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孙超杰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西潘楼学区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课程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  有效教学  课程特点  教学设计  策略 方法
  小学品社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品社课程的核心。课标强调本课程应以学生生活理念下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使学生不断体会,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基于以上认识,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两大方面谈谈品德与社会课堂如何在生活理念下进行有效教学。
  一、了解课程特征,渗透生活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思维性、开放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归根到底是离不开学生的生活,渗透着生活理念的意识。
  第一是综合性。品社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和社会等学科的内容。课程基于学生社会生活与认识的整体的、具体的、易变化的特点;学习方式则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特点出发。例如,它既要求学生懂得爱父母、爱学校、爱学习、遵守公约等道理,又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国外的地理、历史知识。
  第二是思想性。品社不局限于课堂,而是体现为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延续等活动过程。如课前调查、收集、筛选、整理、信息;课中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课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信息和道理运用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并延伸到校内外,在生活理念下学到新知,达到更开阔的视野。
  第三是社会性。品社以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基点,帮助学生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个体社会化。课程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让儿童从自己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社会。
  第四是实践性。品社有关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均离不开社会实践。是围绕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的,如:“生活中的你、我、他”、 “我们同有一个家”和“我在成长”等,渗透着生活理念,遵循着生活逻辑。
  二、掌握学生情况,注重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环境,成长的历程都不尽相同,加之学生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造成了每个学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由不同学生组成的不同学校和班级便具有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教学也要因材施教,不仅制订的教学目标不可能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因人而异,要有针对性。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拉近教材和学生亲身经历的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信息等都引入课程中,巧妙地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协作,互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不知不觉中拉近学生与道德标准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教育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地给予学生尊重和爱,力求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帮助他们在落实教材知识内容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选择正确教法,强调学习实践
  其一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方式如果单一,会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匮乏。只有倡导和实施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得到主动的发展。为了给课堂带来鲜活的知识和无限的生机。教师要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发动学生搜寻学习资源,自主地探究,用生活理念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有价值的观念或结论,真正把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例如教学《我和小伙伴》一课时,设计与伙伴在一起表演的情景,做人要诚实,要学会友好相处。学生不仅再显课本中我和小伙伴情景,还悟到生活中如何做人的道理。
  其二是交流合作。在现代生活中,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为。品德与社会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学平等地交流与合作。例如:教学《走进民族大家庭》时。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对课前收集的民族资料进行交流、汇报,介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生活实践中认识民族大团结的深刻意义。
  其三是探究认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理念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生活理念规范的价值观。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并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真正掌握生活实践方法。例如,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一课时,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和影视片段,让生观看,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从中悟出人人都应遵守交通规则,才能确保人的生命安全的道理,在生活理念下珍爱生命。
  四、运用教学评价,促进道德认知
  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现在课堂上教师大多能给与学生及时评价,但有的教师存在评价用语太笼统,不论学生如何回答教师总是说“你真棒”、“回答得真好”,这样学生并不清楚他到底哪做得好、回答得好,时间一常,这样的评价就会失去激励作用。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的教师并没有认真听、没有用心去关注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与确切地、具体地评价,避免千人一面。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教师的评价偏离了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或导向不清。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把赞美的评价给了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而忽视了一些说得磕磕绊绊,但却是真实感受的同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德育课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体验,而不能偏离目标像语文课那样关注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另外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及时评价,而且要重视实践环节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和发展变化,而我们许多教师常常忽略了实践环节的评价,失去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机会。还有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评价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应有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应运用好教学评价手段,认真倾听学生的话语,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和学生进行心灵间真诚的对话,使他们能在评价中认识自我,体验成功、发现不足,不断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道德认知的发展,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了解课程特征,钻研课标内涵。其次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活动中探究,在生活理念下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彰显生活理念下的有效性教学。
  • 【发布时间】2017/10/30 9:47:00
  • 【点击频次】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