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对指导小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思考

 

【作者】 侯伟妮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五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小学生的记忆特点看,往往是记得快、忘得也快,做好课堂笔记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要把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着力帮助学生认清做好课堂笔记的作用,教会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
  一、引导学生认清做好课堂笔记的意义
  课堂笔记是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讲授内容所做的书面记录,是今后复习的重要资料,好处很多。  
  (一)便于学生强化记忆、积累知识。研究表明,听课后马上测试,学生一般能记住10分钟讲课内容的一半;如果48小时后测试,则只能记住其中的20%。而现在小学的一堂课一般有40分钟时间,讲课内容比较多,如果不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他们就很难记住所学的知识,等到复习时就只好从头到尾再去重新学习,这样既费时又费力。如果引导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同时,把教师所讲的内容加工整理成容易理解和记忆的笔记,既可以加深记忆,又可以在进行复习时抓住知识要点,既省时又省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便于学生集中精神、认真听课。据研究材料统计,由于儿童心理缺乏定性,5-7岁的儿童聚精会神地关注某一事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小学生是20分钟左右。新课标强调,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过程,边听边记、边学边思,能更好地调动学生手、眼、耳、脑一起活动,有效地敦促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课。学生如果不注重做好课堂笔记,就有可能使注意力分散到听课以外的其它方面,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和课堂教学的节拍,一节课下来往往是听得丢三落四、一知半解。
  (三)便于学生深入思考、锤炼语言。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对教师课堂讲解及自己思维结果的语言重组过程,通过把听到的内容和黑板上的视觉信息合成加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书写水平。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的教育,可以说养成良好的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负责,真正从心理上重视课堂笔记,从小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教师讲课,边筛选、提炼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并言简意赅地记录下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开动脑筋思考。
  二、指导学生学会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小学教师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做课堂笔记的辅导,切实让学生知道课堂笔记什么、如何记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做笔记的方法。
  (一)让学生掌握做课堂笔记的原则。要始终坚持以听课与思考为主体,以做笔记为补充,首先保证听懂,想好了再去记,真正变教师和书本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而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笔记上,影响了听课和思考,以致主次不分、顾此失彼、本末倒置。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做笔记的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上把讲听与记录的关系处理好,真正发挥笔记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让学生找准做课堂笔记的时机。引导学生在教师板书时,注意抓紧时间抢记;在教师讲授重点内容时,注意挤时间速记简记;下课后,尽快抽时间整理补记,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尤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及时向学生发出做笔记的言语暗示或明示,比如讲到重要的地方,用停顿、放慢速度、重复语言、声调音高的变化等来提醒学生,或直接发出做笔记的指令,让他们能够及时把握时机,记下应该记录的内容。
  (三)让学生明白做课堂笔记的内容。课堂笔记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的记录,要突出重点,不能像“速记员”一样“满堂记”,也不能像看电影一样啥都不记。一般来说,要让学生记录教师列出的提纲、强调的重点、补充的内容、未搞清楚的疑点、解题的技巧和思路以及讲课结束前的总结,以便课后复习;记录基本理论和对公式的解释、说明、推导与结论,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记录基本观点、论据、论证及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事实、实例,还可记下听课时对某处的联想和感悟,以增加知识积累。
  (四)让学生掌握做课堂笔记的方式。课堂笔记要注意用好四种方法:一种是旁注式记录,对教师讲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用画线、符号等直接在书本上进行“圈、点、勾、画”,对教师解释的名词用简单的注解在书页的空隙处备注出来,以便于与原文对照学习理解;另一种是要点式记录,让学生每个学科都建立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以教师的课堂板书为基础,记下讲课的主要内容、思路脉络和有关细节,使笔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回过头来复习时能够一目了然、回顾起教师上课的总体情况和关键内容;再一种是图表式笔记,指导学生利用一些既方便快捷自己又能看得懂的简单的图形、箭头连线或短语、缩写、数字、符号进行速记,使笔记既形象直观,又能节约记录时间;还有一种是理解式记录,用自己的语言,把教师课堂上所讲授内容的重点记录下来,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三、督促学生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一段对习惯的经典注释:“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多种措施,让做课堂笔记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觉行动,而不能当成是一项额外负担。
  (一)靠典型榜样引导。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喜欢“追星”的心理特点,注重发挥名人的示范榜样作用,平时多收集一些古今中外读书做笔记有成就的名人故事,在适当时候讲给学生们听,让他们从名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不懂笔墨不读书”的道理;要注重用自己和身边老师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影响学生,并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做好课堂笔记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靠经常检查督促。人都有一些“惰性”,尤其是小学生的自制力和约束力相对较小,要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光靠个人自觉和教育引导还不够,必须要有及时有效地检查督促。这就要求教师要付出极大的耐心,把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当作布置的作业一样批改,及时指出问题,决不能放任自流,做不做课堂笔记没人管,做得好不好没有问。这样虽然增大了自己的工作量,但对督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批改课堂笔记要坚持先紧后松,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习惯。
  (三)靠展示评比调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课堂笔记展评活动,把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课堂笔记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评出最优秀的课堂笔记,并以班集体的名义给予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既让落后的学生在参观中看到了优秀的课堂笔记,又让优秀的学生因为同学的敬佩而更加努力地把课堂笔记做好。也可以搞一些交流活动,根据课堂笔记的内容,有选择性安排一些学生说说做课堂笔记的收获,通过个人的切身体会,使大家受到启发。在这样的活动中,不管是交流的还是倾听的学生,都会切身体会到“课堂做笔记”的作用,从而使交流活动变成学生今后认真做课堂笔记的“动力源”,最终养成“课堂做笔记”的好习惯。
  • 【发布时间】2017/12/26 10:19:12
  • 【点击频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