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
【正文】摘 要:提问是初中英语课堂常用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担当着多种作用。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很多课堂提问随意性太大,导致有效性打折。在倡导建构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应创新提问策略,让有效提问成为助力英语高效教学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提问;实践策略
提问是英语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聚焦学生注意力,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迸发出创新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因为这种巨大作用,得到了教师的热衷与喜爱,成为教师惯用的教学手段。然而,惯用却没有重用,没有得到教师的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导致提问出现了随意性、无序性、平淡性、肤浅性等诸多弊端。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激疑诱思助学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得认真琢磨的探究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有效提问的实践策略。
一、问题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因此,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与激发,使之更好地集思敛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巧的问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有效思维,提高兴致。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尝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果的快乐。其次,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能拓展学生思路。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要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引导,让他们顺着学习思路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二、提问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要提高提问有效性,加强问题设计是第一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科学实施。而在提出问题这个关键点上,我们一定要注重提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才能让学生思有所指,模棱两可是出现“答偏”或“答不上”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提问时,我们一定要注重语言表达方式方法,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尽可能地使用强调语气,使学生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和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还要具有一定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多次提问,并且问题要相对基础,确保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够被巩固和积累,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使用抽选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提问,并且问题要深入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可能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性,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成效。
三、问题抛出要具有灵活性
问题本身不但要精心设计,其提问方式也得认真考究,即抛出方式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什么”和“怎样问”两个问题,起到实质性作用。成功的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即使同一个学生同一个问题,也要变换方式,以达到启迪思维、引导理解的目的。因此,我们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问及对象上,可是单个学生、小组学生、全班学生或者男生、女生,在让学生回答时,也可让学生马上回答或学习了其个知识点后回答;在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时,可作优差生考虑。例如,在教学travelling这一课时,为了鼓励学生多说,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ere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your hometown? Can you describe the place to the class?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小组议论,然后各组派一位同学出来回答。经过设计,我们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思维就能得到锻炼,学习效果就能保障。
四、答后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教师提问不是抛出秧苗等稻子,还需要在学生思维拐角处作相机引导,诱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思维成果及时中肯地进行反馈评价。当然,评价方式也应灵活多变,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由于不是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一样,教师要利用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的不同。例如,对于表现的不够好的学生,鼓励他说:“OK! You are good !(不错,继续加油!)”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对他说:“Good! You are right!”对于表现更好的学生,赞美他:“You are very good!”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动情的对他说:“You are excellent!”或则是You are wonderful”。当学生得到一般的评价时,他会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争取得到更好的评价;当学生听到最好的语言评价时,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然而语言也不是唯一的反馈方式,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也是有效的反馈方式。教师的微笑、不屑一顾或目不转睛地注视学生等行为都是对学生回答的有效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但减轻了学生压抑感,还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实践表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问得法才有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而无效或低效,不仅对教学无益,还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提高提问有效性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着力点。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进一步发挥其沟通师生情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的作用,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好地向着素质教育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关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6年。
[2]穆萍,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年。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提问;实践策略
提问是英语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主动性,聚焦学生注意力,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迸发出创新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是因为这种巨大作用,得到了教师的热衷与喜爱,成为教师惯用的教学手段。然而,惯用却没有重用,没有得到教师的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导致提问出现了随意性、无序性、平淡性、肤浅性等诸多弊端。如何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充分发挥提问的激疑诱思助学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得认真琢磨的探究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初中英语教学,谈谈有效提问的实践策略。
一、问题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到:“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因此,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兴趣培养与激发,使之更好地集思敛神,投入到学习当中。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巧的问题,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有效思维,提高兴致。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为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尝到学有所得、思有所果的快乐。其次,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能拓展学生思路。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了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要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引导,让他们顺着学习思路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我认为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抓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心理特征,以提问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二、提问语言要具有准确性
要提高提问有效性,加强问题设计是第一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科学实施。而在提出问题这个关键点上,我们一定要注重提问语言描述的准确性,才能让学生思有所指,模棱两可是出现“答偏”或“答不上”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提问时,我们一定要注重语言表达方式方法,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尽可能地使用强调语气,使学生注意力能够迅速集中,这样学生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要和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还要具有一定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例如,教师可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多次提问,并且问题要相对基础,确保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能够被巩固和积累,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而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使用抽选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提问,并且问题要深入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可能激发每一个学生主动性,进而提升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和成效。
三、问题抛出要具有灵活性
问题本身不但要精心设计,其提问方式也得认真考究,即抛出方式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什么”和“怎样问”两个问题,起到实质性作用。成功的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即使同一个学生同一个问题,也要变换方式,以达到启迪思维、引导理解的目的。因此,我们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问及对象上,可是单个学生、小组学生、全班学生或者男生、女生,在让学生回答时,也可让学生马上回答或学习了其个知识点后回答;在问题具有一定难度时,可作优差生考虑。例如,在教学travelling这一课时,为了鼓励学生多说,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ere do you want to travel in your hometown? Can you describe the place to the class?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小组议论,然后各组派一位同学出来回答。经过设计,我们的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思维就能得到锻炼,学习效果就能保障。
四、答后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教师提问不是抛出秧苗等稻子,还需要在学生思维拐角处作相机引导,诱发学生思考,并对学生思维成果及时中肯地进行反馈评价。当然,评价方式也应灵活多变,以肯定和鼓励为主。由于不是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一样,教师要利用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出对学生的表现的评价的不同。例如,对于表现的不够好的学生,鼓励他说:“OK! You are good !(不错,继续加油!)”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对他说:“Good! You are right!”对于表现更好的学生,赞美他:“You are very good!”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动情的对他说:“You are excellent!”或则是You are wonderful”。当学生得到一般的评价时,他会更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争取得到更好的评价;当学生听到最好的语言评价时,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然而语言也不是唯一的反馈方式,眼神、表情、身体动作等也是有效的反馈方式。教师的微笑、不屑一顾或目不转睛地注视学生等行为都是对学生回答的有效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不但减轻了学生压抑感,还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实践表明,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提问得法才有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而无效或低效,不仅对教学无益,还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中,提高提问有效性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着力点。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进一步发挥其沟通师生情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的作用,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好地向着素质教育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关娟,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16年。
[2]穆萍,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4年。
- 【发布时间】2020/1/13 17:39:27
- 【点击频次】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