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浅谈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矫正策略

 

【作者】 刘云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胜利镇桥亭小学

【摘要】 叶圣陶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及时发现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策略;矫正;
【正文】“教育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家叶圣陶认为“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终身受其益,坏习惯终身受其累。”作为老师,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 了解存在现状,究其根源所在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改善根除学生在课堂上的不良状况,首先要了解其根由原因:1、学生天性个性。当孩子呱呱坠地,就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充满了个性。他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意识里,世界是他们的。2、知晓规矩,但无法控制自己。当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提醒或提出批评,能很快调整状态,投入课堂。但持续时间短,需要外在力量反复发挥作用,表现为自律能力欠缺。3、“知法犯法”,故意扰乱课堂。随着年段的增长,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成绩滑坡,总无法当堂消化课堂所学,课后又没有及时补上,久而久之,问题越堆越多,就会想方设法甚至使用极端手段,如起哄、说反话、打人等,不配合教师教学行为,不惜以破坏课堂为代价。 4、不良班风学风影响。不良的班风会使学生如温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纪律松散,使学生沾染上许多坏的习惯。比如说动画片里的小人。当不被允许带这些东西到课堂后,他们玩的东西变成了各种形状的橡皮擦,卷笔刀。
  二、 培养良好习惯,凸显重中之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学生要想学得好,必须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这些名家的言论中我们能够看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习惯,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进入成功殿堂的阶梯。
  三、采取适宜方法,分层指导矫正
  1.严格落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如果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就会喜爱课堂,沉浸课堂,享受课堂。根本不可能出现违反课堂纪律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自主预习复习的习惯,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等等。本学期,我继续严抓学生“乐于倾听”的习惯,“勇于发言”的习惯,一个个的孩子从默默无闻中冒出头来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课堂成了享受快乐,享受进步的乐园。
  2.防微杜渐,警惕“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这就是美国学者提出的著名的“破窗理论”。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一颗细致的心。教育无小事,事事是要事。只要一发现班里有不良的风气抬头,就要及时刹住。把一切坏的可能消灭于萌芽状态。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循循善诱,坚持不懈,最终必定能形成良好班风。
  3.课外下功夫,课内终受益。修身养性,成学生楷模。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对待学生有耐心,遇见问题不急不躁。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养学生。一直都很喜欢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这句话: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学生在老师耳濡目染之中会渐渐改掉恶习,涤净自己的心灵。 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即使我们很努力地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但一节课毕竟是有限的,课堂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些优秀孩子的舞台。那么中等生和后进生呢?他们上课不活跃,不会主动亲近老师。我们该如何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与学生打成一片。找他们谈心,打开他们的心扉,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用无私的爱去关怀学生,给学生带来温暖。在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队礼。要使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
  ?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并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为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14期    作者:李晓琴
  [2]《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  国务院
  • 【发布时间】2018/11/4 11:01:21
  • 【点击频次】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