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利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基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出示问题,问题难易适度又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思维与表达有差异,教师要给予思维慢的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允许表达不清晰不流畅的学生有重复和改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一时语塞或南辕北辙,立即请他坐下,便是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说,更不敢问。教师应尽力做到待人至诚,与学生平等相处,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和教师交谈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也能得到教师的指点和鼓励。在学生叙述自己发现的问题、思考的过程、得出的结论时,教师决不能插嘴打断或表示出不耐烦的情绪。教师变“教育权威”为“朋友、同学”,教师应确立“教”服务于学生成长、创造的需要。学生到处可见教师灿烂的笑容,亲切的笑脸,到处可听到“你真行!”“你讲得真棒!”“大胆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等鼓励赏识的教学评语,使学生处在平等、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主动探究的心态,常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注意运用建设性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崭新的角度构思,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自我小结,归纳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教师设置好教学的环节, 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理论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首先在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这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并且难度适中的问题,如果难度太大,很打击学生学习的自尊信和信心,相反,难度太小,没有起到效果。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努力把学生的全部创造潜能释放出来,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小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为了使小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很好地进行练习,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具,并且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性格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感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指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数学知识。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萌发“想创新”的迫切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学生质量。“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许多事情总喜欢问“为什么”,还会随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那么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努力调动和培养。
重视学生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之后,我留给学生一个课下作业,内容是调查一件按比例分配的事物,先了解组成部分量的比是多少,然后整理数据,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这个作业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最少的编了两道题,并且学生编的题的内容新颖独到。让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了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灵活运
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对小学来说,一本正经的像对成人那样传授知识,未免太呆板了些。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发现教学、探究教学、数学建模教学、竞赛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都是可以采取的。比如,“导入”一词,明显是“注入式教学”的前奏,何不使用另一种说法“创设情境”呢?情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它当然可以起“导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面对着一个问题,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的意识。又如,“新授”改成“探索与讨论”,“巩固”换成“实践与反思”,“布置作业”表述为“练习与质疑”等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教学环节,目的无非是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获得更好的统一。
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把培养创新意识具体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持之以恒,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 【发布时间】2014/10/26
- 【点击频次】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