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营造数学课堂的“生活气息”

 

【作者】 吴承斌

【机构】 福建省长汀县大同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索,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直观、形象、深刻地领悟数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生活真正融入数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气息
  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联系之紧密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称为“生活数学”。“生活数学”以其强劲的前瞻力引导着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面向新形式的数学教育,课堂呼唤“生活气息”,让生活融入数学。
  一、捕捉“生活素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照搬书本例题的时代已成为过去,高素质的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善于跳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在教学中,经常对教材中的例题做适当的调整、改编,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取代。
  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我们首先根据本班实际引出新课:新年即将来到,我们班要举办“新年联欢会”,你想选谁当主持人?现在利用这节课学习怎样来确定同学们心目中最佳的主持人。接着让学生“投票”,先推选4人作候选人,从中选出一个做主持人。然后学生一人唱票、一人监票,一个计票,其余同学在本子记录,并思考:用什么方法记录候选人票数?这些方法有什么优点?最后宣布选举结果,并让学生回答:如果要把结果比较清楚而整洁地交给老师看,谁有好办法?自主探索出统计的制作方法。
  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并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实例,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必备之课。
  二、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应和认识。所以,应把教材内容和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其实,许多的数学教学内容非常的贴近生活,与生活情景是紧密融合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讲台变成舞台,把教室当成商场、市场、儿童乐园,让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通过表演,展示学习内容,融入生活情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让课堂不再枯燥,而是兴趣盎然。
  例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可变讲台为舞台,让学生当演员,上台表演“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直到相遇”的情景。通过多次这样形象的表演,使同学们对“相对、相向、相背而行,相遇、相距,同时、不同时出发”等生活中的数学术语,有更透彻的理解。这些表演生动真实,费时不多,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三、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例如教学“乘法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爸爸、妈妈和小明一起去西湖公园玩,每张门票10元,一共要用多少钱?大部分学生认为买三张票,要30元。有一位机灵的学生问:“老师,小明多大了?”我赶紧追问:“你问这干什么?”学生答道:“如果小明很小的话,妈妈抱在手上就不要买票了。”这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学生说小明还小不需要买票,有的学生说小明需要买门票,还有的学生说小明可能是身高超过一米二的小学生,可以买半票。
  学生在解题中,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全面地考虑问题,不会死读书,机械地套用公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的确,数学来源于生活,许多的数学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而学生对有实际生活情景的数学问题更直观,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选择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外,还要注重为学生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问题。
  四、回归“生活空间”,学会解决问题。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努力把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两步计算”后,教师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准备组织师生去实践基地春游,师生一共489人。汽车公司有大客车和面包车两种车,大客车有45座,每辆车每天租金600元,面包车有18座,每辆每天租金300元。如果让你们设计一种合理实惠的租车方案,你会怎么设计?
  这道富有生活气息的数学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积极性,大家纷纷出谋献策,快速设计谋划。设计方案时不仅要准确算出租金,还要考虑科学合理。解决这样的数学问题既巩固了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又体验到了数学对于生活的价值,同时受到了统筹优化的数学思想的熏陶,树立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自主探索,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直观、形象、深刻地领悟数学,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使生活真正融入数学!
  • 【发布时间】2017/11/27 17:30:13
  • 【点击频次】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