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生最棒
【关键词】 ;
【正文】 经历了当年做学生时听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艰辛 ,等到自己做了教师后 ,上课演示实验 ,指导学生做实验 ,乃至于新课改后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的开放的进行实验探究 ,都特别给力 。笔者深深体会到 ,从教者传承的应该是什么 ,哪些是不应该传承的 ,哪些是应该批判地吸收的 ,但眼下这种教育的改革 ,观念的更新 ,人文思想的提倡 ,以及课改前后师生关系的变化等等。对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未来起着史无前例的影响 ,一些教学细节 ,虽然已过三五年了 ,但每每想起 ,笔者都深受感触 ,久久难以忘记 ,很想一吐为快 ,与同仁共勉 。
新一轮课改的着眼点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 ,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决心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 ,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明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新课改培训后 ,我依据新课改理念进行课改尝试教学 ,从教多年让我明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物理是八年级刚开设的课程 ,同时 ,又是初中最抽象 、最难学的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扫清学生刚学物理道路上的畏难情绪首关重要 。而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 ,还未脱去儿童好动的天性 ,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煽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想方设法让学生勤动手 、多动脑 ,自己主动去学习 ,便成了教师教学成功必须考虑的细节 。
学生学习了两周物理 、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之后 ,为了催化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教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采用了如下的做法:
1 、提前一周布置各实验小组的学生准备一块平面镜 ,一副三角板 ,一个量角器 ,一至二个红色激光发射器 ,铅笔 ,小刀 ,一些硬纸板(可用买新衬衣时取下的内垫纸板,也可用鞋盒拆成的纸板…… ) ,一些金属丝(铜、铁、铝均可)。
2 、在教学“光的反射”时 ,我结合生活实际 ,以及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导出了“光的反射”的概念后 ,就要求各小组的学生拿出自备器材 ,进行“光反射时的规律”的探究活动 。我在巡视时发现了下列现象 ,并且各小组也讲出了他们那样操作的想法和理由 。
(1) 、有几个小组是按教材上的做法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的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张纸版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如图2.2—3所示 。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一个角度射到O点 ,经平面镜的反射 ,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重做一次 。换另一种颜色的笔 ,记录光的径迹 。”……
(2) 、有两个小组先按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到中途就改了 ,而是将纸板放在了桌面上 ,将平面镜立在桌面纸板上 。之后这组学生告诉我 ,这样便于标记和操作 。
(3) 、有的小组将教材放在桌面上 ,翻开 ,靠在桌面上的一半贴纸版 ,竖立的一半贴平面镜 ,将激光沿桌面射入平面镜 ,经镜面反射的光也在桌面上 ,反之 ,发射光不在桌面上 ,那么入射光也不在桌面上 ,同时 ,手持激光器沿桌面射入不易抖动 ,便于记录和操作 。
(4) 、有的小组为了让实验做得快 ,干脆将量角器和三角板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纸板上 ,只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就可以了 。(多聪明的孩子啊 !)
(5) 、农村孩子上学条件差 ,使用年代久远的木质的课桌 ,因此有的小组就将平面镜插入一部分到桌面缝隙中 ,并用量角器 、透明胶带使纸板与镜面垂直 ……
……
用惯了传统教法 ,一旦小试牛刀 ,课堂上竟出现了如此精彩的场面 ,使人感触颇深 ,让人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新课改下学生最聪明 ,新课改下学生最棒 。也只有新课改 ,才能让学生学得这样称心自如 ,也只有新课改 ,才会有学生自由翱翔的天地 。
科学的本质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 ,物理课是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为此 ,我下来专门查询了“探究学习活动 ” ,余文森认为 ,探究学习亦称为发现学习 ,其本质注重问题性 、过程性 、和开放性 。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 ,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 。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 ,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一个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 、困难 、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 、独特个性 、创新成果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 ,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 ,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 ,也注重情感体验 ,其目标具有开放性 ;发现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其过程具有开放性 。
为了验证我的这个想法 ,我就进一步做了有意识地探索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二节 “探究串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3题 ,制作水果电池 。
学生直接解答正确非常困难 ,因此 ,我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星期天放假自备不同类别多种水果 ,长短粗细不等的铁丝 、铜丝和铝丝 ,多根导线 ,课堂上我只发了一只电压表 ,其余材料学生自备 。
课堂上学生勤动手 ,探究热情高 ,各小组的学生几乎个个都行动了起来 ,有的切水果 ,有的连线路 ,还有的做记录 ,…… 。出现了下列万紫千红的局面 :
(1) 、首先学生围绕作业找到了正确答案 :铁丝和铜丝在水果电池中铜丝是正极 ;哪些水果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 。
(2) 、其次学生探究出了换用不同的金属做水果电池 ,那种金属做电极得到的电压最高(较长的铁丝和铜丝) 。
(3) 、什么水果电池得到的电压最高 :同类水果越大 ,得到的电压越高 ;不断地挤压水果(如番茄)获得的电压有高峰值 。
(4) 、一些学生把水果串联起来 ,电压增高了(这种思维看似简单 ,却为后面学习电池的串 、并联做好了铺垫) 。
(5) 、一些学生将水果汁挤在一个容器内来增高电压 。
(6) 、一些学生还探究出了“插的越深,电压越高 ?”
……
这样一个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经过实验探究很轻松地解决了 ,扫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 ,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还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这样的探究活动教材中还有许多 ,看似简单 ,如果认真操作得当 ,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可以养成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 ,看课外书 、观察自然 、观察生活的习惯 ,甚至发展到后来有几个学生每周返校后都有很多个问题问我 ,问题涉及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现代科技等各种领域 ,问得其他学生都听烦了 ,但老师必须珍惜学生的这份好奇和热情 。能够解答的马上作答 ;不能完整作答的告诉学生下来查询后再作答 ;涉及高中 、大学的就说你以后读了高中 、大学后就明白了(我想这样可激发他从小就有读高中 、读大学的理想 ) ;有的问题 ,就告诉他自己做实验解决 ;观看电视中的自然传奇 、科海拾贝 、我爱发明 、科技博览 、科技之光等栏目会使你大开眼界 ;还有的问题 ,要求他去网上查询…… 使其成为一个爱动手 、动脑的好学生 。
这些教学细节 ,虽已过多年 ,可一旦想起 ,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 ,久久不能平静 ,是学生的行动让我不由自主地呼喊 :新课改下学生最棒 ;是学生灵动的心随时激励着我 ,拼搏奋进 ,不辱师命 。也正如加里宁所说 :“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 ,从人民中 、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 。
参考文献 :
[1]廖伯琴等编著的《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 》 ;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上 、下册 ;
[3]廖伯琴等编著的《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 》 ;
[4] 钟启泉主编的《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
[5]沈适菡主编的初中教师培训教材《教育学》 ;
新一轮课改的着眼点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预示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价值转型 ,新课程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决心彻底扭转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为己任 ,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明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新课改培训后 ,我依据新课改理念进行课改尝试教学 ,从教多年让我明白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物理是八年级刚开设的课程 ,同时 ,又是初中最抽象 、最难学的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扫清学生刚学物理道路上的畏难情绪首关重要 。而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 ,还未脱去儿童好动的天性 ,因此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煽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想方设法让学生勤动手 、多动脑 ,自己主动去学习 ,便成了教师教学成功必须考虑的细节 。
学生学习了两周物理 、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之后 ,为了催化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在教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二节 光的反射
采用了如下的做法:
1 、提前一周布置各实验小组的学生准备一块平面镜 ,一副三角板 ,一个量角器 ,一至二个红色激光发射器 ,铅笔 ,小刀 ,一些硬纸板(可用买新衬衣时取下的内垫纸板,也可用鞋盒拆成的纸板…… ) ,一些金属丝(铜、铁、铝均可)。
2 、在教学“光的反射”时 ,我结合生活实际 ,以及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导出了“光的反射”的概念后 ,就要求各小组的学生拿出自备器材 ,进行“光反射时的规律”的探究活动 。我在巡视时发现了下列现象 ,并且各小组也讲出了他们那样操作的想法和理由 。
(1) 、有几个小组是按教材上的做法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的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张纸版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如图2.2—3所示 。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一个角度射到O点 ,经平面镜的反射 ,沿另一个方向射出 ,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 ,重做一次 。换另一种颜色的笔 ,记录光的径迹 。”……
(2) 、有两个小组先按教材上的步骤进行到中途就改了 ,而是将纸板放在了桌面上 ,将平面镜立在桌面纸板上 。之后这组学生告诉我 ,这样便于标记和操作 。
(3) 、有的小组将教材放在桌面上 ,翻开 ,靠在桌面上的一半贴纸版 ,竖立的一半贴平面镜 ,将激光沿桌面射入平面镜 ,经镜面反射的光也在桌面上 ,反之 ,发射光不在桌面上 ,那么入射光也不在桌面上 ,同时 ,手持激光器沿桌面射入不易抖动 ,便于记录和操作 。
(4) 、有的小组为了让实验做得快 ,干脆将量角器和三角板用透明胶带固定在纸板上 ,只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就可以了 。(多聪明的孩子啊 !)
(5) 、农村孩子上学条件差 ,使用年代久远的木质的课桌 ,因此有的小组就将平面镜插入一部分到桌面缝隙中 ,并用量角器 、透明胶带使纸板与镜面垂直 ……
……
用惯了传统教法 ,一旦小试牛刀 ,课堂上竟出现了如此精彩的场面 ,使人感触颇深 ,让人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 :新课改下学生最聪明 ,新课改下学生最棒 。也只有新课改 ,才能让学生学得这样称心自如 ,也只有新课改 ,才会有学生自由翱翔的天地 。
科学的本质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究 ,物理课是学习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为此 ,我下来专门查询了“探究学习活动 ” ,余文森认为 ,探究学习亦称为发现学习 ,其本质注重问题性 、过程性 、和开放性 。问题是发现性学习的起点和主线 ,也是发现性学习的归宿 。发现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 ,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是进行发现性学习的关键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都是一个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 、困难 、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 、独特个性 、创新成果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 ,发现性学习强调过程 ,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 ,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 ,也注重情感体验 ,其目标具有开放性 ;发现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其过程具有开放性 。
为了验证我的这个想法 ,我就进一步做了有意识地探索 :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二节 “探究串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3题 ,制作水果电池 。
学生直接解答正确非常困难 ,因此 ,我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星期天放假自备不同类别多种水果 ,长短粗细不等的铁丝 、铜丝和铝丝 ,多根导线 ,课堂上我只发了一只电压表 ,其余材料学生自备 。
课堂上学生勤动手 ,探究热情高 ,各小组的学生几乎个个都行动了起来 ,有的切水果 ,有的连线路 ,还有的做记录 ,…… 。出现了下列万紫千红的局面 :
(1) 、首先学生围绕作业找到了正确答案 :铁丝和铜丝在水果电池中铜丝是正极 ;哪些水果能成为一个水果电池 。
(2) 、其次学生探究出了换用不同的金属做水果电池 ,那种金属做电极得到的电压最高(较长的铁丝和铜丝) 。
(3) 、什么水果电池得到的电压最高 :同类水果越大 ,得到的电压越高 ;不断地挤压水果(如番茄)获得的电压有高峰值 。
(4) 、一些学生把水果串联起来 ,电压增高了(这种思维看似简单 ,却为后面学习电池的串 、并联做好了铺垫) 。
(5) 、一些学生将水果汁挤在一个容器内来增高电压 。
(6) 、一些学生还探究出了“插的越深,电压越高 ?”
……
这样一个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问题 ,经过实验探究很轻松地解决了 ,扫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 ,印象特别深刻 ,而且还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
这样的探究活动教材中还有许多 ,看似简单 ,如果认真操作得当 ,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可以养成学生“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 ,看课外书 、观察自然 、观察生活的习惯 ,甚至发展到后来有几个学生每周返校后都有很多个问题问我 ,问题涉及数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现代科技等各种领域 ,问得其他学生都听烦了 ,但老师必须珍惜学生的这份好奇和热情 。能够解答的马上作答 ;不能完整作答的告诉学生下来查询后再作答 ;涉及高中 、大学的就说你以后读了高中 、大学后就明白了(我想这样可激发他从小就有读高中 、读大学的理想 ) ;有的问题 ,就告诉他自己做实验解决 ;观看电视中的自然传奇 、科海拾贝 、我爱发明 、科技博览 、科技之光等栏目会使你大开眼界 ;还有的问题 ,要求他去网上查询…… 使其成为一个爱动手 、动脑的好学生 。
这些教学细节 ,虽已过多年 ,可一旦想起 ,心潮澎湃 ,热血沸腾 ,久久不能平静 ,是学生的行动让我不由自主地呼喊 :新课改下学生最棒 ;是学生灵动的心随时激励着我 ,拼搏奋进 ,不辱师命 。也正如加里宁所说 :“教师一方面要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 ,从人民中 、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 。
参考文献 :
[1]廖伯琴等编著的《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 》 ;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上 、下册 ;
[3]廖伯琴等编著的《 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 》 ;
[4] 钟启泉主编的《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
[5]沈适菡主编的初中教师培训教材《教育学》 ;
- 【发布时间】2019/3/10 19:08:00
- 【点击频次】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