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误区打造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
【正文】数学这门学科是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也应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把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也启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内驱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引起认知冲突或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好的问题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有机的结合和充分发挥,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新知识,排除学生心理压力,减轻学习负担,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好的问题设计如同纽带,承旧启新;如同路标,正确地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有效问题设计,是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针对有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方面存在误区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意设计问题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1、注意问题设计的目的性。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优化问题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虑,优化问题设计就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教师首先需要转换思路,要明白这些问题是为谁设计的,是为了谁的“知识与能力”,谁的“过程与方法”,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培养自主而真实的人。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顾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那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随即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自学、相互讨论中寻找答案,从而认识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尽管教学展开的是线索、是知识,但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融在知识之中,在同一阶段的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内容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不分主次的。教师要让学生逐渐领会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独立分析,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2、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表现出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特点,这是设计有效问题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产生新旧感知、认知或情感方面的冲突,便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故事、生活现象、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去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有鸡、兔各有几只?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住时机,把问题到新课上来。又如:在运用比的知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诱导,很自然地转入到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课中。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多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讲课时才能问题自如,得心应手。如教学圆周率时,可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教学概率--可能性时,可讲大将军施琅率领水军出征收复台湾,用康熙皇帝赐予的200枚铜钱占卜战争胜负的故事;讲解黄金分割点时,也可先讲一些有关审美的事例等。这些事例,既有趣味性,又与所学内容相关,还可以从中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兴趣勃勃地去钻研,去探求,变苦学为乐学,为后续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
二、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4、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体验数学过程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一次,我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去折一折。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么折?并请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告诉学生这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让学生再平均分成4份、8份……学生的折法多种多样,学生在动手折纸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在涂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
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先用幻灯片出示例题:“小红有8个蓝花片,13个红花片,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由于学生一下子弄不清多多少或少多少,我引导学生拿出花片进行操作,在学生自由操作后,又引导学生把红花片和蓝花片一一对应地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的方法,体会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一、注意设计问题的目的性和趣味性
1、注意问题设计的目的性。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优化问题设计、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考虑,优化问题设计就要充分体现三维目标。教师首先需要转换思路,要明白这些问题是为谁设计的,是为了谁的“知识与能力”,谁的“过程与方法”,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我们才能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培养自主而真实的人。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顾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再问:我们已经学会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那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表面积又该怎样计算呢?随即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目的和内容。学生在自学、相互讨论中寻找答案,从而认识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问题。尽管教学展开的是线索、是知识,但过程与方法、情感目标融在知识之中,在同一阶段的教学中,三个维度的内容是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不分主次的。教师要让学生逐渐领会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独立分析,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2、注意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表现出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特点,这是设计有效问题的前提。教师引导学生产生新旧感知、认知或情感方面的冲突,便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去。问题设计时,教师可以找与数学知识相关的趣味故事、生活现象、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去探究,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法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 鸡兔同笼,数头有50,数脚有160,问笼中有鸡、兔各有几只?学生对此问题感觉很新鲜、好奇。注意力马上集中起来。或努力思考,或动笔计算,我便把握住时机,把问题到新课上来。又如:在运用比的知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大树有多高》时,我先讲了古代数学家泰勒用一根棍棒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同时指出,其实给你们一根棍棒,你们也同样可以量出金字塔以及学校的旗杆、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学生的学习兴趣顿生,急着想知道怎样测量?我因势诱导,很自然地转入到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课中。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多积累各方面的素材,讲课时才能问题自如,得心应手。如教学圆周率时,可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教学概率--可能性时,可讲大将军施琅率领水军出征收复台湾,用康熙皇帝赐予的200枚铜钱占卜战争胜负的故事;讲解黄金分割点时,也可先讲一些有关审美的事例等。这些事例,既有趣味性,又与所学内容相关,还可以从中进行爱国主义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就能使学生主动地兴趣勃勃地去钻研,去探求,变苦学为乐学,为后续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
二、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1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这时再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2、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3、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植树问题》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马路边植树、小朋友排队、路灯等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间隔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教学时,让学生为自己的校园设计植树方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体会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4、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体验数学过程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一次,我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去折一折。如果把它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么折?并请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告诉学生这一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让学生再平均分成4份、8份……学生的折法多种多样,学生在动手折纸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在涂色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
在教学“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我先用幻灯片出示例题:“小红有8个蓝花片,13个红花片,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几个?”由于学生一下子弄不清多多少或少多少,我引导学生拿出花片进行操作,在学生自由操作后,又引导学生把红花片和蓝花片一一对应地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学习比较的方法,体会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 【发布时间】2017/11/27 17:28:33
- 【点击频次】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