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作者】 1.李淑娟 2.潘美娟

【机构】 1.山东省潍坊经济开发区双杨店初级中学 2.山东省潍坊锦华学校

【摘要】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创造力”、“创新精神”、“多样化”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学生无疑是肩负新时代发展重任的重要力量,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就成了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我国的教育目的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本文试从分析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出发,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新时代;创新意识;创造力;
【正文】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以知识经济为基础最需要的就是创造型人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新时代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漫长,前后长达2200多年,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这种道德观念讲究中庸、压制个性、追求大众化、凡事随大流,诸如此类消极观念已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深处。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加之长期机械、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往往受到压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作为小学教师所竭力要做的工作。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鼓励学生创新”这一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第一,转变旧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创新。
  所谓旧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注入式教学。这种方法讲究单向灌输,学生的思路被禁锢在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上,只是机械、被动的接受,不主张求异,不提倡质疑。这种情境之下,不要说激励学生创造,就连他们自发的一点点创新欲望也可能被扼杀掉。很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新时代知识经济的需要。而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办法也有很多,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教学”就有深刻的启发意义。所谓“发现法”,就是由老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通过分析、运算和操作等等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最后自行发现原理、原则,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充分解放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真正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有效的发现法教学是有条件的。一是选择的课题既要有逻辑又要富于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相信自己能独立解决问题。二是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能独立探究、力所能及的。三是选题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使整个学习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此外,还要做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要始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以我们目前的教学条件,全盘照搬难度太大,也不完全合适。但我们可以借鉴它的精神,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充分提些“发散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的、新的、独特的见解,同时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直觉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了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即不仅能获得现有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去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被激发出来,创造能力也不知不觉的提高了。
  第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创新。
  各科课外活动由于内容广泛丰富,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学生又可自愿参加,自由选择,既容易实现因材施教,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同时,课外活动的内容往往与一定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而实践是产生问题和激发创新意识的源泉,因此,学校应根据需要和可能,广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学科小组和校外实践活动,如科技小组、文学艺术团体、文娱体育、生产劳动以及军事活动等,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利用他们的创新成果,激发他们继续创新、持续创新的欲望。
  创新意识离不开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各个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发散思维强的人遇到问题后善于从新角度、新侧面去思考,去探究,创新意识自然也强。所以,在课外活动中有计划的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是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例如,进行所谓“急骤联想”的训练,其训练目的在于由极迅速的联想,引出新颖而具有创造性的观念。“急骤联想”的方法有很多,如进行“四环三链”联想。其做法是让学生看到一个词(如“球”字),要求他们毫不迟疑的立即联想三个词(如球→瓜→脑袋→地球仪),并说出联想的类别。联想时,先考虑联想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好坏,这方面的评价在联想后再进行,这样可以使学生不受约束的尽情发挥。事实证明,这种自由联想和迅速反应的训练,可以大大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转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只有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意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可能被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也才会得到发展。
  • 【发布时间】2018/7/12 18:15:12
  • 【点击频次】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