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在细微处绽放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爱是教育的真谛,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如何去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呢?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爱的阳光呢?本文结合平时的教育实践,探讨从微笑、赏识、批评等细微处渗透爱的教育,让师爱在细微处绽放。本文对于做好教师平时点滴的教育工作,实现爱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师爱;微笑;赏识;批评
我爱我的学生吗?我爱他们的方式对吗?我不知道别的老师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可我却是认认真真地问过的。是的,我爱我的学生,这点勿容置疑,可我爱他们的方式就一定对吗?我的心在微颤:我是否让我的爱播撒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敞开了心扉?我是否让我的爱让学生如沐春风,驱散了学生心头的阴影?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个体,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这份爱是一种他们能接受的爱,一份感动的爱,而不是所谓 “打是亲,骂是爱”的棒喝似的爱。所以讲究爱的方式,让我们对学生的爱在细微处,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堂必修课。
“老师像妈妈”,当我们的学生动情的说着这句话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也为之动容?老师和学生原本是一对陌生的个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成了学生最信赖的人。追根溯源,那就是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那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爱是醉人心怀的微笑,是温馨备至的赏识,是“温柔”的批评。这爱流淌在教育中的点点滴滴,这爱在细微处绽放。
一、 爱在微笑中。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因为喜欢动手动脚而互相推推搡搡,很多教师就轻易给他们扣上“调皮”、“好斗”之类的“大帽子”。其实“调皮”、“好斗”是孩子的天性,应对他们少些限制,多些引导。我记得有一次大扫除,有两位学生在过道中打闹起来,一个手操扫把“进攻”,另一位则举着簸箕“迎战”。此时此刻,在他们心中,那扫把便是一把“利刃”那簸箕就是“盾牌”。当是我挺生气的。别的同学都在争先恐后地大扫除,而他们……我很想把他们叫过来,训斥一顿。可当我看到是班中最让人头疼的学生时,我停下了脚步,因为我知道,即使我现在骂了他们一顿。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也许我一转身,他们就又会另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继续打闹起来,与其这样,我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我思忖着,顿觉释然,我微笑着在旁边欣赏,因为相信他们不是真斗,即便是真斗,大不了让双方落个一身污泥。果然,不多久,双方就以“各得一身污泥”而“宣战结束”,握手言和,嘻嘻哈哈地走进教室,压根就没发现我一直在一旁注视他们。他们一进教室,我便微笑着对他们说:“二位好汉,大战几十回合,也没见胜负呀,要不要歇歇再战呀?”两人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们听懂了我微笑中带着含蓄的批评,而这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的批评,他们笑着跑进了教室。
笑是礼貌之花,笑是友谊之桥,笑是美好情感的体现。微笑是一种美德,我把微笑引入课堂,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把微笑带入到教育学生的每个环节,使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在和煦的春风中接受教育。
二、 爱在赏识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期望是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一个人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倍。就比如说我班的范烨吧,由于说话、表达能力差,到五年级了,所写的文章还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了。他对作文有着无比的恐惧。如何树立他写作的信心,这是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每次批改他的作文,我没有简单地批评了事,而是用红笔将他写得比较好的词语圈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大肆渲染”,表扬他用词的准确,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教师的“赏识”给了他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产生了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我不断地鼓励他,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天资聪颖,具有写作天才,真是了不起!老师为你感到自豪!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也会成为我们班内的又一名作家。正是在这积极赏识的氛围中,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坚持写日记,并认真阅读有关作文的辅导书,摘录好词佳句。看着他的改变,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在于这个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新让灿烂的笑回到了他的脸上,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我们的孩子是新生的花朵,他们渴望“阳光”。教师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尊,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念。而当学生感悟到赞美之后的师爱后,他们的心灵得以快乐而轻松地飞翔。
三、 爱在批评中。
孩子犯错是天经地义的事,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其重新走入正轨。简单粗暴式的批评是应该禁止的,否则将给小学生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造成一生的伤害。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手段只能是一味地表扬、表扬、再表扬。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蕴涵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润物细无声的爱。我记得有一次早读课,平日从来没有迟到的一个学生迟到了,面对她尴尬的面孔,我实在不忍心再训斥她。我关切地问:“今天你肯定有事才迟到的吧?”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来晚了。”来晚了,按理说应该批评,可我的批评怎样才能让她欣然接受呢?我把她叫到无人处,说:“这样吧,你先站到前面体会一下,同学们已整整齐齐坐好了,你来晚了有哪些感受,然后写一篇《来晚了》的日记给我。”几分钟后,她回到了座位上。当天,她的日记写得情真意切。
其实当学生有意无意犯错时,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给她讲明道理。如果训她一顿,或是在同学面前丢她的丑,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呢?只能是悔恨,甚至从此对你产生逆反心理;听之任之,则学生会养成懒散的习惯。而这些都违背了我们教师的职责。既然洒向学生的都是爱,那么表扬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爱,而“温柔”的批评就是另一种温馨感动的爱。
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微笑如歌,赞美似蜜,批评如药。让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现的瞬间美好火花。为学生奉献内涵深刻的赞美,把爱播撒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温暖、幸福的暖流中茁壮成长,相信我们撒向学生的阳光会换来满园春色。
关键词:师爱;微笑;赏识;批评
我爱我的学生吗?我爱他们的方式对吗?我不知道别的老师有没有这样问过自己,可我却是认认真真地问过的。是的,我爱我的学生,这点勿容置疑,可我爱他们的方式就一定对吗?我的心在微颤:我是否让我的爱播撒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学生敞开了心扉?我是否让我的爱让学生如沐春风,驱散了学生心头的阴影?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成长个体,学生需要老师的爱,而这份爱是一种他们能接受的爱,一份感动的爱,而不是所谓 “打是亲,骂是爱”的棒喝似的爱。所以讲究爱的方式,让我们对学生的爱在细微处,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一堂必修课。
“老师像妈妈”,当我们的学生动情的说着这句话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也为之动容?老师和学生原本是一对陌生的个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成了学生最信赖的人。追根溯源,那就是教师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过程中,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还有那对学生无私的爱。这爱是醉人心怀的微笑,是温馨备至的赏识,是“温柔”的批评。这爱流淌在教育中的点点滴滴,这爱在细微处绽放。
一、 爱在微笑中。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经常看到有些同学因为喜欢动手动脚而互相推推搡搡,很多教师就轻易给他们扣上“调皮”、“好斗”之类的“大帽子”。其实“调皮”、“好斗”是孩子的天性,应对他们少些限制,多些引导。我记得有一次大扫除,有两位学生在过道中打闹起来,一个手操扫把“进攻”,另一位则举着簸箕“迎战”。此时此刻,在他们心中,那扫把便是一把“利刃”那簸箕就是“盾牌”。当是我挺生气的。别的同学都在争先恐后地大扫除,而他们……我很想把他们叫过来,训斥一顿。可当我看到是班中最让人头疼的学生时,我停下了脚步,因为我知道,即使我现在骂了他们一顿。他们也不会放在心上,也许我一转身,他们就又会另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继续打闹起来,与其这样,我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我思忖着,顿觉释然,我微笑着在旁边欣赏,因为相信他们不是真斗,即便是真斗,大不了让双方落个一身污泥。果然,不多久,双方就以“各得一身污泥”而“宣战结束”,握手言和,嘻嘻哈哈地走进教室,压根就没发现我一直在一旁注视他们。他们一进教室,我便微笑着对他们说:“二位好汉,大战几十回合,也没见胜负呀,要不要歇歇再战呀?”两人的脸刷地一下子红了,他们听懂了我微笑中带着含蓄的批评,而这是他们非常乐意接受的批评,他们笑着跑进了教室。
笑是礼貌之花,笑是友谊之桥,笑是美好情感的体现。微笑是一种美德,我把微笑引入课堂,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把微笑带入到教育学生的每个环节,使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在和煦的春风中接受教育。
二、 爱在赏识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的期望是被赞美、钦佩、尊重。”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心理和生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经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一个人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倍。就比如说我班的范烨吧,由于说话、表达能力差,到五年级了,所写的文章还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更不用说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了。他对作文有着无比的恐惧。如何树立他写作的信心,这是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每次批改他的作文,我没有简单地批评了事,而是用红笔将他写得比较好的词语圈出来,并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大肆渲染”,表扬他用词的准确,让全班同学都为他喝彩。教师的“赏识”给了他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产生了自信,拥有了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我不断地鼓励他,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天资聪颖,具有写作天才,真是了不起!老师为你感到自豪!只要你继续努力,你也会成为我们班内的又一名作家。正是在这积极赏识的氛围中,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坚持写日记,并认真阅读有关作文的辅导书,摘录好词佳句。看着他的改变,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更在于这个孩子重新找回了自信,重新让灿烂的笑回到了他的脸上,莎士比亚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我们的孩子是新生的花朵,他们渴望“阳光”。教师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驱散学生心头的阴影,帮助他们找回失落的自尊,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念。而当学生感悟到赞美之后的师爱后,他们的心灵得以快乐而轻松地飞翔。
三、 爱在批评中。
孩子犯错是天经地义的事,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其重新走入正轨。简单粗暴式的批评是应该禁止的,否则将给小学生的心灵留下阴影,甚至造成一生的伤害。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手段只能是一味地表扬、表扬、再表扬。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似的批评蕴涵着教师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教育的真谛,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润物细无声的爱。我记得有一次早读课,平日从来没有迟到的一个学生迟到了,面对她尴尬的面孔,我实在不忍心再训斥她。我关切地问:“今天你肯定有事才迟到的吧?”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来晚了。”来晚了,按理说应该批评,可我的批评怎样才能让她欣然接受呢?我把她叫到无人处,说:“这样吧,你先站到前面体会一下,同学们已整整齐齐坐好了,你来晚了有哪些感受,然后写一篇《来晚了》的日记给我。”几分钟后,她回到了座位上。当天,她的日记写得情真意切。
其实当学生有意无意犯错时,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给她讲明道理。如果训她一顿,或是在同学面前丢她的丑,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呢?只能是悔恨,甚至从此对你产生逆反心理;听之任之,则学生会养成懒散的习惯。而这些都违背了我们教师的职责。既然洒向学生的都是爱,那么表扬是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爱,而“温柔”的批评就是另一种温馨感动的爱。
爱心,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烛。微笑如歌,赞美似蜜,批评如药。让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去捕捉学生身上的闪现的瞬间美好火花。为学生奉献内涵深刻的赞美,把爱播撒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创造无私真挚的爱的氛围,让孩子们在温暖、幸福的暖流中茁壮成长,相信我们撒向学生的阳光会换来满园春色。
- 【发布时间】2017/11/27 17:13:31
- 【点击频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