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资源的开发

 

【作者】 林保亚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与用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数学课程新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开发数学的生活化资源,使数学生动有趣,使课堂充满活力。
  一、巧妙设计生活场景,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现实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理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增强学习材料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知识、新问题。在我们广大农村小学里,由于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未根本转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未受到重视。我们应当紧紧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根本出发点,合理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不应拘泥于教材,课堂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一些新颖、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探索,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乐于讨论、交流。
  二、关注学生课堂表现,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课标》指出: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开发者。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一堂有效的、成功的、具有生命力的课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都是可以利用和整合的资源,例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在复习铺垫时采用了以下几个步骤:①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式的商:3÷4=、2÷5=、5÷8=,说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②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商是多少?为什么这三道题的商不变?③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请你大胆猜想,分数会有怎样的性质?我把相关的学习材料相互联系,然后大胆设疑,调动学生思维,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探究欲望得出新知识的“雏形”,接下来的探究验证过程就显得顺其自然了。
  广阔的生活空间蕴藏着多姿多彩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应注重发掘它们,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数学空间。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对我们领悟新课程理念,走进新课堂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三、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
  平常,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的新内容很快表示理解,并对模仿性的练习做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练习或调研题时,很多学生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的实质。例如:在教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互质数”的概念时,曾设计了这样一组判断题。
  ①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没有公约数。(  )
  ②两个不同的质数,一定是互质数。(  )   
  ③两个不同的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  )
  ④相邻的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        
  ⑤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不可能成为互质数。(  )
  ⑥1和任何自然数为互质数。(  )
  通过这样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互质数”的含义,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错误,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利用生活中的原型来进行课堂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这样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总之,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开发数学的生活化资源。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寻找和解决数学问题,将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全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进而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 【发布时间】2018/5/3 16:18:46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