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
【正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特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经常问:为什么?怎么样?有何根据?理由何在?不但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让他们积极思维,懂得形成结论的过程以及怎样去掌握结论。课堂讨论是以问题研究为中心的。设计问题的目的,是要借助一个与文本有联系的话题,激发、唤醒学生饶有兴趣地研读文章,我姑且称为“曲径通幽法”。现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语文课堂上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通过激疑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为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辩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产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呢?
1、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兴趣绝不是架空地强调语文重要,空道理要少讲,因为空道理是苍白无力的。重要的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结果一连叫起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老师着急,学生也着急,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无可奈何之中,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但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被提问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面对上述课堂情况,教师如果给学生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引导,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看,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而只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讲的有关背景知识,同学们自然会明白:老杜此行绝不是一般的游览名胜古迹,做诗也绝不是一般吟咏歌颂,而在于借景抒情,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情、凄凉之意。通过老师这样的热情鼓励和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定会一点一点地被开启,逐渐深入,最后愉快地完成提问。
2.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有自己看法和想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用一个人的想法去代替所有人。差异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重视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去观察、思考、分析,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如教《清平乐·村居》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想象村居的画面,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实行民主,使师生之间关系保持平等、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重学更重问。这样学生潜在的、静态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从而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在不断的提问中也增进了他们的知识和去创新。要鼓励学生提问,对提问不正确的,要加以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
4.教师引导提问,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教师要把握文章重难点设计适当的问题。好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要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变被动为主动,如教《幽径悲剧》中,可以问:“写藤萝之美前,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幽径呢?”“藤萝的悲剧是它个人的悲剧吗?”通过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和重点,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增强他们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思考。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讲《故乡》。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5.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或不合逻辑,教师都要耐心倾听。教师要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平等对话,不能挖苦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于开口的心里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教师只有认真、平等和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6.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必须要关注用适当的思维技能去激发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思维技能的培养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并且能对一些粗浅的认识、联系进行不断的深化,以提高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学生打破传统的的知识局限,从而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常规定型模式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可以丰富和扩充他们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学也活跃了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创新。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二)根据课文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简历大全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关键。要使学生产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合适的情境。学生独立地确认问题情境以及良好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文中的词句表达和理解,还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从句、段、篇去质疑。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手法,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引导学生的思维。根据具体的课文,把要提出的问题写出来,避免学生质疑的盲目性。质疑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质疑。一位老师讲《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老师紧接着又提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他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就够着了果子,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中带有兴趣。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可针对题目质疑“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写于勒?通过于勒的故事想表现怎样的主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词句与主要内容提问。抓住关键的语句、内容,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语引发联想和想象。比如教《社戏》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关键语句发问,甚至有些句子貌似矛盾,仔细体会才会恍然大悟。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那夜返航时不是一直在骂老旦吗,为什么作者却说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对一些耐人寻味的美句,学生很容易提出质疑。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虑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教师首先要具有发现问题意识,教师在讲课时不能过分依赖课本,要试着向文本发问,自身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意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教师带着问题去探索文本,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探索。教师课堂评价不能只是肯定评价,课堂中,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次评价,不应是对学生的判决,而应该是与学生进行的平等的对话。应该把判断和感知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根据具体课文内容和所达成的目标,设定评价语的总体基调,使学生受到多种语言色彩的熏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即使感兴趣也是徒劳,学生不但没有收获,甚至会失去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教学的灵魂所在,虽然新课程强调“自主”,但自主不等于散漫或是混乱。
(二)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应学会沟通问题联系,深化发现问题意识。初中生的思维常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学生的主体活动往往比较肤浅,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探究价值,这就需要老师来引领。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大胆往前走,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我在处理练习题时,从不先把答案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而是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思考,各抒己见,最后再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虽然有的学生思考问题角度不一定合理,答案不一定正确,但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也是好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将问题相互联系,如讲解鲁迅的《孔乙己》,可以从孔乙己的“手”这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如果学生只会提出问题而不会思考,更不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它的问题便不是他自己的问题,甚至是没有意义的。要培养学生对已知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为了培养学生会问、善问的能力,老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提问点,引导学生层层深问。
我觉得,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景物,最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想象画出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既理解了词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着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使每个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改为独立思考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通过激疑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学得知识,就得思考,而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则是思考的开端。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学生的动力。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解疑欲、解惑欲。为此,语文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产生疑问,有所发现。教师不是把整理好的知识预先包装好,一包包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探求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辩别、分析、归纳,亲自获得知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知识,还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学生生疑的种种条件,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产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呢?
1、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的欲望在胸中激荡,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兴趣绝不是架空地强调语文重要,空道理要少讲,因为空道理是苍白无力的。重要的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利用知识本身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由于认识了以前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子,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结果一连叫起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老师着急,学生也着急,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无可奈何之中,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但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被提问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面对上述课堂情况,教师如果给学生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引导,结果或许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想想看,杜甫是哪一年、在什么背景下来到四川的?入蜀后为什么专程游武侯祠?入祠后为何不写巍巍的殿宇、凛凛的塑像,而只着眼于满院的萋萋碧草和呖呖数声的黄鹂?这样联系课前讲的有关背景知识,同学们自然会明白:老杜此行绝不是一般的游览名胜古迹,做诗也绝不是一般吟咏歌颂,而在于借景抒情,借武侯祠的荒凉之景,抒自己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情、凄凉之意。通过老师这样的热情鼓励和巧妙引导,学生的思维定会一点一点地被开启,逐渐深入,最后愉快地完成提问。
2.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有自己看法和想法,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用一个人的想法去代替所有人。差异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重视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去观察、思考、分析,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如教《清平乐·村居》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想象村居的画面,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实行民主,使师生之间关系保持平等、和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展现自己的个性。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重学更重问。这样学生潜在的、静态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从而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在不断的提问中也增进了他们的知识和去创新。要鼓励学生提问,对提问不正确的,要加以正确引导,要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
4.教师引导提问,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教师要把握文章重难点设计适当的问题。好的提问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要引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变被动为主动,如教《幽径悲剧》中,可以问:“写藤萝之美前,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幽径呢?”“藤萝的悲剧是它个人的悲剧吗?”通过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和重点,让学生的大脑运转起来,增强他们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思考。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讲《故乡》。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5.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肤浅或不合逻辑,教师都要耐心倾听。教师要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沟通要平等对话,不能挖苦学生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于开口的心里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教师只有认真、平等和学生沟通交流,才能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6.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必须要关注用适当的思维技能去激发学生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思维技能的培养会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并且能对一些粗浅的认识、联系进行不断的深化,以提高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水平。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学生打破传统的的知识局限,从而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突破常规定型模式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学生主动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可以丰富和扩充他们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学也活跃了思维,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是一种创新。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我教《祝福》时,指导同学先理清情节,然后要求他们复述故事,再谈感受。对于感受,大部分同学只是简单地下了一个悲剧的结论。此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会死去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异常,“礼教杀人”的主题自然地为学生所接受。
(二)根据课文特点,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简历大全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诱发学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的关键。要使学生产生发现发现问题意识,教师应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合适的情境。学生独立地确认问题情境以及良好的发现发现问题意识,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文中的词句表达和理解,还要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从整体把握,教会学生从句、段、篇去质疑。要让学生了解各类文章手法,注意段落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引导学生的思维。根据具体的课文,把要提出的问题写出来,避免学生质疑的盲目性。质疑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钻研课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质疑。一位老师讲《项链》时,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因为丢了一挂项链。老师紧接着又提问:“玛蒂尔德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同学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他又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说明丢失项链是必然的。由于问题难易程度适中,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跳一跳就够着了果子,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中带有兴趣。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可针对题目质疑“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写于勒?通过于勒的故事想表现怎样的主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词句与主要内容提问。抓住关键的语句、内容,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语引发联想和想象。比如教《社戏》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关键语句发问,甚至有些句子貌似矛盾,仔细体会才会恍然大悟。有的学生就提出疑问:“那夜返航时不是一直在骂老旦吗,为什么作者却说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对一些耐人寻味的美句,学生很容易提出质疑。
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考虑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学氛围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学习兴趣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以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而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优秀的人格品位。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或精心启发、悉心观察,或耐心等待、有心保留、导而有方,营造最佳的教学气氛,使学生都学有所得。
教师首先要具有发现问题意识,教师在讲课时不能过分依赖课本,要试着向文本发问,自身要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意识。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和作用,决定了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闻强识。教师带着问题去探索文本,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去质疑和探索。教师课堂评价不能只是肯定评价,课堂中,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次评价,不应是对学生的判决,而应该是与学生进行的平等的对话。应该把判断和感知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根据具体课文内容和所达成的目标,设定评价语的总体基调,使学生受到多种语言色彩的熏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偏离教学目标。偏离了教学目标学生即使感兴趣也是徒劳,学生不但没有收获,甚至会失去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是教学的灵魂所在,虽然新课程强调“自主”,但自主不等于散漫或是混乱。
(二)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应学会沟通问题联系,深化发现问题意识。初中生的思维常常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学生的主体活动往往比较肤浅,这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探究价值,这就需要老师来引领。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大胆往前走,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我在处理练习题时,从不先把答案交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机械记忆,而是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大胆思考,各抒己见,最后再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虽然有的学生思考问题角度不一定合理,答案不一定正确,但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这也是好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将问题相互联系,如讲解鲁迅的《孔乙己》,可以从孔乙己的“手”这个全新的角度切入,个性化解读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如果学生只会提出问题而不会思考,更不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那么它的问题便不是他自己的问题,甚至是没有意义的。要培养学生对已知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为了培养学生会问、善问的能力,老师要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诱发提问点,引导学生层层深问。
我觉得,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联想,或想象,这些方法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在讲辛弃疾的《西江月》时,让学生一边诵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词中描绘的景物,最后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想象画出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既理解了词的意境,又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
古语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英国着名科学家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使每个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改为独立思考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8/5/3 15:54:19
- 【点击频次】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