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寻
【关键词】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策略;
【正文】初中数学涉及到代数和几何,其是有很多概念。我们知道,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作为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概念,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然要做功课。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学习具有较大难度。故而教学时,有效性较差。我们知道,概念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概念的教学,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轻松学概念,更快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我们概念教学的首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学,谈谈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表象情境,引入概念教学
数学中的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高度概括,虽然语句简短,但意义深刻,用词造句精炼简洁。任何一个概念,字字重要,不可多,也不能少。因此,要理解这样高度浓缩的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工具语言,对于还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概念又是学生必学内容,必须掌握的知识,我们就只要想方设法进行教的策略创新了。在多年探索中,我们发现,创设表象的情境,让概念形象化是实施概念教学引入的良好策略。这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所以数学概念通常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入。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们看电影时找座位等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例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概念形成表象,这样教学就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除了情境表象化概念外,我们还可以把概念物化成图形、图像、图表和一些数学符号等,也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表象。
二、抓住关键词语,引导深入理解
概念虽然是字字不可缺,但还是有主次之分,重非所别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地表示出概念,关键就是要用好属性限制词,防止产生外延扩展情况。例如,梯形的概念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后,教师可设问:将“只”字去掉行吗?让学生理解属性限制词的重要作用。又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有两条边相等”的“有”字,而不象梯形的定义中是“只有”二字,有两条边相等包括了两种情况:一是只有两条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腰与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二是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又叫等边三角形,而“只有”仅仅涉及到一种情况,排除了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的这一特殊情况。概念的定义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措辞精炼,每个字词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对定义的深入钻研,逐字逐句加以分析,认真推敲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相互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数学知识在逻辑上具有连续性,知识点也有承前启发的奠基性。而作为知识基础的概念,也具有这种特性。也就是说,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概念的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变化过程,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体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从邻近概念入手,通过拓展加深,引出新概念。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要先弄清楚学习这个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地位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在教学时能主次分明,做到既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概念,又为以后要学习的概念作好准备。例如,绝对值概念贯穿着整个中学数学,先是在七年级《有理数》这一章引入,接着在算术平方根及方程、不等式中出现,把绝对值的概念从有理数拓展到实数,而在高中又扩展成复数的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各自教学要求,逐步加深理解。
四、搭建迁移平台,促进概念应用
应用是认识的深入,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学生理解概念后,我们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注重应用。我们知道,为了让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防止学生混淆,我们可在应用中平台找一些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让学生区别,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概念进行迁移,特别是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实践应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高,强化概念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本中直接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很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同时,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更有实效性。在应用中,让学生口述概念,也是一种不错方法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创新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用上下功夫,才能把概念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鹏,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
[2]董小川,初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
[3]周长军,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云南教育,2013年。
一、创设表象情境,引入概念教学
数学中的概念,都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高度概括,虽然语句简短,但意义深刻,用词造句精炼简洁。任何一个概念,字字重要,不可多,也不能少。因此,要理解这样高度浓缩的概念性和抽象性的工具语言,对于还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概念又是学生必学内容,必须掌握的知识,我们就只要想方设法进行教的策略创新了。在多年探索中,我们发现,创设表象的情境,让概念形象化是实施概念教学引入的良好策略。这是因为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所以数学概念通常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或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引入。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们看电影时找座位等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实例来引入课题,让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概念形成表象,这样教学就有利于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除了情境表象化概念外,我们还可以把概念物化成图形、图像、图表和一些数学符号等,也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表象。
二、抓住关键词语,引导深入理解
概念虽然是字字不可缺,但还是有主次之分,重非所别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就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准确地表示出概念,关键就是要用好属性限制词,防止产生外延扩展情况。例如,梯形的概念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后,教师可设问:将“只”字去掉行吗?让学生理解属性限制词的重要作用。又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有两条边相等”的“有”字,而不象梯形的定义中是“只有”二字,有两条边相等包括了两种情况:一是只有两条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腰与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二是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又叫等边三角形,而“只有”仅仅涉及到一种情况,排除了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的这一特殊情况。概念的定义是我们所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概括,措辞精炼,每个字词都有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逐步养成对定义的深入钻研,逐字逐句加以分析,认真推敲的良好习惯。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提高概念教学有效性。
三、利用相互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数学知识在逻辑上具有连续性,知识点也有承前启发的奠基性。而作为知识基础的概念,也具有这种特性。也就是说,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概念的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变化过程,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体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从邻近概念入手,通过拓展加深,引出新概念。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要先弄清楚学习这个概念需要怎样的基础,地位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有什么作用。这样在教学时能主次分明,做到既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概念,又为以后要学习的概念作好准备。例如,绝对值概念贯穿着整个中学数学,先是在七年级《有理数》这一章引入,接着在算术平方根及方程、不等式中出现,把绝对值的概念从有理数拓展到实数,而在高中又扩展成复数的模。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握各自教学要求,逐步加深理解。
四、搭建迁移平台,促进概念应用
应用是认识的深入,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学生理解概念后,我们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注重应用。我们知道,为了让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防止学生混淆,我们可在应用中平台找一些与之相近或相似的概念,让学生区别,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概念进行迁移,特别是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实践应用。这样更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高,强化概念的深刻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深对概念的认识,才能更完整、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本中直接运用概念解题的例子很多,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同时,对学生在理解方面易出错误的概念,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通过练习、讲评,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更有实效性。在应用中,让学生口述概念,也是一种不错方法
总之,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是我们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并创新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运用上下功夫,才能把概念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中去。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鹏,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
[2]董小川,初中数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方法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
[3]周长军,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云南教育,2013年。
- 【发布时间】2018/6/14 8:08:14
- 【点击频次】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