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利用学科特点,激发创新意识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特点,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所引起的。我在教学中,始终不忘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愿学、乐学的事物。例如下面的问题,由于学生急于寻求答案,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这节课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无形中得到了激发,也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小明和小红两家相距,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去少年宫,小红步行每小时,小明在后面骑自行车,每小时的速度是小红的3倍,问多久后小明追上小红?
分析:把这个问题给全班小朋友分析,许多同学会觉得乱,这时我们可以用画图使题目清晰。
解:方法一:设小时后小明追上小红。
3×4=12(km/h),
12x=4x+12,12x-4x=12,8x=12,x=1.5。
方法二:小明追上小红,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小明比小红多行12km,以这个为切入点进行计算。
小明的速度比小红快 4×3-4=8(km/h)
邵明比余伊多走12km,即所花时间为12÷8=1.5(h)
答:一个半小时后小明追上小红。
追击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一个重要板块,它可以变化各种各样的形式,且难易各异。解决这类问题,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关键,但由于题中信息量的原因,很容易让人搞不清头绪。线段图的出现即简单描述了情境,又将重要信息标注在上面,就本题而言,线段图帮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如“小明比小红多行12km”,从而列出等式。
二、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创新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动态性、个体性、情感性。
1.钻研教村,挖掘教材的实质。教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原材料,教材本身虽是死的东西,但是,教学方法并不是死的东西,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去寻找创新能力培养的切人点。
2.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只有知己知彼,了解学生的识认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其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激发和培养他们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新的需要,因为这种需要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3.巧妙设计教法。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教法以突出创新为价值取向,把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前提。
例2:某种商品,甲店的进货价比乙店的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30%的利润定价,乙店按20%的利润定价,结果乙店的定价比甲店的定价贵6元,求乙店的定价。
解:设乙店的进货价为1,则甲店的进货价为:1-10=0.9
甲店定价为:0.9×(1+30%)=1.17,乙店定价为:1×(1+20%)=1.20
由此可得,乙店进货价为:6÷(1.20-1.17)=200(元)
所以乙店定价为:200×1.2=240(元)
答:乙店的定价是240元。
像这样在经常性的合作交流中,能够提升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激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讲多练,设计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开阔思路,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3:白孔雀有8只。__________,白孔雀和绿孔雀一共有多少只?学生可以充条件:绿孔雀有20只;是绿孔雀的2倍;绿孔雀是白孔雀的2倍还多4只;比绿孔雀少13只……可见这道应用题能够补充的条件很多,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题意,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又如我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运算时,设计了下面这道题:
例4:计算2.5×44
学生很快算出结果是110。虽然他们的计算结果相同,但思维过程却不相同。我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结果发现了以下几种不同算法。
方法一:2.5×44=2.5×4×11=10×11=110
方法二:2.5×44=2.5×2×22=5×22=110
方法三:2.5×44=11×(2.5×4)=11×10=110
方法四:2.5×44=2.5×(40+4)=2.5×40+2.5×4=100+10=110
方法五: 2.5×44=(2.5×4)×(44÷4)=10×11=110
方法六: 2.5×44=2.5×(50-6)=2.5×50-2.5×6=125-15=110
通过以上的练习,不但能增加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学生答案的正确性,这只能抹杀学生创造的天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并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疑问,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分析、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得以形成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营造能锻炼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例5:甲乙两班共90人,甲班比乙班人数的2倍少30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第一种方法: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90-x)人。
找等量关系:甲班人数=乙班人数×2-30人。于是可列方程:
(90-x)=2x-30
解方程得:x=40,从而知:90-x=50
第二种方法:设乙班有x人,则甲班有(2x-30)人。于是可列方程:(2x-30)+x=90
解方程得:x=40,从而得知:2x-30=50
答:甲班有50人,乙班有40人。
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地做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
再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先让学生按课本中的方法动手拼一拼,然后推倒出梯形面积公式,再提出是否有其他不同的推导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推导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随老师的点拨进行分析、比较,在直观的基础上加以抽象与概括,使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认识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再创造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随时发现他们的点滴成功,并及时予以表扬,让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大大增强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碰到问题就会下决心去完成,去争取成功与创新。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会得到更进一步的锻炼,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再创造能力。
例6:有一个三角形树林,顶点上有1棵树,以下每排的树都比前一排多1棵,最下面一排有5棵树。这个树林一共有多少棵树?
解法一:1+2+3+4+5=15(棵)
解法二:(5+1)×5÷2=15(棵)
答:这个三角形树林一共有15棵树。
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所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环境,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 【发布时间】2018/6/2 12:20:00
- 【点击频次】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