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藏语语文教学之我见

 

【作者】 尼玛琼达

【机构】 西藏昂仁县中学

【摘要】 重视藏语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藏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 藏语;语文;教学;方法;
【正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便捷,也越来越广泛,人的思想,人的观念,人的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等,都不可避免会遭遇到巨大的冲击。因为藏语语文的课程外延与生活同在,面对这样的时代发展现实,我们不能回避。藏语语文课程当然承载着这样的使命——运用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的核心价值,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优良的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植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操,凸显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等的民族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培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等的时代精神。在藏语语文课程的人文光芒的映照下,学生的精神世界得以滋养,培养的底线是——“成人”:有道德,有理想,守传统,爱国家,勇进取,敢创新。
  藏语语文课程学习,应该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与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如果,藏语语文课程回避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多元感受,那就会丧失利用藏语语文课程培育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审美力、创造力等的权利,让藏语语文课程陷入“霸道”“无人性”的泥沼,显然,这绝不是藏语语文课程的宗旨。
  藏语语文课程应高举正确价值观的大旗,从教材编写就开始重视。应该说,现行藏语语文教材是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的,收入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能从中彰显正确的核心价值。因此,作为利用教材来进行教学的藏语语文教师而言,就担负着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去解读与建构文本的责任——也就是说,藏语语文教师首先就是一个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相合拍的中国公民。只有藏语语文教师的价值体系明朗化了,才有望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与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这是藏语语文课程行驶在正确航道上的重要保障。
  但,我们又承认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由于环境、背景、知识起点等的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受、理解、认知、体验等又呈现出千姿百态。教育是不容许束缚学生心智的,藏语语文课程也不例外。藏语语文课程鼓励学生以多视角、多维度来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教师进行深度对话。有时,学生为了不重复前面已发言已讲述的学生观点,他们要另辟蹊径,闯出与众不同的一条道来,对于彰显学生的创意与新意来说,藏语语文课程鼓励学生不囿住思维,能够大胆地寻求突破与变化,难免就会出现与教师所要引领的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背离的现象。此时,教师是放任自流,还是硬力矫正呢?此处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价值取向”之间就存在着对立,若硬气地扬“正确的价值取向”,抑学生心底滋长的属于自己的原创的“独特体验”,又怕影响日后学生独特性的张扬;若听之任之,又悖离了藏语语文课程承载的神圣使命。这种“纠结”如何化解?
  看来,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既然存在着,在教学中,我们藏语语文教师就应该做好这种协调的工作,让学生的独特体验循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朝前行走。
  1.讨论中辨析。面对学生产生的不同观点,里面有正确也有待商榷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教师不要急于下定论。可以先感谢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观点,这是自己的学习所得,值得祝贺。但观点是需要激荡的,究竟孰是孰非,可以将“皮球”踢回给学生,引发学生对以上观点的再讨论,从中引导学生辨析、筛选,以主体意见为主,疏导出符合核心价值取向的认知来。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植了学生善于辨析的能力。
  2.和谐中共存。对一些无碍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学生中可以也存在着争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乐观以对,使其在和谐中共生共存。例如,对《红岩》一书书名的理解,当学生在课外阅读完红色经典《红岩》后,班级里围绕《红岩》举行了读书交流会,在交流完小说梗概、精彩语段欣赏、人物形象解剖后,有学生对《红岩》一书名产生了好奇,在展示中“亮出”了自己的观点——《红岩》一书名源自渣滓洞附近有座山,山上的岩石是红色的而得名。此观点一出,有学生就表示反驳——这仅仅只是红岩的本义,看完小说,我认为,红岩象征着狱中革命者的至死不渝的革命情怀。在此观点的“引燃”下,又有学生说了:“我认为,此红岩还是革命者坚强意志与顽强斗志的象征,他们就像红岩一样坚硬与坚贞。”有人还提议,可以问问小说作家或是他们的家人,看看作家的本意是什么。我说,孩子们,你们不仅读懂了作品,还读懂了作家。或许,作家当时在取书名时还没有考虑这么多,没想到,都被你们解读出来了。都说,评论家比小说家高明,评论家能读出作家当时都未能挑明的原意,显然,你们就是成功的评论家!
  再如,对《菜根谭》一书书名之由来也是众说纷纭。作者洪应明的朋友于孔谦认为:“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洪子曰:天劳我于形,吾逸吾心心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看来,洪应明是以菜根之清苦历练来比喻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所获得一种超逸、通达之品格。
  • 【发布时间】2018/9/2 10:28:24
  • 【点击频次】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