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视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作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一次初中数学课上引入微课教学的尝试,学生课下先自学视频微课,课堂上教、议、评融合一体,完成一堂特别的数学课。这节课改变了数学课教与学的固定课堂模式,拓宽学生视野,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数学课堂打造的更加高效,让数学课的学,教,议,评,四位一体,学生与教师互动更精彩,这样学生的数学学习会更贴近生活。增强了数学课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更容易寻找到生活中的灵感与思维碰撞。
关键字:微课视频;数学实践;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
三年前年的冬天,我校成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的第一批项目实验学校。而我任教的班级有幸成为这次项目的挂牌实验班级,作为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的我,积极配合,努力参与这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实验。三年过去了,这场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微课的先学、后教、再议的教学方式在我班里推行时遇到了困难,教师每天制作微课耗时长,学生每天有效观看微课的时间不足,微课需用电脑的硬件配置欠缺。现有的条件让我想要寻求一种微课与数学课的有效融合方式。
“今天的数学课又要学新课了,不知道一次函数学了有什么用,听学姐说一次函数挺难的”两个学生悄悄的对话声提醒了我,一个单元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如果围绕单元重点,制作一个数学与生活的微课,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时间使用微课,如果让微课进入生活中的数学,会不会产生数学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呢?
我开始着手制作微课,周末布置学生回家观看视频微课,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微课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上新课前,学生通过微课了解一次函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然后展示出我的方法,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上面的问题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同时,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同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开始了,我适时提议学生思考并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难点与困难,对微课中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印象最深的是王刚同学的发言:“老师,你在微课中讲到的方法,我也用了一种,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比较麻烦(的确,这位学生不仅认真看了微课,而且认真思考了适用情况)。张明同学站起来反驳说,有时函数表达是不能怕麻烦的,因为实际情况可能比题目中的还复杂,大家都为她的发言鼓掌喝彩。学生对在家学习微课中的方法,展开讨论,课下的微课学习与课上的疑难质疑有效结合在一起,更多的同学愿意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了。
互帮互助式教学,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观察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自己出题,对应小组的同学用微课学习的知识现场解答,由同学互评后,我在对学生作了总结点评。在没有要解决的问题之前,学生通过刚才的示图全部答出,这样的教学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下课后我问学生,学的怎么样?有个学生说,奇怪,这节数学课比以前过的快了,让学生觉得有趣而飞快的这节课是因为学生课前自学微课,节省了课上的时间,课上发问的时间就多了,老师课上讲的少了,思维碰撞的就多了,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总结反思这节课,我看到了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诸多优势:
1、微课改变了数学课教与学的固定课堂模式,拓宽学生视野,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数学课堂打造的更加高效。学生在课下已经完成了数学方法和作业,大大节省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就充足了,课堂也就更加高效了。
2、微课让数学课的学、教、议、评,四位一体。学生课下自学,教师授课时重点更突出,提问与评讲更有了针对性。
3、微课让学生与教师互动更精彩,成为师生情感的催化剂,这样学生的数学会更贴近生活。微课制作的内容多选自学生的实际生活,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有共同的话题。
4、微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经常在课下看微课,可以让学生慢慢养成自学数学的好习惯,有指导性的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练习。
5、微课增强了数学课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更容易寻找到生活中的灵感。
当然,初次尝试数学微课的制作还不够好,微课的内容不仅要有教师的讲解,还可以让内容更加丰富些,可以添加图片,视频,学生的录像等,让微课成为学生课下爱看的视频助手。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微课作为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仍在探求阶段,这节课的尝试将鼓励我多思多想,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寻求更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让微课的工具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让数学与学生的思维碰撞,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为契机,推广到其他学科,让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范长征. 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赤子(上中旬)》?2016年22期
[3]张玉春. 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运用.《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年05期
关键字:微课视频;数学实践;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
三年前年的冬天,我校成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的第一批项目实验学校。而我任教的班级有幸成为这次项目的挂牌实验班级,作为班主任兼数学教师的我,积极配合,努力参与这次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实验。三年过去了,这场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让我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微课的先学、后教、再议的教学方式在我班里推行时遇到了困难,教师每天制作微课耗时长,学生每天有效观看微课的时间不足,微课需用电脑的硬件配置欠缺。现有的条件让我想要寻求一种微课与数学课的有效融合方式。
“今天的数学课又要学新课了,不知道一次函数学了有什么用,听学姐说一次函数挺难的”两个学生悄悄的对话声提醒了我,一个单元是围绕一个知识点,如果围绕单元重点,制作一个数学与生活的微课,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有时间使用微课,如果让微课进入生活中的数学,会不会产生数学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呢?
我开始着手制作微课,周末布置学生回家观看视频微课,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微课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上新课前,学生通过微课了解一次函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然后展示出我的方法,让他们更直观的感受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上面的问题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同时,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同时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堂开始了,我适时提议学生思考并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难点与困难,对微课中的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印象最深的是王刚同学的发言:“老师,你在微课中讲到的方法,我也用了一种,但是解决实际问题比较麻烦(的确,这位学生不仅认真看了微课,而且认真思考了适用情况)。张明同学站起来反驳说,有时函数表达是不能怕麻烦的,因为实际情况可能比题目中的还复杂,大家都为她的发言鼓掌喝彩。学生对在家学习微课中的方法,展开讨论,课下的微课学习与课上的疑难质疑有效结合在一起,更多的同学愿意思考自己的解题思路了。
互帮互助式教学,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观察力及语言组织能力。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自己出题,对应小组的同学用微课学习的知识现场解答,由同学互评后,我在对学生作了总结点评。在没有要解决的问题之前,学生通过刚才的示图全部答出,这样的教学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地位
下课后我问学生,学的怎么样?有个学生说,奇怪,这节数学课比以前过的快了,让学生觉得有趣而飞快的这节课是因为学生课前自学微课,节省了课上的时间,课上发问的时间就多了,老师课上讲的少了,思维碰撞的就多了,许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总结反思这节课,我看到了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诸多优势:
1、微课改变了数学课教与学的固定课堂模式,拓宽学生视野,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将数学课堂打造的更加高效。学生在课下已经完成了数学方法和作业,大大节省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就充足了,课堂也就更加高效了。
2、微课让数学课的学、教、议、评,四位一体。学生课下自学,教师授课时重点更突出,提问与评讲更有了针对性。
3、微课让学生与教师互动更精彩,成为师生情感的催化剂,这样学生的数学会更贴近生活。微课制作的内容多选自学生的实际生活,老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有共同的话题。
4、微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习惯。经常在课下看微课,可以让学生慢慢养成自学数学的好习惯,有指导性的对生活中的数学进行练习。
5、微课增强了数学课的趣味性,贴近生活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更容易寻找到生活中的灵感。
当然,初次尝试数学微课的制作还不够好,微课的内容不仅要有教师的讲解,还可以让内容更加丰富些,可以添加图片,视频,学生的录像等,让微课成为学生课下爱看的视频助手。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微课作为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仍在探求阶段,这节课的尝试将鼓励我多思多想,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寻求更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让微课的工具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让数学与学生的思维碰撞,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此为契机,推广到其他学科,让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范长征. 微课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赤子(上中旬)》?2016年22期
[3]张玉春. 微课教学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中的运用.《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年05期
- 【发布时间】2019/2/21 9:47:29
- 【点击频次】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