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更有“语文味儿”
【关键词】 ;
【正文】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反对一味地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强调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情感熏陶,重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在这同时,不少语文课堂教学没了学科个性,失去了“语文味道”。有的教师执教《珍珠鸟》一课,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展示人类是如何伤害动物,讨论人和动物应如何相处,上的有些像思想政治课;有的在执教《白兔和月亮》一课时,花费近一半的时间讨论“白兔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上的颇有哲学课的意味;还有的教师深入分析文中的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甚至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上的似乎是生物课、物理课。语文学科迷失了自己,失去了“语文味儿”,难怪学生们认为语文难学,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依笔者之见,主要是因为我们只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忽视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片面地追求课堂中学生围绕有关内容进行讨论的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活动中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儿”呢?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活动中,也在不断地体会、感悟和实践,并总结出了一些做法,与同行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重视字、词、句的教学。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字、词、句是语言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是语言文字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和最基本的任务。正如一些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语文课首要的是要上成文字课。祖国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是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中运用和内涵最为复杂的一种语言。教学中不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所谓的死知识,更重要的是钻到课本里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工夫,从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和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表情达意的技巧。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六课中,就出现了许多易弄混,易弄错的生字和读音,如,“载”“脊”“潜”“倔”“廖”等等,老师要带着学生在这些字上花一点时间,这样才不会把“倔强”的“倔”读成“juè”,“载”在什么情况下读“zǎi”,又在什么情况下读“zài”。再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段中“似乎”“确凿”连用的意味,又需要学生再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细细品味,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达到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目的,通过对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重视“读”,会“读”。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文本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对教材文本有一个扎实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握和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点。切入的最佳途径是“读”。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足可见“读”对于理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读”呢?
(一)读要有层次,多方式。就具体的过程而言,一篇文章要先泛读,有了整体的感知后,在教师的引领、点拨和指导下,进入对关键语言点、重点句段的品味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最后还可以整体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课文的主题思想。另外,根据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多方式的阅读方法,如,《理想》《沁园春 雪》等诗歌可以运用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
(二)要有“独读”的过程,学会做批注。通过“独读”,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点及整体产生“先入为主”的感受,并通过自己批注的形式外化和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理解、概括等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教学《蜡烛》一课时,学生泛读之后,我安排学生“独读”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片段,并在书上做好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感动的原因。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但很真实,都是发自内心的。在我的肯定和鼓励下,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中品,从读中领悟文本所表之情,所达之意。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文本表情达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而一般人读文本,是凭借语言文字来领悟文本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语文学科指导学生读文本,在这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应当更进一步地查究表达方式、表达效果、表达技法、遣词用句等方面,以更好地表情达意、知情知意。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通读课文的基础,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那如何品味语言呢?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情境体味法。例如,在讲授科学小品文《桥之美》一课时,文中有一段话是: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所绘之景 ,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再试着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情味,最后再让学生想象去掉画中的桥,会有何效果。这样,学生从品读语言为突破口,真真切切地领悟和感受到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
(二)揣摩比较法。通过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删加,更改等方法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九课《土地的誓言》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觉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这句话中的“泛滥”该如何理解呢?我让学生将“泛滥”换成“澎湃”“涌动”体会体会。通过比较阅读学生逐步体会到“泛滥”原含贬义,指江河中的水溢出,淹没土地。用在这里更为真实深切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思念的情感就像洪水泛滥一样难以把握和无法控制,此词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另外还有“朗读品味法”“联想想象法”等等。这样通过对语言的品析,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教学”。
“拓展教学”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其重要性已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的创新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对拓展教学的运用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不适时、不适度。首先,“拓展教学”要紧扣教学主题。拓展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受到具体教学目标的制约和限制,因此,拓展教学切不可偏离主题,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其次,要在充分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拓展。拓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文本的原意,只有充分地品味语言、知情达意,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加以拓展,否则会影响拓展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度进行拓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社会经历和阅历水平、行为规律、认知和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特点,适度地予以拓展,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实际,过度、盲目地“夸夸其谈”,容易使受众者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反而会适得其反。
语文就是语文,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虽然语文在某些方面与思想品德、伦理、美育、逻辑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功能和价值等方面有着某些叠化和重合之处,但我们更要看到语文自身的独立性。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只有尊重语文的独立性,彰显语文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充分体现“语文味儿”。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依笔者之见,主要是因为我们只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而忽视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片面地追求课堂中学生围绕有关内容进行讨论的活动形式,而忽略了活动中对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语文味儿”呢?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活动中,也在不断地体会、感悟和实践,并总结出了一些做法,与同行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重视字、词、句的教学。
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字、词、句是语言的最基本组成要素,是语言文字教学最基础的工作和最基本的任务。正如一些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语文课首要的是要上成文字课。祖国的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量,是全世界所有语言文字中运用和内涵最为复杂的一种语言。教学中不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所谓的死知识,更重要的是钻到课本里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让学生习得语言,积累语言,在语言品味和语言训练上多下工夫,从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妙处和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表情达意的技巧。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第六课中,就出现了许多易弄混,易弄错的生字和读音,如,“载”“脊”“潜”“倔”“廖”等等,老师要带着学生在这些字上花一点时间,这样才不会把“倔强”的“倔”读成“juè”,“载”在什么情况下读“zǎi”,又在什么情况下读“zài”。再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一段中“似乎”“确凿”连用的意味,又需要学生再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细细品味,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揣摩达到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目的,通过对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重视“读”,会“读”。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文本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对教材文本有一个扎实的“学习”过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握和理解文本中的语言点。切入的最佳途径是“读”。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足可见“读”对于理解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去“读”呢?
(一)读要有层次,多方式。就具体的过程而言,一篇文章要先泛读,有了整体的感知后,在教师的引领、点拨和指导下,进入对关键语言点、重点句段的品味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最后还可以整体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课文的主题思想。另外,根据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多方式的阅读方法,如,《理想》《沁园春 雪》等诗歌可以运用比赛读,配乐读,表演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
(二)要有“独读”的过程,学会做批注。通过“独读”,让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点及整体产生“先入为主”的感受,并通过自己批注的形式外化和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理解、概括等能力大有帮助。例如,在教学《蜡烛》一课时,学生泛读之后,我安排学生“独读”文章中令自己感动的片段,并在书上做好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感动的原因。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感受各不相同,但很真实,都是发自内心的。在我的肯定和鼓励下,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被调动了起来,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读中品,从读中领悟文本所表之情,所达之意。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悦纳。文本表情达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而一般人读文本,是凭借语言文字来领悟文本所表之情,所达之意。语文学科指导学生读文本,在这方面要有更高的要求,应当更进一步地查究表达方式、表达效果、表达技法、遣词用句等方面,以更好地表情达意、知情知意。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通读课文的基础,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那如何品味语言呢?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情境体味法。例如,在讲授科学小品文《桥之美》一课时,文中有一段话是: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并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所绘之景 ,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再试着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情味,最后再让学生想象去掉画中的桥,会有何效果。这样,学生从品读语言为突破口,真真切切地领悟和感受到了画家眼中的桥之美。
(二)揣摩比较法。通过学生对词语或句子的删加,更改等方法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九课《土地的誓言》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觉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这句话中的“泛滥”该如何理解呢?我让学生将“泛滥”换成“澎湃”“涌动”体会体会。通过比较阅读学生逐步体会到“泛滥”原含贬义,指江河中的水溢出,淹没土地。用在这里更为真实深切的表达出作者对故乡思念的情感就像洪水泛滥一样难以把握和无法控制,此词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另外还有“朗读品味法”“联想想象法”等等。这样通过对语言的品析,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四、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教学”。
“拓展教学”有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其重要性已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认可,它对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的创新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对拓展教学的运用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不适时、不适度。首先,“拓展教学”要紧扣教学主题。拓展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教学目标,受到具体教学目标的制约和限制,因此,拓展教学切不可偏离主题,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其次,要在充分品味语言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拓展。拓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文本的原意,只有充分地品味语言、知情达意,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加以拓展,否则会影响拓展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适度进行拓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社会经历和阅历水平、行为规律、认知和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特点,适度地予以拓展,切不可不顾学生的实际,过度、盲目地“夸夸其谈”,容易使受众者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反而会适得其反。
语文就是语文,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虽然语文在某些方面与思想品德、伦理、美育、逻辑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功能和价值等方面有着某些叠化和重合之处,但我们更要看到语文自身的独立性。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只有尊重语文的独立性,彰显语文的个性和特点,才能充分体现“语文味儿”。
- 【发布时间】2017/9/4 15:49:36
- 【点击频次】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