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构建高效美术课堂

 

【作者】 梁伟东

【机构】 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被写进了《纲要》中——“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单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比如背诵、练习等,这些行为方式只是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行为、情感以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才叫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自主学习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自主性学习中学习不是老师规定的任务,也不需要老师的监视,而是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对自己进行激励和监控,在学习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高效。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对学习内容有浓厚的兴趣,感到好奇,感到充满挑战性。湘版美术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下足了工夫,精美的图片、妙趣横生的顺口溜、新奇的内容,都能帮助老师创设良好学习的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二、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深入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建立的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它广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美术课本是你们的,画笔、色彩、画纸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画得更好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画到自己满意的作品,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这种学习方式的标志就是问题。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或生生共同探讨,得出结论。一般在知识性技能性训练任务较多的课上用的频繁,在〈〈变脸〉〉中,教师只需操作范品,学生自然会问自己:折纸娃娃变脸的奥秘在哪里?接着积极投入到思考和实验中去,通过自学示意图和与老师、同学合作探索的过程,不仅明白了变的秘密,还发现了变五个六个甚至更多个表情的方法在于多用几张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三个目标,即理智和情感体验(好奇、成功等体验);建构知识(了解折纸的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合作)。
  三、变“各自为阵”为“协作发展”——高效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到团体目标。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彼此相互依赖、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这个从字面上是很好理解的。在美术教学中,合作性学习经常被有意无意地运用,比如为了一个问题同桌会互相讨论,手工课进行材料共享等。但是很多老师也容易把它流于程式化,仅仅认为是分组或分队,把桌椅摆放的朝向变动一下,或是聚在一起轮流发言等。其实要使一次合作学习有效,我认为是需要组织者经过精心策划和安排的。进行某一项合作活动的动机是什么?在合作团体中是不是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这是关键。
  合作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小组学习,它是一个异质小组,即将不同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别、性格的学生组成一组,目的是提供学生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开始尝试这种教法时,应先从分异质组开始。其次,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每一个组员互相依赖、休戚与共、资源共享、互相成长。在小组刚组成时,教师应花一定的时间使每个组员明确责任,学习合作技能。
  例如:《远古的呼唤》一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是本节课的要点,我采用分小组活动的方式,这样首先使学生进行设计合作的实践,其次遇到难点时,学生间可以互相帮助启发,从而达到创造性运用的目的。在这一步中,为避免小组活动出现死角,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参与小组的人物脸谱或头饰设计工作,一个学生只能画一个人物脸谱或头饰,大家协同活动,使本小组设计的人物角色成为连贯的故事情节。这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合作意识。
  总之,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给学生方式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它深深地影响着现今和未来学生的素质。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创出一片新天地。
  • 【发布时间】2018/7/12 18:09:48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