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作者】 刘 勇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羊安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也是数学学习价值的具体体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图形教育、实践练习、举一反三训练以促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内涵;基本要素;价值;策略
  学生追求发展并影响今后生活品质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即为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造出诗意的课堂,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描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以学生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并在后天学习中锻炼而成的稳定的心理属性叫作数学素养。(2)学生在数学观察、假设、实验、验证等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知识与能力结合的产物叫作数学素养。(3)聚焦于数学方法与逻辑思维能力之上的自身领悟能力与数学实际运用能力叫作数学素养。(4)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理解中所体现出的数学价值叫作数学素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的观点,笔者以为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于其生长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即为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素养。
  二、基本要素
  数学素养的内涵虽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却是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的。不仅如此,很多专家学者还认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最好阶段正是小学时期,小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其今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大家普遍认为,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是构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最基本要素。小学生能在学习中产生好奇并逐渐喜欢上数学、不畏惧数学,即为数学人文的含义;小学生逐步学会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算方法、空间观念等解决实际问题并开拓智力,即为数学意识的含义;小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能够在抽象、推理、建模中不断变化思想方法并简化解题,即为本文所指的数学思想。
  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在数学人文、数学意识、数学思想等方面均有所体现,具体表现为:学生获得小学阶段必须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学生能体会现实生活与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并运用数学眼光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三、培养价值
  1. 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
  数学这一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与意义,因此,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具备数学素养这一基本的能力与素质。因此,小学教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所需数学知识与能力的教?W与培养,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以及学生数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灵活而有机地联系起来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 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
  满足学生个体发展所需的教学,才能真正满足学生内心的数学渴求。学生个性需求得到满足与发展的过程,也令其数学核心素养得以真正锻炼与发展。不过,小学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并进行简单的运用,只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局部内容,除此以外,一定的抽象能力、空间概念、推理能力也是包含在数学核心素养范畴内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
  3. 能够反映数学学习的价值
  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数学核心素养,一般也难以进行量化考核,不过这一抽象的概念却往往能够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具体地展现出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思想、方法、意识以及在生活学习中的数学运用能力正是这一价值的必备内涵。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所获得的数学运用能力,又包括了数据分析、空间分布、抽象问题解决、推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小学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技能进行整合并落实有实际意义的教学,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四、培养策略
  1. 加强图形教育并促进学生模型构造思维的发展
  在一些图形知识的教学上,很多教师不仅将教学案例锁定在了教材编写的图形与例题上,在教学中往往还采取了直接讲解的方式。对于直观的图形,小学生虽然天生具有较强烈的兴趣,但其心理表现更趋于新鲜与变化,因此,他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很容易产生相对消极的情绪并因此影响学习效益。所以,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图形,并帮助学生保持数学学习的新鲜感与长久热情。比如,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对立方体这一新的几何事物的陌生感,引导学生在平面图形认知的基础上对长方体与正方体形成更好的认知。在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忽视上、下两个面,这一疏忽也将他们在立方体学习中的基本素养的缺憾表现了出来。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长方体的制作,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认识长方体所具有的个面以及对应面相等等内容,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就对长方体形成直观而鲜明的印象与认知。学生制作长方体的过程,正是其对长方体这一模型构造思维的过程,这在其后续学习中是相当关键的。
  2. 加强实践练习并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
  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也是相当紧密的,很多生活中发生的事在数学知识中都能找到原型,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科学的解答。数学核心素养之一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学生对于基础的加减法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但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教师容易忽视这一内容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很多学生虽然对加减法的内容掌握得较好,但将其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时,却常常错误百出,甚至会错意思而导致列式都不正确,这种死学知识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屡见不鲜。因此,教师在讲述加减法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作为课堂的引导,使学生在具体问题中领会加减法的内涵,以此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比如,最为普遍的糖果游戏加减法:今天老师带来了块泡泡糖,分别给了小明、小华、小红块、块、块,大家知道老师还剩几块泡泡糖吗?教师在阐述问题的同时,将手中的泡泡糖分发给上述学生,并请学生进行计算。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变成了数学问题,令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在努力计算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还会联想起生活中的更多事例,数学与生活的相互关联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不同的感悟,在锻炼学生解题思维与能力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3. 举一反三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小学数学的题型与初高中阶段相比,远没有那么复杂与多样,因此,很多学生在教材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就已经能够较为迅速、有效地学会部分解题方法。不过,也有很多学生因为缺乏教师的实时指导而更加缺乏主动的创新意识。比如,经常会有教师在余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设计出以下的例题:学校刚刚分给我们班本笔记本,但我们班共有位同学,无法平均分配,大家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每位同学分几本才比较合适呢?学生很快得出答案:每位同学本,多了本。在随后进行的课堂练习中又出现了以下题目:小玲妈妈下班带回来支玫瑰花,她把插花的任务交给了小玲,家里共有只花瓶,小玲怎样分配这些玫瑰花才是比较合理的呢?每只花瓶内有几支玫瑰花才是合理的呢?这一课堂练习题与例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题中的数字以及事物对象发生了变化,可学生在问题本质不变的练习中却陷入了疑惑,失去了解题的方向。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强调举一反三并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多种变化中牢固掌握知识,初步培养出一定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综合素质与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培养与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来促成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全面的成长。
  • 【发布时间】2018/12/4 19:47:42
  • 【点击频次】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