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的高效提问策略分析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围绕中心提问,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把学生能力挖掘出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既突出学习重点,又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促进学生真正带着问题去思索、去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学为中心;提问策略;创设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互动、答疑、质疑等途径,逐步培养“会学”、“善学”的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中精心引领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1.围绕中心提问,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
课堂教学的提问不是随意的,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整体性,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比如我在教学《19世纪的科技》时,结合书本上的文字,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不断发现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本文字中进行提炼归纳;最后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从而达到既复习旧知,又引入新学内容的效果。
2.创设情境提问,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与思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循循善诱、艺术地进行启发引导,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达到预期目的。我在讲述唐玄宗统治时期这段历史的时候,借用了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来提出问题:唐玄宗统治前后期有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学生马上非常有兴致地围绕问题,结合书本和诗句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气氛热烈,兴趣盎然。最后学生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比较感受到了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国富民强的繁荣景象和晚期贪图享乐导致安史之乱,出现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的悲凉景象。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进一步从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人民生活的变化深切感受国家兴亡对人民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局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确实,我们要善于艺术性地设计历史情境,并挖掘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且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问题,恰到好处地予以启发点拨,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供启示“阶梯”,鼓励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历史、感悟历史。
3.把握难易提问,把学生能力挖掘出来
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性,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桃子”,这样才能刺激学生投入学习,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问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答能力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估计低了,设计的问题太易,学生不假思索便可作答,时间长了,会失去答问的兴趣;估计过高,学生搜肠刮肚不能作答,定会影响思维的积极性,甚至出现胡乱回答的现象。记得曾经随堂听了一节历史课,授课老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力量壮大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启示引导的情况下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归纳中国共产党力量壮大的原因?并强调只要觉得有道理都可以提出来。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又没有提供充分的材料提示,因此学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回答,就是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入手回答,以至于出现了“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该归因于日本,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御敌,错过了集全力镇压共产党的大好时机,共产党才有喘息的空间,逐步壮大起来。”的错误回答,情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也听到有一节课,老师与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整堂课抛出了近50个问题,几乎每个问题学生都能够齐声回答,课堂气氛可谓热烈,然而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却收效甚微,与死记硬背并无差别。所以,初中历史在涉及提问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一定要为学生回答搭好“台阶”,恰到好处地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挖掘出来,不至于过于简单过于笼统或过于艰涩,让学生要么毫无思索就得心应手回答,要么连何处入手都搞不清楚。
4.面向全体提问,把学生主体呈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提问,同一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思维广度。我在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首先提问基础较差的同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电器方面有哪些发明?在交通工具方面又有哪些发明?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则提出“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影响,归纳出你得到的启示?”根据书本的文字以及给出的图表资料,请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总而言之,提问要因人而异,要通过个性化的问题设计,让每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回答的出来,多回答一点,回答的开心舒坦,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课堂思维才积极,课堂效率才会更高。由此看来,问题的设计应依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巧妙的构思,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使其有所发展,并得到思考的快乐。索然寡味、表面应景的提问,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会使学生厌烦,以致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引导、启发、鼓动,《学记》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即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不越俎代庖。总之,立足学情,精心研究提问设计展开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学为中心;提问策略;创设情境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思考、互动、答疑、质疑等途径,逐步培养“会学”、“善学”的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中精心引领指导,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1.围绕中心提问,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
课堂教学的提问不是随意的,我们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整体性,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比如我在教学《19世纪的科技》时,结合书本上的文字,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不断发现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本文字中进行提炼归纳;最后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起点高发展快,后来居上。下面请同学们分析1870年至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生产比重中的变化,思考讨论几个问题:(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从而达到既复习旧知,又引入新学内容的效果。
2.创设情境提问,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与思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循循善诱、艺术地进行启发引导,营造师生沟通的问题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疑义相与析”的良好氛围,达到预期目的。我在讲述唐玄宗统治时期这段历史的时候,借用了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和《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设置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来提出问题:唐玄宗统治前后期有何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启示?学生马上非常有兴致地围绕问题,结合书本和诗句内容展开思考和交流,气氛热烈,兴趣盎然。最后学生在我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比较感受到了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国富民强的繁荣景象和晚期贪图享乐导致安史之乱,出现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的悲凉景象。并在两者的比较中进一步从唐玄宗统治前后期人民生活的变化深切感受国家兴亡对人民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局面,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确实,我们要善于艺术性地设计历史情境,并挖掘出具有一定思维价值,且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问题,恰到好处地予以启发点拨,为学生的思考和交流提供启示“阶梯”,鼓励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历史、感悟历史。
3.把握难易提问,把学生能力挖掘出来
问题的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性,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桃子”,这样才能刺激学生投入学习,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提问之前要对学生的思维应答能力有一个准确的估计。估计低了,设计的问题太易,学生不假思索便可作答,时间长了,会失去答问的兴趣;估计过高,学生搜肠刮肚不能作答,定会影响思维的积极性,甚至出现胡乱回答的现象。记得曾经随堂听了一节历史课,授课老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力量壮大的时候,在没有任何启示引导的情况下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归纳中国共产党力量壮大的原因?并强调只要觉得有道理都可以提出来。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又没有提供充分的材料提示,因此学生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回答,就是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入手回答,以至于出现了“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该归因于日本,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御敌,错过了集全力镇压共产党的大好时机,共产党才有喘息的空间,逐步壮大起来。”的错误回答,情感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也听到有一节课,老师与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整堂课抛出了近50个问题,几乎每个问题学生都能够齐声回答,课堂气氛可谓热烈,然而对于学生的思维拓展却收效甚微,与死记硬背并无差别。所以,初中历史在涉及提问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水平,一定要为学生回答搭好“台阶”,恰到好处地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挖掘出来,不至于过于简单过于笼统或过于艰涩,让学生要么毫无思索就得心应手回答,要么连何处入手都搞不清楚。
4.面向全体提问,把学生主体呈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提问,同一问题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和思维广度。我在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首先提问基础较差的同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电器方面有哪些发明?在交通工具方面又有哪些发明?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则提出“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影响,归纳出你得到的启示?”根据书本的文字以及给出的图表资料,请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总而言之,提问要因人而异,要通过个性化的问题设计,让每个学生都作为主体回答的出来,多回答一点,回答的开心舒坦,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课堂思维才积极,课堂效率才会更高。由此看来,问题的设计应依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进行巧妙的构思,立足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使其有所发展,并得到思考的快乐。索然寡味、表面应景的提问,不仅无益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且会使学生厌烦,以致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引导、启发、鼓动,《学记》中所说:“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喻”即强调教学重在启发诱导,不越俎代庖。总之,立足学情,精心研究提问设计展开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发布时间】2017/8/5 12:16:52
- 【点击频次】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