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育;培养能力;
【正文】语言环境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是人所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愿、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根据心理学关键期理论,人类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就是学前期,一旦错过了,即使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也不会很明显。以母语的获得为例,超过9~13岁,母语就很难习得,心理学中狼孩就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社会化的过程,离开了语言,幼儿就无法与外界进行信息的交流,以至于难以融入社会。因此,语言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应该而且也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语言教育?
一、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习惯
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二、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
陈鹤先生曾经说:“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扩展话题,并相应地提供表达机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使幼儿真正地想说、敢说、爱说。
1.让孩子想说
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2.让孩子敢说
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表达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让孩子会说
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三、走向生活,寻找语言学习的活水源头
语言,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很显然,语言教学的瞄准点应该是教学实践。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主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为了引领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广地阔的生活空间里,寻找学习的活水源头,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语言的发展,撩开语言学习的新天空,让每位孩子头顶灿烂,心境爽朗地、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语言,热爱语言。如每周可举行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有:新闻角、口述稿、绘画日记等,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这是孩子们“亮相”的大舞台,也是语言训练的极好机会,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周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师的面前,这样,每一次活动,就显得特别生动有趣,因为,这一天是孩子捕捉“语言”的好日子。通过交流,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潜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变化的习惯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孩子们已不把学习看作负担,而处于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境地。因为,这样的学习,使他们轻松愉悦,乐趣无穷。
四、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我们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任何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除了在幼儿园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外,家长很少注意让孩子参加这类社会公共活动,在父母、长者面前都是“独占”“独享”的小皇帝。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求孩子回家为长辈作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如:为爷爷奶奶做捶腿捶背、给妈妈洗洗脚等力所能及的事,给爸爸妈妈讲自己高兴的事,使他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关心人”的幸福滋味。
总之,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不仅要对规范化语言加以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最终帮助幼儿在语言教育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习惯
要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这是幼儿进行有效倾听的保证,也是结果,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是集中注意、有礼貌、安静地倾听。在幼儿良好倾听培习惯的养中,老师的作用至观重要,老师要经常提醒幼儿,让幼儿明白倾听可以学到新的知识,可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让幼儿认识到倾听的价值。同时,可以用实例让幼儿体验注意倾听和不注意倾听的不同结果。另外,对于幼儿一些不良的倾听行为,老师要及时指出以帮助其纠正。
二、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
陈鹤先生曾经说:“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扩展话题,并相应地提供表达机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使幼儿真正地想说、敢说、爱说。
1.让孩子想说
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2.让孩子敢说
其实有些孩子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表达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让孩子会说
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得生动、贴切些。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像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三、走向生活,寻找语言学习的活水源头
语言,源于生活,源于实践。很显然,语言教学的瞄准点应该是教学实践。语言是人们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工具。人们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积累各种精神财富都主要利用语言来完成。为了引领孩子走向生活,在天广地阔的生活空间里,寻找学习的活水源头,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的个性化语言的发展,撩开语言学习的新天空,让每位孩子头顶灿烂,心境爽朗地、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语言,热爱语言。如每周可举行一次活动,活动形式应丰富多样,有:新闻角、口述稿、绘画日记等,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这是孩子们“亮相”的大舞台,也是语言训练的极好机会,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在一周的所“得”,全心全意地捧到同伴和老师的面前,这样,每一次活动,就显得特别生动有趣,因为,这一天是孩子捕捉“语言”的好日子。通过交流,既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潜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关心周围事物变化的习惯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孩子们已不把学习看作负担,而处于一种主动探求知识的境地。因为,这样的学习,使他们轻松愉悦,乐趣无穷。
四、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教师和家长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我们是幼儿的一面镜子,任何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除了在幼儿园进行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外,家长很少注意让孩子参加这类社会公共活动,在父母、长者面前都是“独占”“独享”的小皇帝。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求孩子回家为长辈作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如:为爷爷奶奶做捶腿捶背、给妈妈洗洗脚等力所能及的事,给爸爸妈妈讲自己高兴的事,使他们一起快乐地分享着“关心人与被关心人”的幸福滋味。
总之,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要想使语言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幼儿教师不仅要对规范化语言加以掌握,还要注重教学的激励性和趣味性。最终帮助幼儿在语言教育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 【发布时间】2018/5/3 16:51:15
- 【点击频次】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