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接新班 搏精彩

 

【作者】 邹兰英

【机构】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时光荏苒,眨眼之间,一学年又过去了,在我工作20多年里,学生教了一届又一届,新生接了一茬又一茬,大循环、小循环……各种教育模式我都尝试过。这么多年的教学、这么多种教学模式共同的特点是:在刚接受新班级后的一个月里,成天处于繁忙与恐慌中,虽然教育时间远远超过教学时间,但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质量收效甚微。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充足,接手新班也越来越顺手,不再有接新班的恐惧与疲惫,反之更愿接受新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每接收一届新班,都会收获一份新的精彩。那么,如何在新班原有的基础上,更完善、更顺利地开展工作,从而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根据我近两届学生入学后的情况,我认为接手新班需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亲其师,信其道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一部分教师敬重、爱戴,也甘愿接受他们的教育,并付诸行动;但也有学生对部分教师正确的教育不以为然,对他所教的课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抵触和对立。为何不同的教师进行同样的教育却对学生产生如此不同的效果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采取什么态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内容决定的,而是首先看这个教师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
  教师的威信主要指教师所具有的一种自然性影响力,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召力量。一方面,教师的威信对教育效果会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赢得高度的威信后,就会受到学生特别的信任和依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倾向性的心理定势,认为教师对他的教育要求或批评意见总是对的,都是为他着想为他好,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言行;在课堂上就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教与学的和谐协调,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教师的威信对学生行为和人格也会产生积极影响。教师一旦赢得了威信,其言行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和榜样。
  (一)行动感化
  在开学后的多次大扫除活动中,我都自己带头与值日生一起大扫除。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提高大扫除的效率。在家里,我的孩子们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没有大扫除的经验,东一把、西一把,别说20分钟能打扫完,给他们2小时也打扫不完,质量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刚开始我带领孩子们打扫,教他们如何打扫。再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主人公的意识。在值日的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环境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更自信,我更懂得珍惜自己与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走进学生
  要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平时,深入学生之中并以朋友的身份找学生聊聊天、谈谈话、常常进教室看看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言谈中,端庄大方,平易近人。同时我也会利用班会、晨会课讲讲我们小时候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让学生感到老师原来也是跟他们一样走过来的,很快地学生就接受并喜欢上自己。
  对学生来说,换了新老师他们很想引起新老师的注意。所以我必须在一周内让学生了解我是一位这样的老师:无论你成绩好与坏,只要上课认真,作业用心,都是老师的好学生,老师都会及时表扬;而且只要你愿学,想学,老师就会帮助你,帮助学生建立爱学习的自信。
  二、师爱如水,润物无声
  英国教育家罗素认为:“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的发展。”所以说,成功的教育源于爱,爱可和谐师生的关系,爱可滋润教育的园地。
  (一)平等地爱每一位学生
  好学生容易让人爱,但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同样需要爱;好学生值得表扬,但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同样有值得表扬的地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呢?只要我们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一定可以发现每一位学生可爱的地方,你就不会感到“爱好学生容易,爱差生难了”。可实际情况恰恰是表扬的多为好学生,批评的多为差学生,结果是好学生越表扬越好,差学生越批评越差。如果我们也能够像表扬好学生一样经常去表扬差生,差生也会变好生的。比如,我们班一位学生作业总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上课还做小动作,大家讨厌他,我也曾经常为这事批评他,但结果收效甚微。但是每次他值日时,总见他第一个冲进储藏室,抢着两把拖把冲向水池,带领同学们很快的把教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周末总结会上,我把他值日时的表现大加赞扬,并为他的表现鼓掌。第二周周一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家庭作业竟按时完成了,我在课堂上立即表扬他。第二天,他依然做的很好,我又表扬他。第三天……就这样良性循环,课堂上他专心听讲并积极发言,每次作业都能按时有质量完成。
  (二)关注另类儿童
  刚接手新班级,班里的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点形形色色,作为教师必须尽快摸清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那些家庭特殊的孩子更需要巧妙地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爱心,有耐心,更要有灵活机智的教育策略,才能处理好班级事务。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学习,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班有一位学生,父亲在他三岁时就已去世,妈妈也再婚了,他随爷爷奶奶生活,家中仅靠爷爷在超市打工维持生活。刚开学总见他默默的坐在座位上,不与同学交流,上课发言也不积极,但是每次作业他做得特别的好。课后,我借助与他交流作业情况的机会与他谈心,表扬他作业认真、准确,但是上课与同学们一起积极发言、课后一起玩耍,生活会更精彩。每次在开家长会时,别的同学都要求父母亲自来开,在通知他家长时,我就以他和另外两位父母在外打工,自己上课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借口让他通知爷爷或奶奶来开,保护了他的自尊心。
  让他感受到集体的爱。在每次上级捐助扶贫资金时,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在接受资助资金时,都通过开班会,学生推荐等形式,让他得到这份资金,减轻因家庭情况特殊而获得这项资金带来心灵上的压力,反之是因为他懂事、上进,他是最棒的,所以获得这项奖励资金,从而激发他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和感恩回报社会的思想。
  • 【发布时间】2018/11/4 11:23:50
  • 【点击频次】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