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教育戏剧在小学低年段的实施与原则

 

【作者】 赵炳琪 付 燕

【机构】 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

【摘要】 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戏剧以促进改变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目的,两者本质内涵一致。开展教育戏剧最重要的是在寓教于乐中学生所获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所收获的感悟与进步;不要拘泥于一项内容,一种形式,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戏剧体验和学习;要精选内容,将这些智能的开发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正面、积极、健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教育戏剧;戏剧育人;立德树人 ;
【正文】教育戏剧是将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2015年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其中,在“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项目中指出“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地方课程”,教育戏剧被作为一项单独的课程提出。
  教育戏剧与教育有着怎样的本质联系呢?北师大马利文教授说“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戏剧以促进改变和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为目的,两者本质内涵一致。”然而,当前国内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戏剧基本上没有受到重视,即使开展的学校也大概只有如下两种形式——建立学生戏剧社团和举办艺术节表演的几个节目。但是,这两种形式分别存在过于专业化和参与人数少的问题,使教育戏剧不能普遍的开展。学校要想改变现状,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戏剧开设原则。根据调查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原则。
  (一)摒弃过分“专业化”,重在参与和体验。马利文教授指出“儿童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作为人学习的媒介,为促进人更好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更好地认识他人、与他人沟通互动、合作,更好地建构所生活的社群,更好地学习应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改变自身,改变世界。”因此,教育戏剧的落脚点应该在教育,而不是专业院校似的“专业化精英化”人才培养。所以,在校内或者班级内开展教育戏剧,应该充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实际,依据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确立合适的教育教学目标。
  学生演得像不像,舞台布景美不美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寓教于乐中学生所获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所收获的感悟与进步。把握住这一点,教育戏剧怎么教、教什么以及评价导向便有了方向。避免将教育戏剧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项特色,在学校仅仅扮演锦上添花角色,以演出为目的,以展演为最终呈现结果的做法。
  (二)形式百花齐放,切勿拘泥于一种。教育戏剧更加关注发展个人独特的气质,挖掘个人的独特感悟。因此,教育戏剧培养的是个人能力、个人潜力,关注的是每一个人的发展变化。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有审美、有理解、有探索发现,实际去应用。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拘泥于一项内容,一种形式,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戏剧体验和学习。我们可以提供哪些不同的形式呢?从不同的门派出发,与不同的理论研究相结合,儿童教育戏剧可以生成不同的教育形式,开发出不同的教育价值。既可以编排话剧,以故事育人,又可以结合心理学,进而开展儿童戏剧疗育活动;既可以渗透学科教学,又可以在班级少先队活动中运用。在教学中要根据需要选取相关形式。
  (三)体验感悟开发智能,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儿童教育戏剧对儿童的肢体动觉智能、空间音乐智能(含感官觉察、创造想象)、内省智能(含自我概念、情绪处理)、人际智能(含社会观点取代能力、社会技巧、批判能力)、语言智能(含口语表达、读写发展)、逻辑思考自然观察智能(含认知思考、自然觉察和与表达)均有发展促进作用。要让学生在丰富的教育戏剧活动中,开发不同的智能。同时,要精选内容,将这些智能的开发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正面、积极、健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在一年级学到《雪孩子》一课时,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但是,由于课文较长又没有拼音,对许多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单纯当作课文来讲,可能就把故事便枯燥了。如果将其改变成课本剧,在激发了孩子们的表演兴趣和欲望的同时,孩子们对于课文要传达的价值观也在表演中有了真切的体悟。如此便真正发挥教育戏剧立德树人的作用了。
  总之,学校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开设相关课程,方可真正发挥教育戏剧的育人作用。
  • 【发布时间】2018/6/2 11:36:10
  • 【点击频次】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