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门让学生身心都得到充分锻炼和发展的学科,做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更应该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生理和健康状况及学习的态度与成绩,甚至影响学生日后的个性成熟与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 兴趣 意志 情感 环境 能力 培养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体育课,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好地融为一体,培养出身心都健康的新一代。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吃苦耐劳精神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的精神,只有具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们才能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做到从容不迫。体育教学就具有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的优势。因为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理。比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通过“极点”的学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创设情景,锻炼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首先要加强目的动机教育。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学生的行动也不外乎于此。因此,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对培养学生的意志起到重要作用。我多次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例如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我都夸那些不怕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尽管这是一个微小的话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是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在400米、800米的练习中我还设立“关卡”,所谓“关卡”就是每到一个点就到那边去报到,在纸上打个洞,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品质。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不管是一个简单的前滚翻,还是一个复杂的跳山羊动作,都已远远超出了动作示范的意义。学生会被教师的行为所震撼,会希望有教师那样优美的动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模仿教师去练习,也就很少去考虑怕不怕、难不难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勤奋,尽量给学生作示范,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一定要做到。记得我在学生面前完成优美的手倒立动作后,学生都鼓掌了;那么,试想教师根据自己的身体和体能的实际状况尝试与学生共同练习,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所以教师采用这些方法(当然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就一定能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良好作用。
三、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具体做法如下:
1、消除恐惧,培养自信。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此方法比较适合刚接触跳高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消除学生对横杆的畏惧感对初学者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学生放着胆子去试跳,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跳那么高,跳高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2、利用视觉差培养自信心。当我们把跳高架距离拉大,横杆的高度给人的感觉就会低一些,学生就敢于试跳。当学生跳过此高度,教师再将跳高架拉近一些,告诉学生刚才跳过的高度,及时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告诉学生不要被视觉吓倒。优秀运动员跳过的高度远远高于自己的身高。
3、善意谎言促自信。有时教师调准一个高度让学生试跳,学生可能会问有多高。此时,教师可以告诉他们一个他们已经征服过的高度——善意的谎言,其实要高一点。学生在心理上就不会有压力,就会不遗余力地去试跳。当他们成功后,让学生自己去测量横杆的实际高度。但不要忘了引导学生:人就怕被自己打倒!
总之,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与体育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师的感情、知识、才能和品格方面的内在涵养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心胸坦荡、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加上优美的教态以及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定能让学生产生敬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 兴趣 意志 情感 环境 能力 培养
现代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活动大部分在实践中进行,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表现机会,但在体育教学中有些老师通常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技能方面的知识传授,却很少注意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新形势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上好体育课,更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知识、技术、技能、道德品质的培养很好地融为一体,培养出身心都健康的新一代。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吃苦耐劳精神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的精神,只有具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们才能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做到从容不迫。体育教学就具有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的优势。因为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理。比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在教师的支持与鼓励下,通过“极点”的学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创设情景,锻炼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首先要加强目的动机教育。人的任何意志行动总是有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所谓动机是指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这是一种推动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学生的行动也不外乎于此。因此,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对培养学生的意志起到重要作用。我多次采取表扬与鼓励的方法,利用正确的舆论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锻炼动机。例如不管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我都夸那些不怕困难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尽管这是一个微小的话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是改进授课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在400米、800米的练习中我还设立“关卡”,所谓“关卡”就是每到一个点就到那边去报到,在纸上打个洞,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品质。
第三,身教重于言教。不管是一个简单的前滚翻,还是一个复杂的跳山羊动作,都已远远超出了动作示范的意义。学生会被教师的行为所震撼,会希望有教师那样优美的动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模仿教师去练习,也就很少去考虑怕不怕、难不难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要勤奋,尽量给学生作示范,要求学生做的,自己也一定要做到。记得我在学生面前完成优美的手倒立动作后,学生都鼓掌了;那么,试想教师根据自己的身体和体能的实际状况尝试与学生共同练习,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呢?所以教师采用这些方法(当然有更多更好的方法)就一定能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良好作用。
三、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具体做法如下:
1、消除恐惧,培养自信。利用橡皮筋代替横杆,此方法比较适合刚接触跳高的学生,尤其是女生。消除学生对横杆的畏惧感对初学者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学生放着胆子去试跳,发现自己居然也可以跳那么高,跳高教学已成功了一半。
2、利用视觉差培养自信心。当我们把跳高架距离拉大,横杆的高度给人的感觉就会低一些,学生就敢于试跳。当学生跳过此高度,教师再将跳高架拉近一些,告诉学生刚才跳过的高度,及时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同时,告诉学生不要被视觉吓倒。优秀运动员跳过的高度远远高于自己的身高。
3、善意谎言促自信。有时教师调准一个高度让学生试跳,学生可能会问有多高。此时,教师可以告诉他们一个他们已经征服过的高度——善意的谎言,其实要高一点。学生在心理上就不会有压力,就会不遗余力地去试跳。当他们成功后,让学生自己去测量横杆的实际高度。但不要忘了引导学生:人就怕被自己打倒!
总之,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与体育教师自身良好的品德、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教师的感情、知识、才能和品格方面的内在涵养也是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心胸坦荡、富有朝气、充满活力,加上优美的教态以及动作的熟练性和准确性,定能让学生产生敬佩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7/10/30 9:30:19
- 【点击频次】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