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的翅膀 挖掘练笔的素材
【关键词】 ;
【正文】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训练。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听 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而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阅读请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外的小练笔,特别是写好随文小练笔,就能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的读写目标,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能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
如何解决学生的素材问题,并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我觉得随文小练笔,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小练笔篇幅短小,不必成篇,几句话,一个片段或一篇短文,可以作为课堂训练,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可是由于部分老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比较随意,至于学生是否想写,又如何写。考虑得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主体生命需要的忽视,使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几年来,在从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随文练笔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训练。
1.情感共鸣练笔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 ,让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灵的感悟,情感的洗涤,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时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每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来的。作者用包含深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教学《慈母深情》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当“我”看到母亲赚钱是如此艰辛,就再也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去买书,而是给辛劳的母亲买了一个水果罐头,“我”知道,母亲一定舍不得吃。同学们,你能帮作者写一张纸条压在水果罐头下面,劝母亲吃下这水果罐头吗 同学们在泪眼婆裟中写下了肺腑之言,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妈妈,真对不起,原来您的工作这么辛苦,工作环境这么差,我还要您买书。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妈妈,我给您买了一个水果罐头,用它补补您劳累的身子,您赶快吃吧!”
2.补写练笔策略。语文教材引入的大部作品都是名家经典,很多作品中都留有空白,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流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让学生依据潜伏信息去想象创造,达到了意境深远,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这就是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把隐性的因素显性地展示出来。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平台。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49年美国落衫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同学的故事。“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和儿子共同的信念。文本的第12自然段对父亲进行了细节描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面对儿子这36小时的漫长等待却留下了空白。我在教学时引领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我就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来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练笔,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一直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父子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
3.多角度训练策略。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练笔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节,内容一笔带过,我们可以把这些句段单独列出,让学生循着原作的思路进行扩写,使之成为一段具体的文章。如《赤壁之战》中,描写烧曹军这部分较为简略,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火船逼近曹军时大将的语言,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 他们会怎么做 火势如何猛烈 想象当时战斗结束的情景,最后以《火烧曹营》为题进行扩写。
4.读中练笔策略。文本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句,段,若我们能以它们为“把手”,就能开启潜心会文的大门。
如《月光曲》一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当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只是又即兴为盲姑娘创作了经典之作《月光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句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它为切入点作以下设计:贝多芬当时为什么不作回答 请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此刻的贝多芬心理在想些什么,并写下来。 显而易见,这样的练笔,学生不得不潜心会文,深刻领会文章的含意,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5.师生情感共鸣策略。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 同时,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 人、事、物、景的美好,还要引导学生写出各自的所见所感。 我在“叩开诗歌的大门”综合学习时,在教师归纳点评的环节上,我把自己的感悟写成一首诗《还你一个课堂》,让学生也来用诗歌写出自己的感受, 创作犹如喷泉,新课堂我自由、我学习、我精彩,一直萦绕在我耳畔,人人变成了小诗人。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也被战象的情怀所打动,我就写了《致最后一头战象 》送给大家,共同凭吊这“最后一头战象”,赢来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当堂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练笔,他们也送给老师的是一份喜悦。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练笔的素材,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阅读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
如何解决学生的素材问题,并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我觉得随文小练笔,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小练笔篇幅短小,不必成篇,几句话,一个片段或一篇短文,可以作为课堂训练,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可是由于部分老师在设计小练笔时比较随意,至于学生是否想写,又如何写。考虑得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主体生命需要的忽视,使练笔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几年来,在从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在随文练笔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训练。
1.情感共鸣练笔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 ,让学生与作者在感情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灵的感悟,情感的洗涤,学生入情入境的体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时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的每个字都是用深深的情写出来的。作者用包含深情的笔触,刻画出一位含辛茹苦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书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爱的深沉,无私和宽广。教学《慈母深情》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练笔,当“我”看到母亲赚钱是如此艰辛,就再也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去买书,而是给辛劳的母亲买了一个水果罐头,“我”知道,母亲一定舍不得吃。同学们,你能帮作者写一张纸条压在水果罐头下面,劝母亲吃下这水果罐头吗 同学们在泪眼婆裟中写下了肺腑之言,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妈妈,真对不起,原来您的工作这么辛苦,工作环境这么差,我还要您买书。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妈妈,我给您买了一个水果罐头,用它补补您劳累的身子,您赶快吃吧!”
2.补写练笔策略。语文教材引入的大部作品都是名家经典,很多作品中都留有空白,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流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让学生依据潜伏信息去想象创造,达到了意境深远,妙趣横生的艺术境界,这就是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学这样的文章时,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把隐性的因素显性地展示出来。我们要注意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为学生的练笔提供平台。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1949年美国落衫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同学的故事。“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和儿子共同的信念。文本的第12自然段对父亲进行了细节描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面对儿子这36小时的漫长等待却留下了空白。我在教学时引领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会想些什么 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我就以《逆境中的儿子》为题,来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这个练笔,填补了课文空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理解了父与子的了不起。一直面对困难,永不言弃的父子形象逐渐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我更欣喜地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并灵活地运用了语言,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位学生得到了扎扎实实的训练。
3.多角度训练策略。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练笔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节,内容一笔带过,我们可以把这些句段单独列出,让学生循着原作的思路进行扩写,使之成为一段具体的文章。如《赤壁之战》中,描写烧曹军这部分较为简略,可以启发学生想象:火船逼近曹军时大将的语言,心理活动是怎么样的 他们会怎么做 火势如何猛烈 想象当时战斗结束的情景,最后以《火烧曹营》为题进行扩写。
4.读中练笔策略。文本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句,段,若我们能以它们为“把手”,就能开启潜心会文的大门。
如《月光曲》一文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当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只是又即兴为盲姑娘创作了经典之作《月光曲》。“贝多芬没有回答”,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句子,教学时,我们可以它为切入点作以下设计:贝多芬当时为什么不作回答 请认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此刻的贝多芬心理在想些什么,并写下来。 显而易见,这样的练笔,学生不得不潜心会文,深刻领会文章的含意,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5.师生情感共鸣策略。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方法, 同时,深刻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 人、事、物、景的美好,还要引导学生写出各自的所见所感。 我在“叩开诗歌的大门”综合学习时,在教师归纳点评的环节上,我把自己的感悟写成一首诗《还你一个课堂》,让学生也来用诗歌写出自己的感受, 创作犹如喷泉,新课堂我自由、我学习、我精彩,一直萦绕在我耳畔,人人变成了小诗人。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我也被战象的情怀所打动,我就写了《致最后一头战象 》送给大家,共同凭吊这“最后一头战象”,赢来的是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当堂课上,我布置了一个小练笔,他们也送给老师的是一份喜悦。
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练笔的素材,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阅读课堂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
- 【发布时间】2017/9/27 11:54:21
- 【点击频次】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