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分层教学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变化,分层教学的理念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以及智力的发展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课堂教学,其次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来辅助,最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新课标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既有对小学知识的巩固,也有对高中知识的初探,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这也使学生在学习初中阶段知识时时而觉得困难,时而觉得容易。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分层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适应我国教育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科技、经济、教育飞速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发达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往往性格比较叛逆,不服于老师的管教。然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很低,一些学校甚至只有两名教师,学生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应教学课程也没有条件开展,学生渴望学习但是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水平不统一的情况,各学校应该实行分层教学。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个人特长,让有条件的学生学习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将来学有所成。对于那些较落后的地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那些在心理上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只有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提升个人学习成绩,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满足师生之间交流的需要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若想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则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状态。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稳中求升,帮助学习成绩差些的学生找到问题所在,进而提升学习成绩,拉近师生距离。
3.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由于学生在智力、体力和心理上发展不平衡,有些学生智力发展较好,有些学生擅长体育运动,有些同学有着极强的心理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比如不能强制要求善于背诵、学习的同学参加体育比赛,也不能让擅长运动的同学一直在教室里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运用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并且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内容,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即对于不同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掌握的要求应该不同。可以做一下分层。将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文章基本脉络,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基本脉络,准确记忆文章大致内容即相关人物并且会应用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去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2.中级目标,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会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扩展应用,对于语文知识的简单表达方式能够熟练掌握。3.高级目标,要求学生对于文章知识的重难点都能够熟练的掌握。
2.将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分层,保证它们各尽其能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分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文章中的同一段落、同一部分内容进行相应分析,进而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设计出不同的问题。
3.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给予相应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一定要充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通过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对表扬激励的频率进行合理控制。另外,老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在不同层级的学生,设定不同层级的表扬激励门槛,力争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更多不同层级的学生受到表扬和鼓励。
例如,学习《故乡》这篇文章,在讲解到闰土的前后变化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描写闰土的部分进行详细阅读并给出闰土的中年画像。如果班级中有学困生对闰土前后变化的描绘格外认真,老师应该给予此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表扬。对班级中的优秀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则可以提高对这些学生的表扬激励门槛,只有在优等生突破自身层面,对文章中的难点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之后,才能给予这些学生相应的表扬。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激励表扬的模式,能提高班级中每一个层面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表扬与积极的鼓励,那么这种做法对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和鼓励。
4.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努力发挥评价的教育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由于层次不同,评价方式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其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委婉指出其不足,并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努力发现其闪光点,采用表扬的形式进行评价,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打消其自卑、胆怯、懒惰等消极心理,激励其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以此获取发展。
5.训练辅导,巩固分层学习有效性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初中生布置好作业,让初中生可以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详细回顾,这个时候就要针对不同的层次,设置出不同程度的训练内容。如《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中,在练习册中也有相关的习题,其中有基础性的,也有提升性的,还有课外拓展类的体系。其实这些练习册也是依据不同的层次设置任务,教师可以设计试题的时候出不同的试题,让每个层次的初中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所在层次的训练,并在能力上实现全面提升。教师要注意在习题难易程度的比例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及训练,让分层教学具备更强的实效性,并满足初中生各自的需求。
总之,初中语文的实际授课中,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授课中可以适当运用,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人在学习上都是可以得到满足。同时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设施上加强各方面的调整,让每个初中生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并感受到其中的竞争意识和乐趣。
参考文献:
[1]省丽艳.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下),2018(06).
[2]张保昌.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8(27).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语文;新课标
初中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既有对小学知识的巩固,也有对高中知识的初探,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这也使学生在学习初中阶段知识时时而觉得困难,时而觉得容易。因此,教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分层模式。
一、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适应我国教育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科技、经济、教育飞速发展,但是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在一些发达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个人能力很强,但是往往性格比较叛逆,不服于老师的管教。然而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学生受教育水平很低,一些学校甚至只有两名教师,学生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相应教学课程也没有条件开展,学生渴望学习但是苦于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水平不统一的情况,各学校应该实行分层教学。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学校应该重视发展学生的个人特长,让有条件的学生学习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进而提高专业技能,将来学有所成。对于那些较落后的地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那些在心理上存在消极情绪的学生。只有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才能提升个人学习成绩,增强班级凝聚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满足师生之间交流的需要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若想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则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学习状态。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学习成绩好一点的和学习成绩差一点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帮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稳中求升,帮助学习成绩差些的学生找到问题所在,进而提升学习成绩,拉近师生距离。
3.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
由于学生在智力、体力和心理上发展不平衡,有些学生智力发展较好,有些学生擅长体育运动,有些同学有着极强的心理分析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状况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比如不能强制要求善于背诵、学习的同学参加体育比赛,也不能让擅长运动的同学一直在教室里学习。
二、分层教学的运用
1.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活动以目标为导向,并且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内容,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即对于不同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掌握的要求应该不同。可以做一下分层。将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文章基本脉络,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基本脉络,准确记忆文章大致内容即相关人物并且会应用相应的方式和方法去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2.中级目标,要求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会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扩展应用,对于语文知识的简单表达方式能够熟练掌握。3.高级目标,要求学生对于文章知识的重难点都能够熟练的掌握。
2.将语文学习内容进行分层,保证它们各尽其能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进行相应分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针对文章中的同一段落、同一部分内容进行相应分析,进而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设计出不同的问题。
3.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给予相应鼓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老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一定要充分,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通过运用这样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对表扬激励的频率进行合理控制。另外,老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在不同层级的学生,设定不同层级的表扬激励门槛,力争在教学的过程中让更多不同层级的学生受到表扬和鼓励。
例如,学习《故乡》这篇文章,在讲解到闰土的前后变化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描写闰土的部分进行详细阅读并给出闰土的中年画像。如果班级中有学困生对闰土前后变化的描绘格外认真,老师应该给予此学生相应的鼓励和表扬。对班级中的优秀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则可以提高对这些学生的表扬激励门槛,只有在优等生突破自身层面,对文章中的难点知识有了很好的理解之后,才能给予这些学生相应的表扬。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分层激励表扬的模式,能提高班级中每一个层面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表扬与积极的鼓励,那么这种做法对班级中的其他学生也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和鼓励。
4.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注重评价方式,努力发挥评价的教育优势,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由于层次不同,评价方式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其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要采用激励性评价,委婉指出其不足,并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努力发现其闪光点,采用表扬的形式进行评价,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从而打消其自卑、胆怯、懒惰等消极心理,激励其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以此获取发展。
5.训练辅导,巩固分层学习有效性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要为每个层次的初中生布置好作业,让初中生可以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详细回顾,这个时候就要针对不同的层次,设置出不同程度的训练内容。如《我的叔叔于勒》学习中,在练习册中也有相关的习题,其中有基础性的,也有提升性的,还有课外拓展类的体系。其实这些练习册也是依据不同的层次设置任务,教师可以设计试题的时候出不同的试题,让每个层次的初中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所在层次的训练,并在能力上实现全面提升。教师要注意在习题难易程度的比例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及训练,让分层教学具备更强的实效性,并满足初中生各自的需求。
总之,初中语文的实际授课中,分层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授课中可以适当运用,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每个人在学习上都是可以得到满足。同时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设施上加强各方面的调整,让每个初中生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并感受到其中的竞争意识和乐趣。
参考文献:
[1]省丽艳.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下),2018(06).
[2]张保昌.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8(27).
- 【发布时间】2019/3/10 19:13:10
- 【点击频次】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