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作文非要老师改吗?

 

【作者】 李志国

【机构】 四川省平昌县得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教师为什么批改作文;批改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如何;以及到底有怎样的收效。首先,我敢说,要是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各种检查,打死谁谁也不会批改作文(并非老师不负责,实在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批改毫无价值)。其次,批改又是若何呢?摁虱扑蚤,对,情形是差不多的。有的学生书写实在糟糕,要在他不辨龙蛇的字里行间一个个地把错别字连同用错的标点找出来并一一画上叉叉实属不易,这里刚摁下一个虱,那里又蹦出来一只蚤。但这才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费劲得多,不通顺或不适当的语句,你要给他掰直捋顺呀,即便你正当怒火中烧但你总还是改不了口恶心善的德行,该增则增,该删则删,甚至拼足了吃奶的力气还要把整段整段的内容挪前移后,为的是使整篇习作看起来比较规整。接下来的事虽然不费体力却很有点伤脑筋,那就是下评语了,虽说是三言两句就好,可是每一篇都问题多多而且又绝非千篇一律,你必须得针对不同的习作并结合这作者的个性特点下不同的评语,还不能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呢。但这还没有完,你还必须完成一个不可缺少的规定动作,那就是做批改记录,既备讲评之用,又同时备检查之用。终于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课代表把作文分发给了他的同学们。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管不顾的,还是有几个同学在忙不迭地翻看他们的习作,不过他们急匆匆找寻的目标仅限于最后面的那几行评语。(至于那些红点点,红线线,红圈圈全然不当一回事的)要是好听呢就会多看两眼,要是不够顺眼的话,那动作简直就像是偷看人家日记似地,十分敏捷地合上习作本,以闪电之势塞进书桌,并远远地逃离,生怕人家逮住现行。然而大多数的表现则更像是放学时候收拾书本,仅仅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放回到自己的书桌里那样的毫不经意。
  综上所述,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其一,批改的原因十分明确,纯粹为了应付检查。那当然怨言就在所难免。其二,批改过程中教师十分辛苦。但由于师生之间处于一种文字交流状态,客观上也不可能与每个学生当面交流与互动,就像在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没听是一样的情形,所以学生不会有收获。正如上面所述,老师的批改他们连看都懒得看。这就使得老师的劳动徒劳无功。由此看来,这种作文批改方式不可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实质性的帮助。那是不是说学生的作文就不改了呢?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一般成年人在对待修改这件事情上的做法。
  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个问题上至少是不愿意求助于人的。这里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假如你愿意丢下面子,别人也愿意帮你,而且还修改的非常成功,那恐怕反倒会让你很不安的。你会想,这个成功的东西到底是自己的呢还是别人的呢?再看看那些专门吃那碗饭的作家或写手们吧,虽然我们常能在他们赠给你的作品扉页看见“请某某先生指正”或“请某某女士雅正”这样的谦辞,但那往往都是假的,文人都喜欢玩这一手(出版之前,人家没找过你吧)你要是真拿鸡毛当令箭以为别人在向你请教就自以为是地给他指出一点点问题的话,你看他不立刻红肿着脖子跟你反戈自卫,辩护半天才怪。要知道,他的作品到底是已经出版了呀,我的先生女士们,你那样做无异于诋毁人家的亲儿子啊。
  另外,中国历来就有“敝帚自珍”的古训,而且民间也有“孩子是自家的好”一类的谚语。即便再丑,只要是自己的,谁都不会轻易离弃或割舍,再说,自家园子哪容人家种青菜。至于自己挖空了心思,熬更守夜,不知多久才挤出来的血泪文字,即便需要装潢或做粉水,那也得亲自动手,生怕别人弄的不和心意。
  看见了吧,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对待修改的态度。几乎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缺点昭示别人来自我作践,那情形,用一句不太雅的话说,叫做向清风而举清尿,自取其污(当然病人是例外,再难看的毛病也得给医生交底)。真实的情况则往往是把自以为最好的东西才拿出来在人前炫耀,以便获得一点点虚假的恭维。由此看来,不愿意让人修改自己的文字是有普遍的心里基础的,成人是这样,学生为什么就不呢?恰好相反,成人的这种心理根本就是从小发展壮大起来的。所以小学生不大愿意看老师修改过的习作,是因为经验告诉他,那上面带着血似的点,线,叉,圈,无异于刀痕弹孔,既中伤了他的习作何尝不又中伤了作者的颜面呢?
  也许有人要问,自己写不好,又不愿意别人修改,那些成功的文章最终是怎样问世的呢?办法总是有的:《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吟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杜甫“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苦吟诗人贾岛,为斟酌一个“敲”字硬是被弄得神魂颠倒,若疯若痴——所有这些非常经典的人和事无不十分有力地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为文之道,那就是,文章是自己写出来的,更是自己修改出来的。文章的出路全在于自己手中那杆笔。
  或许更有人会问,听起来倒是有点道理,但小学生不同于成人呀,小学生怎么能自己修改作文呢?还同时作出一副像碰见他起祖先人一样的惊讶状。为了让你稍微镇定下来,我再给你打个比方,在语言文字方面,你在吕叔湘,季羡林面前是不是一个小学生?如果是,那就请问,你每每写点东西都要满大街象找爹一样的去找人帮着修改吗?不会吧,你是怎么做的呢,躲在自己的小屋子里抓耳挠腮,搜肠刮肚,要是实在不行那就只好把那些早已束之高阁,却从未认真拜读的这样史(文史类书籍),那样料(有关写作一类资料)通通请将出来,如饥似渴的啃噬起来——难道你自己不会明白,你所做的不正是修改的第一步骤吗?不光你是这样,我以为那些名家高手们未必不然也。只是他们不像如此仓皇窘迫而已吧。既然,在鲁迅,曹雪芹面前的小学生——我们可以自己修改文章,那么在我们面前的毫无比方意义而真实的小写生为什么就不能自己修改他的作文呢?收起我们的成见吧,既不要误把小学生当成自己看,也更别把自己错当成鲁迅,曹雪芹(老师在批改时往往忽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儿童的内心情感而等同于成人,甚至做出超出老师自己水平的过分要求),这种看法表面上是在抬高学生——本身就是错误,而最终是想抬高自己。一旦当自己高高在上的时候,还看得起谁啊,小学生自不待言。于是乎当领导的整天价高喊:批改,批改,批改。老师们就不舍昼夜地埋头批改,批改,批改——
  诚然,让小学生自己批改自然是达不到成人那样的自觉和效果,但毕竟还有老师在啊,老师在每次习作批改指导时可以明确规定一至二个批改目标(或标点符号,或错别字,或句子,或段落,或修辞,或表达,或取材,或立意等等)并对每个目标做适当的单项批改辅导,然后逐一实施。这样,学生在批改中不但能发现错误还能明白错误的原因,为以后的习作总结了经验教训——这正是批改的意义所在。同时也为老师减去了以往那分无效劳动所带来的痛苦。
  • 【发布时间】2018/7/31 9:42:29
  • 【点击频次】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