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作者】 日 波

【机构】 四川省阿坝县甲尔多乡中心学校

【摘要】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是鼓励质疑,启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二是鼓励标新立异,去除“标准化”,培养求异思维;三是感悟语言独特,运用独特语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
【正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其得天独厚优越性,一方面,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只要引导得法,就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一、鼓励质疑,启发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起源于质疑。可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胆略,是优秀人才必备的品质。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钥匙,引导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多角度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这是创新的起步。从课题、中心思想、标点符号、语言运用上均可质疑,找原因,找依据,抓联系,抓关键句,抓矛盾,寻实质,联想时亦可质疑。如课文《第八次》,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王子布鲁斯如果见到蜘蛛第七次结网就成功了,他会怎样想?成功后的布鲁斯懂得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通过质疑发表自己创造性的见解,在相互的交流中也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将质疑贯穿于教学始终,质疑问难,发散讨论,多元解读,启发想象,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 
  二、鼓励标新立异,去除“标准化”,培养求异思维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教材为纲,惟权威是命,唯标准是遵,追求学生认识的“标准化”,导致教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整齐划一,课堂教学变为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获得标准答案为目的,课堂教学沉闷、枯燥、单调。教和学都是为了考试,忽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机械化。常常是教师的一言一语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或提示,造成了思维定势,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妨碍了学生的创新。因此,克服思维定势,发展求异思维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时间,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允许并鼓励学生的认识朝不同方向辐射,并敢于争议,发表新颖独特的超常、超前、超群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创新,标新立异。这样,即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是非、优劣、曲直上有些分歧,但思维过程、辨析过程就是创新意识萌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的积极意义绝不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所能代替的。因此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让学习成为学生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教学过程成为“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再是获得结果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多义性,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是不知道结果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感触创新,形成创新意识。如有位山区教师教《珍珠泉》,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身处山村的特点创设问题,让学生说说所见到的泉水有什么特点?《珍珠泉》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来写你要怎样写?于是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课文没有写出泉水的味道,我要把它写出来;有的说作者没有把泉水的开发设想写出来,我要把它开发成矿泉水出售,让更多的人品尝它、了解它。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既强调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又延伸了学生的生活知识,值得借鉴。 
  三、感悟语言独特性,运用独特语言,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学习语文,首先要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的阶段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领悟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如《景阳冈》第九自然段,老虎向武松进攻了三次——扑,一掀,一剪,武松都在 “闪”,在教学时可启发学生思考品味,“闪”是什么意思?(侧身躲过)为什么用“闪”不用“躲”?从这三“闪”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躲”显得动作慢,而“闪”显得动作快——体会武松身手灵活。“躲”显得被动,很害怕,而“闪”是主动地避过去——体会武松勇敢。“躲”显得有点笨手笨脚,而“闪”动作轻巧——体会武松动作敏捷。“躲”是被动的,没有办法的,而“闪”是避开老虎凶猛的来势,避其锋芒,消耗其体力,因为这时和它硬拼不是上策——体会武松机智。“躲”是逃避,一心想着怎样逃得快些,而武松边“闪”还边观察思考,怎么对付老虎、打死老虎,在寻找进攻的机会——体会武松临危不乱。这样的咬文嚼字,独特感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贴切,表情达意的准确,而且在潜意识里今后对遣字造句反复推敲也会有新的认识,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除了感悟语言的独特性,我们提倡在表达时加强对语言的独特运用。在指导学生造句时,不人云亦云局限于一种句式,鼓励学生多说几句,多写几句,突破思维定势,在内容、语序、句型、词意上求新。这样的训练不但使造出的句子多姿多彩,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思维,这也是很好的创新教学。《雾凇》中有这样一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欣赏、充分感悟后设计练习:假如你看了雾凇奇景,会怎样赞叹?学生思路开阔,在教师点拨引导下,有的活用成语 “天下奇观,名不虚传”“吉林雾凇,百闻不如一见”;有的巧用修辞 “雾凇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化妆师,把吉林打扮得真美呀!”“雾凇,有了你,吉林就像人间仙境一般”;有的化用古诗 “轻风摇雪柳,淡月映松针”“要问梨花谁裁出,漫天雾气似剪刀”“不知何时春风来,十里长堤银花烁”还有的干脆给雾凇做起了宣传广告 “冬日旅游哪里去,北上吉林观雾凇”。学生在发出赞叹过程中活用成语,巧用修辞,化用诗文,套用广告语,它需要在情感、心智、思维活动参与下,对自己已有的语言积累整合重组,这就是创新教学的最好体现,也同样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是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挖掘,启发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大胆想象,敢于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适应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 【发布时间】2018/7/12 17:44:35
  • 【点击频次】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