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①解放儿童头脑,使之能思;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③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④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小语自学辅导教学也正是贯穿着这一教育思想,即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在实验初期,班级学生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等生对自学辅导模式的学习劲头足,兴致勃勃,情绪高涨,课堂进行自学汇报时,唯恐落后,争取表现自我的机会,越学越感兴趣,常常不满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而提出质疑,相互交流,学得其乐融融。而相当部分学得慢的学生却常是面对学本的思考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谈起,上课时耷着脑袋,好象自学汇报与他们无关,主动参与更谈不上。这使我认识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时除围绕教材内容备之外,更重视“备方法”,在每节课约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辅导中下层学生,在巡视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相机引导,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告诉他们即使讲错也没关系,可由老师指导或同学来发言补充。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着力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强化自学愿望。真正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步到位,由不会学到会学、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上课时,班级学生基本上敢大胆发言,收效明显。实验证明:学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体验到有所发现的自信感,则会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教学效益也自然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认真阅读
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作者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文章,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心到为核心,四者协调,共同作用,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会。古人朱熹提到了读书要“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温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认真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加入“手到”,是强调学生要有动笔批划的习惯,这对于阅读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认真阅读还必须做到“四读”,其具体要求为:①读通。一篇文章摆到面前,首先要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这朗读与理解两方面的要求是读书的初步要求。②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了解一些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③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④读活,把这篇文章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那篇文章上,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这实质是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的正迁移。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
三、质疑问题
在“小学语言自学辅导”课堂模式中,“知”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加工反馈信息时能否做到以诚相见,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是众多因素的一种微妙而又波动的反应。因此,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不但着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学汇报的能力,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学习习惯,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例如学习《跳水》一课时,当学生围绕文中“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这个做法好不好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好。但有一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说:“我认为‘跳水’并不是好办法,船长这样做心太狠。我觉得可以让一个力气大的水手赶快爬到最高的横木上,把孩子抱下来”。结果是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学生不知所措。我首先表扬这位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想法。然后让其它学生补充发言,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最后我给予耐心指点,使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四、边读边批划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批划,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契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批划的方法,规范了批划的符号,指定了批划内容。如批划内容就包括十个方面:生字(多音字)注意,生字注释,文内段序,段内句序,分段(层)及段(层)意概括,重点词评点,重点句(中心句)批注,重点段批注,全文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中心思想批注,疑难问题批注。这些批划贯穿了阅读的全程,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做着相应的内容批划,在批划的同时,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边读边批划应该注意三点:1.思考为主,批划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批划挤占了思考时间。2.批划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3.批划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
五、阅读后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①要教给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②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③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路后,可少评不评。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把学生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即①解放儿童头脑,使之能思;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③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④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小语自学辅导教学也正是贯穿着这一教育思想,即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在实验初期,班级学生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优等生对自学辅导模式的学习劲头足,兴致勃勃,情绪高涨,课堂进行自学汇报时,唯恐落后,争取表现自我的机会,越学越感兴趣,常常不满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而提出质疑,相互交流,学得其乐融融。而相当部分学得慢的学生却常是面对学本的思考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谈起,上课时耷着脑袋,好象自学汇报与他们无关,主动参与更谈不上。这使我认识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前提和基础。于是,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时除围绕教材内容备之外,更重视“备方法”,在每节课约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自学时间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辅导中下层学生,在巡视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要相机引导,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告诉他们即使讲错也没关系,可由老师指导或同学来发言补充。并及时肯定学生的微小进步,着力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强化自学愿望。真正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分步到位,由不会学到会学、乐学,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上课时,班级学生基本上敢大胆发言,收效明显。实验证明:学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体验到有所发现的自信感,则会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教学效益也自然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认真阅读
阅读,一般指看(或者读)作者用书面语言写出来的文章,阅读的核心是理解意义,即理解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而这些都是以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为载体的。因此,阅读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潜心思考,透过符号理解意义。那种有口无心式地阅读是不能达到阅读目的的。认真阅读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以心到为核心,四者协调,共同作用,促进对文章正确地理解,深入地领会。古人朱熹提到了读书要“三到”。他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温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认真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加入“手到”,是强调学生要有动笔批划的习惯,这对于阅读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认真阅读还必须做到“四读”,其具体要求为:①读通。一篇文章摆到面前,首先要做到字词通、语句通、内容通,即读准字音,弄清词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意。这朗读与理解两方面的要求是读书的初步要求。②读懂。即在读通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特点,明确中心,了解一些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这是读书的根本要求。③读熟。它是加强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复述、背诵是读熟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④读活,把这篇文章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那篇文章上,熟练地进行分析,甚至得心应手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上,这就叫书读活了。这实质是知识的举一反三,能力的正迁移。读通是基础,读懂是根本,读熟是深化,读活是升华,这四点是对阅读全过程的各个阶段概括化了的要求。我们读书,不仅要读通、通懂,还要读熟、读活。
三、质疑问题
在“小学语言自学辅导”课堂模式中,“知”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能否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加工反馈信息时能否做到以诚相见,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是众多因素的一种微妙而又波动的反应。因此,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我不但着力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进行自学汇报的能力,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学习习惯,满足儿童自我表现的需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例如学习《跳水》一课时,当学生围绕文中“船长拿枪逼孩子跳水”这个做法好不好时,大部分学生都说好。但有一学生提出不同看法说:“我认为‘跳水’并不是好办法,船长这样做心太狠。我觉得可以让一个力气大的水手赶快爬到最高的横木上,把孩子抱下来”。结果是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个学生不知所措。我首先表扬这位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想法。然后让其它学生补充发言,还有没有别的好办法,最后我给予耐心指点,使学生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四、边读边批划
古人有“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说法,我们强调学生自学时必须动笔批划,以起到突出重点、提纲契领、促进思维深入、弥补记忆不足等作用。教学中,我们根据需要教给学生批划的方法,规范了批划的符号,指定了批划内容。如批划内容就包括十个方面:生字(多音字)注意,生字注释,文内段序,段内句序,分段(层)及段(层)意概括,重点词评点,重点句(中心句)批注,重点段批注,全文主要内容、写作特点、中心思想批注,疑难问题批注。这些批划贯穿了阅读的全程,学生处于不同的阅读阶段做着相应的内容批划,在批划的同时,思维也随之不断向纵深发展。边读边批划应该注意三点:1.思考为主,批划为辅,不可喧宾夺主,让大量的批划挤占了思考时间。2.批划要简明扼要,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符号能代替的,绝不要赘述多言。3.批划最好在课文中进行。有些教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这样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复习。
五、阅读后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同时,能促使学生主动地积累语言材料,学习写作方法,锻炼作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式的读书笔记,应该注意:①要教给写读后感的方法。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和写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以“感”为主,不要过多地抄录原文。②深入理解原文,领会实质,抓一两个方面写感受,不要面面俱到。③以练为主。训练初期评点可适当多一些,具体一些,学生掌握方法、适应上路后,可少评不评。
- 【发布时间】2018/10/10 19:33:54
- 【点击频次】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