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论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策略

 

【作者】 谭昌芬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华封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形成数学眼光,又要授予他们问题解决策略,还要引导他们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有效策略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源于生活的数学的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学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生活,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提高我们生活品质。而传统数学教学,否定了这一追求,将数学学习定位于“应试”,这种取向,导致很多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更感受不到数学学以致用的真谛和价值。而在全面践行新课标的今天,其明确要求我们:数学问题解决,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回顾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要达成这样的目标,自然需要我们根据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如何予以落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探索研究。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小学数学教学,谈谈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要解决问题,首先就必须发现问题。数学中的问题反应的是生活中的问题,但“教以应试”的做法,让学生感受不到数学问题的本质,即在问题解决中不能把数学问题的解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是纯数学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又看不到数学的影子,即使有数据存在,也很难将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挖掘出来,形成数学上的数学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数学问题能力,我们就需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特别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他们发现数学问题、形成数学问题的能力,能从实际现象中理解到问题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为此,我们可这样来进行,首先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眼光的发现能力,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一方面,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当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学生应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相信数学的用途和价值,为此,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授予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
  良好的方法是提高数学问题解决效率、效果的重要保证。对小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数学眼光较弱,发现不到数学问题,更没有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授予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才能帮助他们形成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有的放矢。
  (一)挖掘出问题中的数学关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通过数学方式来解决,就必然要先挖掘出其中的数量关系。这也是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化的一种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加减乘除的关系、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这些关系在生活中被现象所掩盖,小学生由于阅历和数学经验少的原因而不能从中发现并挖掘出来,形成较为直观的程式化的数学问题。而教学时,我们就要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真正理解问题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从而将“隐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显性化”。为此,我们要去鼓励学生看懂问题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它内容的数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向别人解释自己所列模型的实际意义。例如在百分数认识教学中穿插教学千分数,并认识千分号,学生能很快掌握,还能很好地加以应用。
  (二)引导学生多向思考,形成解决策略多样化。在问题解决之前,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需要运用哪些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使学生注意是否要调整问题解决的策略;在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并组织好学生交流。教学中要让学生把握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学生所采用的策略,在教师的眼中会有优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思考过程中并没有好坏之别,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出的努力。只要解题过程及答案具有合理性,就值得肯定。
  三、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反思意识,形成问题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反思意识,有利于学生归纳、总结出问题解决的一般策略,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此,我们可在教学中设计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你把问题读懂了吗?”“你运用的策略可行吗?”“有其他解决的途径吗?”“你的解答合理吗?”“你是否经得起检验吗”等等,对于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对问题的解答并加以检验,除检验解答是否正确之外,还要考虑问题有没有脱离实际,在对比问题解决的不同策略之中,力求提出新的问题,并探究解决新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真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本身的价值,并学会如何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学会如何举一反三,获得初步分析、理解、掌握、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应用和反思,加深对所用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总之,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责任,也是我们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实践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多搭建平台,让他们反复在训练中得到锻炼培养。
  参考文献:
  [1]段艳,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学与研究,2015年。
  • 【发布时间】2019/3/10 19:11:02
  • 【点击频次】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