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苏鑫鑫

【机构】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胡集学区胡集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制度的深入推进,英语教学的目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那么简单,而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开拓思维,从而养成寻求多角度看待问题,不依循刻板原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可见,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要求我们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特点,具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具体的内涵。广大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还需要进一步地感悟,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看,应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2、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3、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科技知识,培养人文精神。4、在教法上,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强创新意识,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
  三、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的发音很准确”,“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你说的非常好”等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使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只有不断地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思维才会不受束缚,他们才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积极探索、去努力创新。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要创新,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与进步的个体。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做到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够吃。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的积极学习氛围,形成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教师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应把学生看作是只会输入的“机器”,要了解学生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有血有肉,也有需要,有感情。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应是在保护孩子天性的同时,据其年龄和语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给学生具有安全、自由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机。
  怎样创建自由而宽松的学习氛围呢?这决定于师生之间亲密融洽关系的建立。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微笑和点头,专心听他说,鼓励和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个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增强,让对方继续表示他的想法。学生看到老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的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其自由地说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会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听他说”是一种倾听,除了用耳朵听学生的话外,更要用眼睛注视学生的身体语言。“听”也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人与人相处上可以发挥很大的力量。听,可以减轻情绪的紧张与压力,因为不管是多么狂暴、愤怒或冲动的场面,当一方在专心倾听的时候,整个气氛已被缓和了。
  其次,教师必须有创造性的课堂设计,自觉地、积极的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例如,教学“What should I do?”首先笔者对孩子们说:“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 yesterday, what should I do?”笔者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组讨论并汇总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每一组中,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所以处理问题的方式就不同。性格内向的学生会说:“you should write him a letter and said sorry to him/her.”而性格外向的学生会建议:“You should say sorry to him/her directly soon.”还有的学生会说:“You should ring him up and say sorry to him/her.”而处理问题比较灵活一些的学生说:“You should give him/her a ticket to a ball game and watch together.”还有不知所措的学生告诉我:“You should ask your teacher for help.”如此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通过讨论已经掌握了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了,而这正得益于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创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展现每一位学生的才华,达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资源共享”的目的。由此看来,把学生的兴趣和教学重点结合起来,找到两者的结合点进行超越常规的设计,不但能创设自由宽松的教学情境,也便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是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如在教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传话筒。全班可以分成四大组,每组的第一个同学是发话人,请后面同学把话筒传给最后一位同学(受话人),要其干或不干几件事,受话人接到请求后,用具体动作行为表现出来。这个游戏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看谁把话筒传得快、传的对、而且表演得正确。这样的教法和学法,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是要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用英语自我介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纷纷说出可能介绍的方面如姓名、年龄、长相、爱好、家庭等等,再结合以前学过的英语句式像:“My name is / I'm.... I'm sixteen years old. My favorite subject /sport /song is... I like... very much.”等鼓励学生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完整、清晰流利地自我介绍。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后,通过加强课堂讨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多开展Group?work; Team?work; Pair?work等教学活动,师生在活动中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是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例如在练习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时,笔者先在黑板上展示了一副动物园的图片,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接着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参观动物园的情景,然后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 Yes, I do. Do you like the big bear? No, I don’t...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Pair work. Group work. Team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办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设疑,善于激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所未言,敢做别人所未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风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内的创造风格。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
  总之,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水平与知识的运用水平。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从实际出发,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课堂学习,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在跟随老师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 【发布时间】2018/3/13 10:06:26
  • 【点击频次】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