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的律动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其在欢快的音乐中快乐成长。瑞士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认为:“人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及人对自身情绪体验的认识反映都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进行的,在音乐训练中只训练耳朵和嗓子是不够的,人的整个身体都必须经受到训练”。小孩天生好动,在音乐教学中加入律动更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让孩子们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熏陶情操,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短暂的注意力、广泛的兴趣和丰富的思维是学生发展身心的特征,这也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律动的价值就在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强调,音乐课最重要的作用是唤醒儿童的音乐意识,这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需要,更是儿童的本能需要。律动教学就是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在唤醒小学生音乐意识的同时,让他们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
一、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律动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培养起学习音乐的信心。以往的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上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唱歌,其实这严重束缚了小学生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影响了他们对于音乐的热情。而律动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将音乐学习中的动与静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起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律动教学中,有意识地补充符合学生兴趣的元素,引导小学生们在体态律动中提升节奏感和音乐感,培养出小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天赋,勇敢地展示出自己,从而对音乐学习保持足够的信心。
2、律动教学的目的之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小学生因年龄缘故,表现得精力异常旺盛,特别好动,尤其是音乐教学中,他们会显得异常兴奋和快乐,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要打击或者平息他们的热情,而是因势利导,让他们在音乐节奏下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配合音乐的律动随兴舞蹈,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小学生们天生就是舞蹈家,他们往往会用耳朵来听音乐,而用头脑分析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身体随之摆动。所以,这种律动教学非常有效地调动了小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保持对音乐的自由欣赏和快乐体验,越是自由快乐,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便会越强。当然,老师也需要适时引导他们对乐感和节奏感的把握,指点学生协调肢体动作,表达音乐。
二、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1、由简到难。针对小学生年龄层次,要选择相应难度的乐曲,让学生们能够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从而做出相应或欢乐或柔软或温和的肢体动作,这样从简单的节奏到复杂的音乐,循序渐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们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会因为太难而显得消极;另外一方面,有阶段有目的地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律动教学与音乐课要相辅相承。律动教学的独特优势是,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表面化,这对于还处在直观认识世界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加容易接受。音乐课学习更侧重实践,所以律动教学便可以将音乐训练和律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收放自如,自由发挥,老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带领学生们跟上教学节奏,另一方面也要密切注意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三、律动教学的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具有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天性,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发现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慢慢地喜爱上音乐。在音乐课堂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一边歌唱一边表演,伴随着播放的音乐做出各种律动,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创造一个音乐情境。同时,老师还可以将上下课的铃声换成节奏感强的音乐,在平时铃声响起时就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对音乐由衷的喜爱。学生在铃声的带动下,会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课程的学习,这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下课的铃声则可以让学生满意地完成这堂课的学习,最终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师生的互动交流。新课改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但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挥出内在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老师并不是完全放手,所有课堂的教学和活动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合作。在律动教学中,老师也一定是一名平等的参与者,和学生能够坦诚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从而让教学事半功倍。
3、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自然千差万别,而音乐的语言有一定的自由和弹性,这样似乎会让律动教学显得零乱,但恰恰是这样自由的发挥,反而可以更大地挖掘出每个孩子的潜力。所以在律动教学中,老师只要保证相对稳定的教学课堂便可,不能局限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深练,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用不同的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发挥出个性,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信心。
4、主次分清,动静交替。律动教学并不是意味着课堂要一直活跃,从头到尾都要用体态来表现音乐,而是要和音乐课堂相结合,尽量做到动静结合,主次分明。律动教学是一种学习音乐的工具,所以老师千万不能因为课堂气氛活跃和小学生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忘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过多的“律动”教学会喧宾夺主,反而将音乐的美感变成了混乱的玩闹,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音乐课堂既要有动,同时也要有静,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体味音乐的美感,享受音乐对心灵的启迪。
总之,音乐语言以其特殊的方式、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小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速度、力度、拍子、节奏等这些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就是律动教学的真谛,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出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律动教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以其灵活性和表现性,弥补了传统音乐教育单一模式的不足,事实证明,这样动静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更能使小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从耳朵、身体和心灵等全方面获得音乐艺术体验,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综合素质。
一、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1、律动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培养起学习音乐的信心。以往的教学中,小学音乐课堂上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唱歌,其实这严重束缚了小学生们天真活泼的天性,影响了他们对于音乐的热情。而律动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将音乐学习中的动与静结合起来,让小学生们在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激发起他们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在律动教学中,有意识地补充符合学生兴趣的元素,引导小学生们在体态律动中提升节奏感和音乐感,培养出小学生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演天赋,勇敢地展示出自己,从而对音乐学习保持足够的信心。
2、律动教学的目的之二,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众所周知,小学生因年龄缘故,表现得精力异常旺盛,特别好动,尤其是音乐教学中,他们会显得异常兴奋和快乐,这时候老师千万不要打击或者平息他们的热情,而是因势利导,让他们在音乐节奏下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配合音乐的律动随兴舞蹈,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小学生们天生就是舞蹈家,他们往往会用耳朵来听音乐,而用头脑分析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身体随之摆动。所以,这种律动教学非常有效地调动了小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保持对音乐的自由欣赏和快乐体验,越是自由快乐,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便会越强。当然,老师也需要适时引导他们对乐感和节奏感的把握,指点学生协调肢体动作,表达音乐。
二、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
1、由简到难。针对小学生年龄层次,要选择相应难度的乐曲,让学生们能够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从而做出相应或欢乐或柔软或温和的肢体动作,这样从简单的节奏到复杂的音乐,循序渐进,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们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不会因为太难而显得消极;另外一方面,有阶段有目的地提升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律动教学与音乐课要相辅相承。律动教学的独特优势是,能够将抽象的音乐具体化、表面化,这对于还处在直观认识世界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更加容易接受。音乐课学习更侧重实践,所以律动教学便可以将音乐训练和律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收放自如,自由发挥,老师作为引导者,一方面带领学生们跟上教学节奏,另一方面也要密切注意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提高教学效率。
三、律动教学的注意事项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孩子具有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天性,老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发现他们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而慢慢地喜爱上音乐。在音乐课堂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促使学生可以在玩乐中学习,一边歌唱一边表演,伴随着播放的音乐做出各种律动,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创造一个音乐情境。同时,老师还可以将上下课的铃声换成节奏感强的音乐,在平时铃声响起时就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对音乐由衷的喜爱。学生在铃声的带动下,会怀着愉悦的心情开始课程的学习,这也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下课的铃声则可以让学生满意地完成这堂课的学习,最终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师生的互动交流。新课改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但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挥出内在的潜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老师并不是完全放手,所有课堂的教学和活动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合作。在律动教学中,老师也一定是一名平等的参与者,和学生能够坦诚交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从而让教学事半功倍。
3、学生的主动性。因为小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对于音乐的感知自然千差万别,而音乐的语言有一定的自由和弹性,这样似乎会让律动教学显得零乱,但恰恰是这样自由的发挥,反而可以更大地挖掘出每个孩子的潜力。所以在律动教学中,老师只要保证相对稳定的教学课堂便可,不能局限于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更不能为了动作整齐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深练,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音乐,用不同的体态律动来表现音乐,发挥出个性,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信心。
4、主次分清,动静交替。律动教学并不是意味着课堂要一直活跃,从头到尾都要用体态来表现音乐,而是要和音乐课堂相结合,尽量做到动静结合,主次分明。律动教学是一种学习音乐的工具,所以老师千万不能因为课堂气氛活跃和小学生跳跃性的思维模式,忘记了音乐课的教学目的。过多的“律动”教学会喧宾夺主,反而将音乐的美感变成了混乱的玩闹,更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音乐课堂既要有动,同时也要有静,让学生们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体味音乐的美感,享受音乐对心灵的启迪。
总之,音乐语言以其特殊的方式、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小学生们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速度、力度、拍子、节奏等这些常见的音乐表现手法,就是律动教学的真谛,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出音乐艺术的魅力,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美感,感觉美,欣赏美,律动教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以其灵活性和表现性,弥补了传统音乐教育单一模式的不足,事实证明,这样动静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更能使小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从耳朵、身体和心灵等全方面获得音乐艺术体验,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综合素质。
- 【发布时间】2018/6/2 12:28:57
- 【点击频次】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