年浩劫,农村的儿童公育需求下降。随着"文革"的结束,社会生活逐步回归正轨,国家为普及义务教育,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逐步发展起来,并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由此,农村儿童的公育从一种农民的家庭需求发展为家庭与国家的共同需求。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人口流动的解禁、城镇化进程地逐步加快,农村儿童公育的需求空前高涨,学前班的供给形式显然已经不够了。特别是"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教育公平问题日趋突出、中国社会将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使得"每个儿童都很重要"、"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但是,"地方负责""个人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供给模式下,"理性选择"的地方政府、已然贫穷的农民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农村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使得农村幼儿园陷入"长期缺位"状态。农村没有幼儿园,自然也就"不需要"幼儿教师。
(三)制度惯性导致队伍建设投入不足
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最直接、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这不得不说是由我国长期以来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制度惯性所造成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地方负责、民办为主、公办民助"的投入体制,使农民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学前教育费用。这样的制度惯性使得中央、省、地市、县、乡与农民家庭负担失衡,必然使得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投入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中的投入比例过低,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承担了主要任务。由于乡镇财政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拨款也大部分来自农民缴纳的税费,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事实上就主要是由农民来负担的。这一方面导致了相当多地区的县乡财政难以支撑,要么是不举办幼儿园,要么就是让农村幼儿园低质、甚至劣质地运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自然是非常糟糕。
(四)农村学前教育价值错位导致教师人力资本贬值
1.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遗毒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成为"离农"教育推手
"学而优则仕"是推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今天已经演变为了"学而优则市" 的形式对社会产生着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两种思想的一脉相承、在当今的同时存在,使得我国农村教育 长久以来的"离农"性质在今天越加凸显,甚至更加"合理化",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大家看来,农村教育的价值就是保证农民子弟升学、彻底离开农村--农村教育就是一条"离农通道"。其结果就是,农村在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中、在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奉献了自己的几乎全部智力资源,使自己逐步沦为文化的荒漠;即使有些想回农村的各类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回到农村,因为,一方面农村无法提供他们就业的机会(生存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所学的东西也无法为农村提供服务,从小学到大学,农村教育的培养方向与培养对象的就业岗位就都远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成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幼儿园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农村越来越边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虽然身在农村却越来越远离农村,他们一方面把"集体保姆"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为"离农"的教育筋疲力尽,却把自身本应具有的文化再生产等专业价值置于虚无,这必然导致他们"劳动效益低、人力资本贬值"。
2. 政治运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不良影响
"建国后的'反右'与'文化大革命'两大政治运动,农村教师惨遭厄运,其命运之悲哀,可谓罄竹难书。"
在"反右"运动中,很多农村教师被划成右派。例如,1979年5月教育部《教育简报》增刊第十一期所述,河南五七年错划右派的教师占全省右派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广东的教师错划数则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 右派分子的划定标准主要是:"反对城市或农村中的社会主义革命,反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如工业化、统购统销)","攻击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人事制度和干部政策,要求用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文化教育替代社会主义的法律和文化教育"等等。1961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保证中小学师资质量问题的两项通知,在各级师范招生的有关规定中,主要还是强调教师的政治素质,凡学生家庭成份属五类分子的一般不予招收。 在农村幼儿园中,从"一五"期间的农忙互助托儿、农忙托儿所到"文革"之前,其工作人员的选择首先都强调的是政治背景与政治素质。这使许多有志于农村教师职业的青年被堵在教师职业大门之外。"文革"中,教师被当成"臭老九"沦为社会的底层。特别是1971年8月发表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了两个估计,认为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是被改造的对象。
教师政治地位的错误定位,使教师从"天地君亲师"的圣坛沦落为社会的底层,教师社会地位边缘化,这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更是抹杀了教师作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知识分子的价值;"反右"运动的荒谬做法抹杀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性,混淆了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窒息了学术的发展,埋葬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独立人格,严重影响了农村及国家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
这样一来,不管是作为"保姆"还是作为"教师",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都是难以提升的,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人们对其发展的投入就不会觉得理所应当,由此,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发展投入低"与"劳动效益低"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作者简介:何秀英,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历:博士研究生.
- 【发布时间】2017/8/5 14:52:53
- 【点击频次】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