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编》信仰类民俗语汇溯源
【关键词】 民俗语汇;语源;理据;
【正文】《通俗编》是清代学者翟颢辑录的一部以收集资料宏富而别具特色的方言俗语辞书,按内容分为三十八卷,五千余条,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就目前情况来看,对《通俗编》的研究总括性的介绍居多,有针对性的具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所辑录的民俗语汇进行专题性的研究。民俗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是本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同时参考民俗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俗编》所辑录的有关民俗语汇的词条、书证是论文的有力支撑之一。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部分”。1民俗大略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其中“语言民俗”,笔者以为其落脚点在民俗,跟“民俗语言学”倡导的“民俗语言”研究旨趣、侧重点不同,“民俗语言”兴趣在于语言和民俗的双向涵化。民俗“生活化”是钟敬文首次提出来的,民俗语言研究对生活的关照也是“民俗语汇溯源”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借助语言现象研究民俗信仰、习俗惯制等,了解民俗语言对俗民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自身的精神世界的生产,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信仰,如对自然物(天体、动植物、无生命物)的畏惧、崇拜,对祖灵神鬼的崇拜以及对人自身的崇拜等。作为民俗信仰的备份、镜像——民俗语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言语了古人精神世界,尤其是民俗信仰的建构历程。《通俗编》对民俗语汇源起的整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古人信仰的社会风一语源以及佛道类民俗语汇语源三大类。
一、自然神民俗语汇语源
自然神即是把自然现象当作神灵加以崇拜,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民俗信仰,并且一直在民间流行。自然神多与人类有密切联系,可分为三类:天体类、风雨雷电、大地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古人有畏天敬天习俗,这可以从此类民俗语汇语源探寻中找到答案,
例如:
天生天化 《阴符经》:“天生天化,道之理也。”一本作“天生天杀”。按:以《列子·天瑞》篇“常生常化”、“自生自化”等语证之,作化为是。
谢天谢地 邵子《击壤集》:“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天有眼 蔡琰《胡笳十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又《五代史·汉家人传》:“杨邠等死,蔡王信谓僚佐曰:‘吾尝谓天无眼,使我郁郁居此。今诸公可劝我一er
二、灵异类民俗语汇语源
人类对灵魂的信仰是从对自身梦境和死亡的体验开始的,首先认为人有肉体和灵魂构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鬼灵世界也随着建立起一定的制度,出现了如阎王、牛头马面等形象。灵魂信仰不限于人,人以外其他动植物、器物及其他无生命物都可被封为神灵,所谓万物有灵,其实这是人类祖先对万事万物把握的一种较为“科学”方式,是人格力量的外化。例如:
门神 《礼·祭法》:“大夫三祀,门、行、族厉。”《王制》:“大夫祭五祀,谓司命、中霤、门、行、厉也。”《丧·大礼注》:“君释菜,以礼礼门神。”“门神”二字见此。今谓其左曰门丞,右曰户尉,盖本自道家书。《枫窗小牍》:“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翻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月令广义》:“近画门神为将军,朝官诸式,复加爵、鹿、蝠、蟢、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传,莫考其何昉也。”
鬼打墙 《易林》:“众鬼瓦聚,中有大怪。”按:俗云打墙,因瓦聚文小变。(《通俗编·神鬼》,第416、430页)
“鬼打墙”源出《易林》:“众鬼瓦聚,中有大怪。”由“大怪”音讹而来,并演变为俗民对夜间行路迷路状态的认知:认为夜间走路一直在某一区域,如坟地、沟渠、庄稼地等兜圈子,是碰上鬼打墙了,所以走不出去。其实,是夜间走路因疲劳尤其是大脑疲劳产生的一种认知心理迷乱,只要休息休息,这种状态就会自行解除。“门神”源出《礼记·祭法》,定型性语汇见于《丧·大礼注》,但古人对门的崇祀应该是随着定居生活而开始的,为了规避不可知的危险灾祸古人创造了能在房屋门口保护他们的灵异之物,这些器物神灵在民俗传承中远古的记忆脱落,近期的记忆清晰,逐渐定型化,正如俗民把《西游记》中为唐太宗守夜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敬奉为门神一样,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满足了俗民安全心理的需要,新的门神便随机产生了。
三、佛道类民俗语汇溯源
观音像 《庄岳委谈》:“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像。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像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太平广记》载一仕宦妻,为神所摄。因作观音像奉焉。其妻寻梦一僧救之得苏。则唐以前塑像,亦不作妇人也。宋小说载甄龙友观音偈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西方之
人兮。”则宋时所塑,或已致讹。元僧谫陋无识,遂以为妙庄王女。可一笑也。按:杨慎《词品》载寿厓咏鱼篮观音,有“窈窕丰姿都没赛,茜裙不把珠璎盖”之句。鱼篮为观音变相,故作妇人。世俗不察,遂一承其相耳。(《通俗编·释道》,第441页)
“观音”信仰语出于印度佛教信仰,然而却是男身,《太平广记》以及画像、雕塑、文献皆能证明观音本是男身。在流传过程中,俗民根据音近义讹的原则,将其进行再创造,塑造出一个慈祥和蔼、救苦救难的妇人形象,俗称“观音”,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西方之人兮”、“窈窕丰姿都没赛,茜裙不把珠璎盖”,由此我们可以明了出于何种心理,俗民让观音变身,民俗信仰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一斑,此种情况也跟“西王母”的语源流变如出一辙。类似的尚有“吃素”“天师”等。以上是对《通俗编》信仰类民俗语汇的粗浅分类,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头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部分”。1民俗大略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其中“语言民俗”,笔者以为其落脚点在民俗,跟“民俗语言学”倡导的“民俗语言”研究旨趣、侧重点不同,“民俗语言”兴趣在于语言和民俗的双向涵化。民俗“生活化”是钟敬文首次提出来的,民俗语言研究对生活的关照也是“民俗语汇溯源”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借助语言现象研究民俗信仰、习俗惯制等,了解民俗语言对俗民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和自身生产的过程中,同时也进行着自身的精神世界的生产,形成了丰富的民俗信仰,如对自然物(天体、动植物、无生命物)的畏惧、崇拜,对祖灵神鬼的崇拜以及对人自身的崇拜等。作为民俗信仰的备份、镜像——民俗语汇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言语了古人精神世界,尤其是民俗信仰的建构历程。《通俗编》对民俗语汇源起的整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古人信仰的社会风一语源以及佛道类民俗语汇语源三大类。
一、自然神民俗语汇语源
自然神即是把自然现象当作神灵加以崇拜,这是一种最古老的民俗信仰,并且一直在民间流行。自然神多与人类有密切联系,可分为三类:天体类、风雨雷电、大地山川河流等自然现象。古人有畏天敬天习俗,这可以从此类民俗语汇语源探寻中找到答案,
例如:
天生天化 《阴符经》:“天生天化,道之理也。”一本作“天生天杀”。按:以《列子·天瑞》篇“常生常化”、“自生自化”等语证之,作化为是。
谢天谢地 邵子《击壤集》:“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
天有眼 蔡琰《胡笳十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又《五代史·汉家人传》:“杨邠等死,蔡王信谓僚佐曰:‘吾尝谓天无眼,使我郁郁居此。今诸公可劝我一er
二、灵异类民俗语汇语源
人类对灵魂的信仰是从对自身梦境和死亡的体验开始的,首先认为人有肉体和灵魂构成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鬼灵世界也随着建立起一定的制度,出现了如阎王、牛头马面等形象。灵魂信仰不限于人,人以外其他动植物、器物及其他无生命物都可被封为神灵,所谓万物有灵,其实这是人类祖先对万事万物把握的一种较为“科学”方式,是人格力量的外化。例如:
门神 《礼·祭法》:“大夫三祀,门、行、族厉。”《王制》:“大夫祭五祀,谓司命、中霤、门、行、厉也。”《丧·大礼注》:“君释菜,以礼礼门神。”“门神”二字见此。今谓其左曰门丞,右曰户尉,盖本自道家书。《枫窗小牍》:“靖康以前,汴中门神多翻样,戴虎头盔,而王公之门,至以浑金饰之。”《月令广义》:“近画门神为将军,朝官诸式,复加爵、鹿、蝠、蟢、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传,莫考其何昉也。”
鬼打墙 《易林》:“众鬼瓦聚,中有大怪。”按:俗云打墙,因瓦聚文小变。(《通俗编·神鬼》,第416、430页)
“鬼打墙”源出《易林》:“众鬼瓦聚,中有大怪。”由“大怪”音讹而来,并演变为俗民对夜间行路迷路状态的认知:认为夜间走路一直在某一区域,如坟地、沟渠、庄稼地等兜圈子,是碰上鬼打墙了,所以走不出去。其实,是夜间走路因疲劳尤其是大脑疲劳产生的一种认知心理迷乱,只要休息休息,这种状态就会自行解除。“门神”源出《礼记·祭法》,定型性语汇见于《丧·大礼注》,但古人对门的崇祀应该是随着定居生活而开始的,为了规避不可知的危险灾祸古人创造了能在房屋门口保护他们的灵异之物,这些器物神灵在民俗传承中远古的记忆脱落,近期的记忆清晰,逐渐定型化,正如俗民把《西游记》中为唐太宗守夜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敬德敬奉为门神一样,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满足了俗民安全心理的需要,新的门神便随机产生了。
三、佛道类民俗语汇溯源
观音像 《庄岳委谈》:“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像。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像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太平广记》载一仕宦妻,为神所摄。因作观音像奉焉。其妻寻梦一僧救之得苏。则唐以前塑像,亦不作妇人也。宋小说载甄龙友观音偈云:“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西方之
人兮。”则宋时所塑,或已致讹。元僧谫陋无识,遂以为妙庄王女。可一笑也。按:杨慎《词品》载寿厓咏鱼篮观音,有“窈窕丰姿都没赛,茜裙不把珠璎盖”之句。鱼篮为观音变相,故作妇人。世俗不察,遂一承其相耳。(《通俗编·释道》,第441页)
“观音”信仰语出于印度佛教信仰,然而却是男身,《太平广记》以及画像、雕塑、文献皆能证明观音本是男身。在流传过程中,俗民根据音近义讹的原则,将其进行再创造,塑造出一个慈祥和蔼、救苦救难的妇人形象,俗称“观音”,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西方之人兮”、“窈窕丰姿都没赛,茜裙不把珠璎盖”,由此我们可以明了出于何种心理,俗民让观音变身,民俗信仰的功利性由此可见一斑,此种情况也跟“西王母”的语源流变如出一辙。类似的尚有“吃素”“天师”等。以上是对《通俗编》信仰类民俗语汇的粗浅分类,不当之处敬请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 【发布时间】2018/7/12 18:12:49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