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
【正文】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兴旺的基石,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只有创新,科技才会突飞猛进,社会才会进步,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灵魂。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就谈一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要创新、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胆突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新型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的偏差。往往一提创新教育,就认为专搞小发明,或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随意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每一个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角度,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都是创新,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被解决,而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法或者对于本人来说解决方法是否新颖。所以,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问题、新知识与教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探究新问题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必须克服教师是主角、学生当观众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要留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要建立竞争合作的班风,在课堂教学中搞好互动、交流、合作学习,设计集体讨论、小组互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3、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释疑让学生具备创新个性,教师运用适度的语言,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敢于批判性地质疑、实践、验证是学生必备的创新素质。
二、发掘教材实验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实验中有不少探索性的潜在因素,需要学生们去创造发掘。从而培养学生的敢于探索创造的精神。比如光学中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材只要求验证成像的五条规律。笔者在教学中,除完成上述任务外,还要求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①将凸透镜的中央部分用不透明物遮着,能否成像?成什么像?为什么?②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用不透明物遮着,又能否成像?成什么像?为什么?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讨论很热烈,各说不一:有的说中央有黑斑,有的说只有一半的像,有的说要成像……。究竟谁正确呢?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回答,实验结果是要成像,但亮度降低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有关成像知识来解释。可见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可能范围内加宽加深,发掘潜在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实验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产生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和最持久的内部动力。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意识发展、训练而成的,而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此项活动有兴趣。而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和趣味的世界,很多物理实验现象充满奇异的色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到大气压很大。通过这些直观、新奇的实验,学生对“大气压”产生浓厚兴趣。又如,在物理的启蒙教学中,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演示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的实验,用浇冷水的方法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演示摩擦起电现象,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摩擦,结果塑料绳下端散开。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内驱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创新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四、开展科技制作、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新、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活动,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加了锻炼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在物理实验教学具体实施中,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发现、思考、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为我们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教育要创新、发展,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胆突破,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新型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的偏差。往往一提创新教育,就认为专搞小发明,或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随意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其实,每一个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角度,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都是创新,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被解决,而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法或者对于本人来说解决方法是否新颖。所以,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问题、新知识与教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探究新问题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环境。首先,必须克服教师是主角、学生当观众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要留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要建立竞争合作的班风,在课堂教学中搞好互动、交流、合作学习,设计集体讨论、小组互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各抒已见,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最大限度地充分调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3、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释疑让学生具备创新个性,教师运用适度的语言,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敢于批判性地质疑、实践、验证是学生必备的创新素质。
二、发掘教材实验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材实验中有不少探索性的潜在因素,需要学生们去创造发掘。从而培养学生的敢于探索创造的精神。比如光学中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材只要求验证成像的五条规律。笔者在教学中,除完成上述任务外,还要求学生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①将凸透镜的中央部分用不透明物遮着,能否成像?成什么像?为什么?②若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用不透明物遮着,又能否成像?成什么像?为什么?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讨论很热烈,各说不一:有的说中央有黑斑,有的说只有一半的像,有的说要成像……。究竟谁正确呢?由学生自己做实验来回答,实验结果是要成像,但亮度降低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呢?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有关成像知识来解释。可见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在可能范围内加宽加深,发掘潜在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激发实验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产生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和最持久的内部动力。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意识发展、训练而成的,而创新意识是指创新的愿望和动机,要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此项活动有兴趣。而物理世界是一个充满神奇和趣味的世界,很多物理实验现象充满奇异的色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来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到大气压很大。通过这些直观、新奇的实验,学生对“大气压”产生浓厚兴趣。又如,在物理的启蒙教学中,可以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演示气压减小液体沸点降低的实验,用浇冷水的方法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演示摩擦起电现象,将下端散开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摩擦,结果塑料绳下端散开。
在教学过程中,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内驱力;学生的兴趣,总是在他们的创新欲望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创新的阶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四、开展科技制作、发明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新、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平行光源、电铃、密度计、小天平、量筒、杠杆、潜水艇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活动,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了学习兴趣,增加了锻炼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在物理实验教学具体实施中,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以及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从而能够创造性地发现、思考、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为我们培养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 【发布时间】2017/10/30 9:33:23
- 【点击频次】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