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智慧 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智慧
古人云:“智者,知也,独见其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是善于察觉的人,对周围的所见所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被假象所迷惑,在细小的环节中能看见(悟出)大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学智慧就是我们处理日常教学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机智、技巧和艺术。要能够从小课堂中表现出大智慧,需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需要对语文“智慧课堂”深入研究并反复实践。按照现代课程理念,智慧的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
一、精心研究学情——教学智慧的“支点”
在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在课前设计教案时,比较透彻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把特级教师的教学设计搬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时,难免会发现其实自己的学生并不是很“合作”,教师在参加上课比赛或上展示课时,都要经过反复的试教,也就是“磨课”,才能勉强通过。为什么名师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课堂中一下子行不通了,为什么精心设计的教案还要经过如此的反复试教才可以真正走上课堂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设计教案时往往更注重教材,而对学生却关注不够。这样就会造成设计出的教案不适用,教学效果不佳,对提高课堂效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四、精心倾听——教学智慧的“亮点”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去捕捉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变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将教学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是,教师所固有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生成教学智慧的基础。教学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量、质及结构优化决定着教学智慧和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内在的较高水平的教学思维活动进行加工和创新,做出决策并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得以高效执行,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生成并彰显出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思维力是内隐的,教学执行力是外显的,教学智慧是这三方面综合形成的合力、融为一体所生发出的聪明才智。教学经验、教学思维力与教学执行力的高度发展与融合,才能成就高水平的教学智慧。
二、激励主动探究——教学智慧的“起点”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学生的各种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都是在特定的学习境遇中产生的。因而,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续的新鲜感是最好的策略。具体说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激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当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对某学科的某一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重新解释一下,教师绝对不要露出任何不满,甚至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否定声都不应发出。越是对理解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让他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这类学生对学习的成功感,尊重、维护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在课堂上,教师应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对话与交流,针对其作业内容、完成质量等说一些鼓励的话。因为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一句赞赏的话,一声亲切、热情的指导,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遇有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为学生的智慧闪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智慧的“基点”
形象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启发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度,教师教学智慧的情境性,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生动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教师教学智慧的情境性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重视对学生兴趣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通过观察,通过实践感受来逐步认知知识、消化知识。
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真实的情境,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真实情况的模拟和教学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上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对教师所讲文章的鉴赏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美国著名学者鲍里奇认为有效课堂有五种关键的行为中特别强调是要多样化教学,其表现为多样的教学材料、提问、反馈和教学策略等,其中使用两种以上的教学策略是关键的行为。因此,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是有效语文教学智慧的“基点”。创设情境是语文学科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它有力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关系,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从而轻松、愉悦地学习,变学习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做好创设情境教学工作。
四、促进教学生成——教学智慧的“亮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间相互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师生在互动中不断生成和创造出新的情境和问题,焕发出教与学的智慧。首先,教师应树立“学生资源”意识,以追求生成。其次,教师应创设开放性教学情境,以促进生成。第三,教师应营造互动学习机遇,以推进生成。第四、挖掘教材,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有效的语文课堂不在于教师讲授多少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你的课堂类型属于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不在于教师布置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你如何千方百计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不在于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内容,而在于你是否拥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当做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体验,一种经历。那么语文课堂不应只是往木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理想的,是有效的,是立足长远的,更是令人向往的。
总之,有效的语文“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先研后教”,对学科知识不仅要懂,更要“透”,还要“活”,能准确而全面地把握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在教学中不断透渗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热爱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晓之以理,导之以趣,动之以情,传之以神,持之以恒,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自尊,增强自信。这样的课堂才是最有效的,这样教学才是最有智慧的。
- 【发布时间】2018/5/3 15:52:20
- 【点击频次】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