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关键词】 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体验式教学体验;感受;动力;习惯;道德;方法;
【正文】“体验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积极情感的魅力,在情感体验中反思,逐步形成以内化为基础的道德规范,过有道德的生活。而且在课堂中,也让教师真正地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并满足学生的关怀、公正的社会性体验需求,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有效地完成《品德与社会》新课标的德育任务。品德与社会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自主探索体验中“悟”出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将如何开展“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呢?下面笔者简要谈几点体验式教学法的具体运用方法。
一、巧设体验引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常言道:好的开始,便成功一半。导入新课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激活学生内驱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或运用故事、游戏,类比激发情感,让学生因动情而要学,或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或通过典型事例,贴近生活实际致使学生因关注要学。如《宽厚待人》这课开始,老师借助小品《请原谅》设置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当你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无故蒙受委屈、冤枉和被他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学习、探索新问题的强烈欲望,有的同学探询,有的高高举起了小手。总之,体验引发点的确立能促使学生的内心燃烧起体验的火光,产生求知、探索、解疑的欲望和响应的感受。
当然,设立体验引发点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同样如此。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更要有行动,使学生学会践覆道德,学会承担责任,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通过引导,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道德约束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模拟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把新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拓展延伸,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如《保护珍禽珍兽》一课,在明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简笔简画绘制一副最美的珍禽珍兽的广告语。通过绘画、取名、设计广告语的形式,逐步形成保护珍禽珍兽应从我做起的强烈责任感。
如今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已经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参与社会实践,践覆道德形成习惯
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其价值,必须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新学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新感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如教学《社会生活有规则》,把学生引向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去,让他们观察、访问和参与不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情感。这是在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由此可见,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引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儿童道德生命成长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了我们:人在活动中生成,在不断的活动中获得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让学生亲历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解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之间的矛盾,逐步形成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精神。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只要建立一个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亲身体验的再发现过程,就会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育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合格公民为目标的。而小学生的品德源于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社会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一、巧设体验引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常言道:好的开始,便成功一半。导入新课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激活学生内驱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或运用故事、游戏,类比激发情感,让学生因动情而要学,或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或通过典型事例,贴近生活实际致使学生因关注要学。如《宽厚待人》这课开始,老师借助小品《请原谅》设置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当你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无故蒙受委屈、冤枉和被他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学习、探索新问题的强烈欲望,有的同学探询,有的高高举起了小手。总之,体验引发点的确立能促使学生的内心燃烧起体验的火光,产生求知、探索、解疑的欲望和响应的感受。
当然,设立体验引发点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教育不能失去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同样如此。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经验。
二、创设体验情境,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更要有行动,使学生学会践覆道德,学会承担责任,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通过引导,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道德约束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模拟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把新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拓展延伸,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如《保护珍禽珍兽》一课,在明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简笔简画绘制一副最美的珍禽珍兽的广告语。通过绘画、取名、设计广告语的形式,逐步形成保护珍禽珍兽应从我做起的强烈责任感。
如今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学习已经由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参与社会实践,践覆道德形成习惯
为了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其价值,必须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新学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新感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如教学《社会生活有规则》,把学生引向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去,让他们观察、访问和参与不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情感。这是在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由此可见,真实的体验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促进了学生道德认知的内化,引导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儿童道德生命成长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了我们:人在活动中生成,在不断的活动中获得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让学生亲历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解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之间的矛盾,逐步形成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精神。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只要建立一个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亲身体验的再发现过程,就会激活课堂教学,提高教育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合格公民为目标的。而小学生的品德源于他们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体验是维系品德与社会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 【发布时间】2018/5/3 16:38:19
- 【点击频次】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