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心得
【关键词】 农牧区小学;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
【正文】学校的工作主要是学生工作,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真正地体会到做好一个班主任确实易容。班主任不仅要懂得“教书”,更要懂得“育人”。在此,我想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心得。
一、授教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人们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也开始于换位思考。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句名言就是要告诫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我们要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你可能会回答: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得到理解与尊重,认可与赞赏。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被人批评指责,不希望被人嘲笑冷落。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你就会心情愉悦,充满自信;反之,你不仅会郁郁寡欢,有时还会出言不逊。我们授教者要拥有一颗学生的心,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态度决定一切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工作付出了多少,你对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同样,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出身,拥有多高的智慧,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学生带到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引导他们排着队从一条木板上走过。等他们全部过去以后,弗洛姆打开了房间里的一盏小灯,人们这才发现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池子,池子里有一条蟒蛇。而他们刚刚走过的木板,其实是架在池子上方的一座桥。随后,弗洛姆又要求学生们再次过木桥,并对通过的人给予奖励。结果这次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他们小心翼翼地移动着双脚,慢慢地从木桥上过去,心惊胆战。待他们通过后,弗洛姆打开了房内的大灯,受试者这时候才看到,在木桥下面其实有一道安全网,他们是永不会掉到池子里的。弗洛姆接着又让学生们过桥,结果所有人都愉快轻松地排队走过了木桥。
可见,桥并不难走,但是学生们对待过桥的心态,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过桥的行动。由此可见,能否成功过桥的关键就是心态。就好比,开学初有一些同学经常迟到、旷课、逃学,生性好动、调皮,完全坐不住,不时顶撞老师,不动就要睡觉,习惯性差,逆反心理强,是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但他们有强烈集体观念,热爱劳动的优点。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在家又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所以希望通过搞一些“小举措”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待他们应放下心态,多份理解、多份宽容、多份忍耐,以尊重、关爱、平等跟他们聊天、谈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及时纠正错误,肯定他们的优点,从内心唤醒他们的良知,让他们感受父母、老师的爱护、关怀。让他们从内心能接受我们所说的话。这样相信,这部分同学其实也是很想改变自己自控能力差的缺点,也很想被老师关注,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不管我们所带的班级学生如何基础薄弱,如何调皮,只要我们想去做好,就一定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的这句话。
三、注意细节是做好班主任中的前提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指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对我的启发很大。俗话说“千里之提,毁于蚁穴”,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向来就是一件琐碎的事情,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必须要做生活中的细心人,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发觉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否则,一个粗心,一次大意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孩子以后的一生。所以平时我对学生要求很“苛刻”,甚至是一开始一些学生不能接受的。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要坚持的,是不能让步的。比如说,上课迟到现象,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等等。另外,在平时我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比如:在班级每张桌子下放一个小垃圾桶,不容许乱丢乱抛,凡见到垃圾,都应主动捡起来,其实大家都清楚:你捡起的是一片纸片,但收获的却是一份文明。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事,但在做的过程成,可以提高学生的涵养。所谓 “教书育人”,其实有时候我认为育人比教学更重要。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小学生的心理,对农牧区小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教”不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而是手段之一,让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才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015-1-17.
一、授教者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方式。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人们都有这样一个重要特点:即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假如我们能换一个角度,总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会得出怎样的结果呢?最终的结果就是多了一些理解和宽容,改善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从换位思考做起的,宽容这一美德的得来,也开始于换位思考。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句名言就是要告诫我们遇事要换位思考。我们要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你可能会回答:如果我是学生,我需要得到理解与尊重,认可与赞赏。如果我是学生,我不希望被人批评指责,不希望被人嘲笑冷落。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你就会心情愉悦,充满自信;反之,你不仅会郁郁寡欢,有时还会出言不逊。我们授教者要拥有一颗学生的心,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师学会了换位思考,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态度决定一切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是你的态度问题,事情还没有开始做的时候,你就认为它不可能成功,那它当然也不会成功,或者你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认真,那么事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没错,一切归结为态度,你对工作付出了多少,你对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同样,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出身,拥有多高的智慧,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学生带到一个黑暗的屋子里,引导他们排着队从一条木板上走过。等他们全部过去以后,弗洛姆打开了房间里的一盏小灯,人们这才发现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池子,池子里有一条蟒蛇。而他们刚刚走过的木板,其实是架在池子上方的一座桥。随后,弗洛姆又要求学生们再次过木桥,并对通过的人给予奖励。结果这次只有三个人愿意尝试。他们小心翼翼地移动着双脚,慢慢地从木桥上过去,心惊胆战。待他们通过后,弗洛姆打开了房内的大灯,受试者这时候才看到,在木桥下面其实有一道安全网,他们是永不会掉到池子里的。弗洛姆接着又让学生们过桥,结果所有人都愉快轻松地排队走过了木桥。
可见,桥并不难走,但是学生们对待过桥的心态,却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过桥的行动。由此可见,能否成功过桥的关键就是心态。就好比,开学初有一些同学经常迟到、旷课、逃学,生性好动、调皮,完全坐不住,不时顶撞老师,不动就要睡觉,习惯性差,逆反心理强,是让老师头痛的学生。但他们有强烈集体观念,热爱劳动的优点。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在家又得不到家人的认可,所以希望通过搞一些“小举措”来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对待他们应放下心态,多份理解、多份宽容、多份忍耐,以尊重、关爱、平等跟他们聊天、谈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及时纠正错误,肯定他们的优点,从内心唤醒他们的良知,让他们感受父母、老师的爱护、关怀。让他们从内心能接受我们所说的话。这样相信,这部分同学其实也是很想改变自己自控能力差的缺点,也很想被老师关注,成为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其实有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好,而是我们没有端正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不管我们所带的班级学生如何基础薄弱,如何调皮,只要我们想去做好,就一定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的这句话。
三、注意细节是做好班主任中的前提
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指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对我的启发很大。俗话说“千里之提,毁于蚁穴”,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是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向来就是一件琐碎的事情,一个班级那么多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要想做好这一项工作,必须要做生活中的细心人,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发觉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加以解决。否则,一个粗心,一次大意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孩子以后的一生。所以平时我对学生要求很“苛刻”,甚至是一开始一些学生不能接受的。但一些原则性的东西是要坚持的,是不能让步的。比如说,上课迟到现象,学生的仪容仪表问题等等。另外,在平时我很注意培养学生的生活素养,比如:在班级每张桌子下放一个小垃圾桶,不容许乱丢乱抛,凡见到垃圾,都应主动捡起来,其实大家都清楚:你捡起的是一片纸片,但收获的却是一份文明。虽然这都是一些小事,但在做的过程成,可以提高学生的涵养。所谓 “教书育人”,其实有时候我认为育人比教学更重要。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管自己”。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小学生的心理,对农牧区小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可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学会学习,“教”不是培养学生的目的,而是手段之一,让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尊、自立、自律、自强,才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2015-1-17.
- 【发布时间】2018/3/13 10:02:02
- 【点击频次】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