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开启数学新课教学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运用情境导入新课教学正是当下新课改的热衷行为。多样的方法丰富了教学内涵,使新课导入异彩纷呈。但导无定法也常常使部分教师导而无法,或效果极差,这就有必要在此商谈,互为勉励。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 运用 开启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处于一节课的伊始阶段,时间虽短,但意义不凡,常言就夸奖到良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情境”满天飞的新课改中,新课导入也注入了情境元素,运用情境导入新课正是当下教学人的热衷,你只有环视四周的数学竞教,无不是如此。在众多的情境导入中,我们在恭祝他人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不能规避或这或那的“情境疾病”。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商谈。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论述一下运用情境开启数学新课教学的一些方法,虽点到为此,但愿能引你深究。
一、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源远流长,在生活向科学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数学人发现真理过程中的曲折经历,能给学生激励和启发,特别是契而不舍的执著品质能使学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强化学生对π的认识,我便讲了祖冲之的故事。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的近似值,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这样讲故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π有了深刻认识,又为探求圆的周长创设了良好情境。
二、利用巧设悬念创设情境
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导入时巧设悬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进行的。不但能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使课堂前后照应,浑成一体。如在教学的“年、月、日”这一节新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和学生进行谈话导入新课,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年要过几次生日呢?”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一年过一次生日。”教师接着说:“我的一个朋友他却和我们不一样,(课件出示:猪八戒说:“我今年12岁了,只过了4个生日”)同学们,我们都是一岁一个生日,猪八戒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为什么呀?学生愣住一会,教师便开启新课教学。这样就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发生了矛盾,造成了悬念,为我们的新课导入埋下伏笔。
三、运用智力题型创设情境
数学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常常整单元都是计算或应用题,很难不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乏味和无趣。例如在“乘加乘减”章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本章的重点,对于学生长时间学习这样的计算,就会陷入单调中。又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就会浮于文字表面,而不仔细深究就忙于动笔解答,导致出现一些不必要有错误。所以为了激趣和达到教育这类的目的,我便在新知识教学的第三个课时教学导入时,我运用了智力题型来创设情境开启新课教学。用多媒体呈现: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每人只退回1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小弟独吞了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呢?这样情境设置,学生就会被题中数据“折腾”而不知所以然,有的甚至会集中全部精力去计算,还是找不出原因所在。这时,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弄清题旨再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四、运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将游戏情境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又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知。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第1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和三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各5个,然后把口袋和乒乓球全部展示给学生看,并说:“请同学们看清楚了,呆会儿乒乓球一进口袋里面后,他们就全部变颜色了,而且个数也变了。”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看教师表演。教师把乒乓球放进口袋,做了几个夸张的动作后,问学生:结果如何?此时,学生将会一言不发。然后,教师又把乒乓球倒出来给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会突然高涨,且高呼道:老师不会变魔术,一个都没有变!老师就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太对了,老师确实不会变魔术,我们这节课不是来教大家变魔术的,而是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可能性的大小’”。就这样利用游戏性教学导入了新课,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我的篇幅不能让我一一列述。但无论哪种方法,适者最好,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认真研究,加以筛选和组装,尽可能用最好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学生,促进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教育学报,2003.1。
【2】《新课导入艺术笔谈》,《四川教育》,1996.1。
【3】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8期。
【4】王增昌,特级教师教学艺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5】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12。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 运用 开启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处于一节课的伊始阶段,时间虽短,但意义不凡,常言就夸奖到良好的导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情境”满天飞的新课改中,新课导入也注入了情境元素,运用情境导入新课正是当下教学人的热衷,你只有环视四周的数学竞教,无不是如此。在众多的情境导入中,我们在恭祝他人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不能规避或这或那的“情境疾病”。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商谈。下面,我结合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论述一下运用情境开启数学新课教学的一些方法,虽点到为此,但愿能引你深究。
一、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
数学源远流长,在生活向科学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数学人发现真理过程中的曲折经历,能给学生激励和启发,特别是契而不舍的执著品质能使学生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了强化学生对π的认识,我便讲了祖冲之的故事。秦汉以前,人们以“径一周三”做为圆周率,这就是“古率”。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不过究竟余多少,意见不一。直到三国时期,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求得π=3.14,并指出,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的近似值,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若设想他按刘徽的“割圆术”方法去求的话,就要计算到圆内接16384边形,这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付出多么巨大的劳动啊!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钦佩的。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密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有些外国数学史家建议把π叫做“祖率”。这样讲故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π有了深刻认识,又为探求圆的周长创设了良好情境。
二、利用巧设悬念创设情境
学贵有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导入时巧设悬念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而进行的。不但能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使课堂前后照应,浑成一体。如在教学的“年、月、日”这一节新课时,教师可以选择和学生进行谈话导入新课,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年要过几次生日呢?”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一年过一次生日。”教师接着说:“我的一个朋友他却和我们不一样,(课件出示:猪八戒说:“我今年12岁了,只过了4个生日”)同学们,我们都是一岁一个生日,猪八戒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为什么呀?学生愣住一会,教师便开启新课教学。这样就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发生了矛盾,造成了悬念,为我们的新课导入埋下伏笔。
三、运用智力题型创设情境
数学是抽象的,也是枯燥的,常常整单元都是计算或应用题,很难不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乏味和无趣。例如在“乘加乘减”章节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本章的重点,对于学生长时间学习这样的计算,就会陷入单调中。又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就会浮于文字表面,而不仔细深究就忙于动笔解答,导致出现一些不必要有错误。所以为了激趣和达到教育这类的目的,我便在新知识教学的第三个课时教学导入时,我运用了智力题型来创设情境开启新课教学。用多媒体呈现: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每人只退回1元,自己偷偷拿了2元。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9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元,再加上小弟独吞了2元,总共是29元。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元,那么还有1元呢?这样情境设置,学生就会被题中数据“折腾”而不知所以然,有的甚至会集中全部精力去计算,还是找不出原因所在。这时,再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弄清题旨再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性。
四、运用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一种形式,将游戏情境引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又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知。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第1节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和三种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各5个,然后把口袋和乒乓球全部展示给学生看,并说:“请同学们看清楚了,呆会儿乒乓球一进口袋里面后,他们就全部变颜色了,而且个数也变了。”此时,所有的学生都会全神贯注地看教师表演。教师把乒乓球放进口袋,做了几个夸张的动作后,问学生:结果如何?此时,学生将会一言不发。然后,教师又把乒乓球倒出来给学生观察,学生的兴趣会突然高涨,且高呼道:老师不会变魔术,一个都没有变!老师就对学生说:“你们说得太对了,老师确实不会变魔术,我们这节课不是来教大家变魔术的,而是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可能性的大小’”。就这样利用游戏性教学导入了新课,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激发了学生求知欲,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我的篇幅不能让我一一列述。但无论哪种方法,适者最好,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认真研究,加以筛选和组装,尽可能用最好的方法教育我们的学生,促进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汪秉彝,数学情境的创设与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教育学报,2003.1。
【2】《新课导入艺术笔谈》,《四川教育》,1996.1。
【3】袁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8期。
【4】王增昌,特级教师教学艺术[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
【5】王文娟、郭彬等,创设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探微[J].林区教学,2008.12。
- 【发布时间】2017/9/27 11:58:25
- 【点击频次】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