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动态课堂,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作者】 孙李扬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音乐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理念,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变预设为生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而善于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性音乐课程资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素质。
  一、迎合学生“口味”,用流行歌曲辅助音乐教学
  新课标中提出:“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巧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与课堂情感教学想结合,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以情促情,寻找共鸣。我在调查时,同学们自己讲出来:他们在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后半节课的时间里应付的多,甚至老师在上面教,他们在下面做其他的事情。他们唱歌这样不用心,那么感情又从那里来呢?那么我们这样上音乐课还有什么意思呢?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浪费老师的时间。
  学生喜欢动画音乐及流行音乐,这是因为这些音乐天天伴随他们的左右,这些就是他们爱听爱唱,并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办法让音乐课去迎合同学们的“口味”呢?我们来看一下音乐课中的唱歌课:学生会唱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流行歌曲拒之于音乐课堂之外,可以认真地和学生交流一下流行歌曲,甚至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些其中好的流行歌曲。如果老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或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那么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在课前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课间专题欣赏某一时期最流行的金曲;利用网络等途径学习流行音乐,只要我们对流行音乐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分辨,流行音乐进课堂不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而会收到好的效果。
  二、倾听生活中的声音,感知节奏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节奏感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我们首先应让学生掌握用听的方法来探索节奏的本领。大自然中有很多丰富奥妙的声音,如火车长鸣,百鸟欢唱,狂风吼叫,雷雨交加......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来并将其带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仔细聆听,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声音变化的规律性。如快、慢、轻、重及清脆、沉重、轻柔、悲愤等等。当学生们已经倾听和认知大量声音后,再告之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便是节奏。再如:我设计的一年级《快乐的一天》一课中,我将一位一年级小学生从清晨闹钟闹醒——听着鸟儿叫上学——认真上课——课间玩打手枪的游戏——晚上安静睡五个场景作为整节课的教学主题,在不同场景中都设计一种不同的节奏型,并运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设计既激趣,效果又明显。这种借助与孩子们生活中紧密相关的事物来进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方法,是最真实、最直观、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网络,拓宽师生的知识面,拓展音乐技能
  一个教师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几乎全部来自于教师,可以说,教师本身的音乐修养的高低,最大限度地制约了学生在音乐上的发展,面对着知识面日益扩大的学生,许多老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为师生提供了搜索大量的音乐信息平台,几乎平时遇到的音乐问题都可以在互连网上找到答案。
  我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时,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彝族聚居区,不了解彝家小朋友的生活环境,感受不到彝家娃娃的幸福生活场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我通过网络搜集了有关的内容:服饰图片、美丽传说、节日盛景、彝族舞蹈、当地乐器以及另外一些彝族的乐曲等等,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利用校园网在电视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彝族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风情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歌曲非常短,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再如《小乌鸦爱妈妈》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我利用幻灯片课件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我还将在网络上找到的动画MTV播放给学生看,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小乌鸦对妈妈的爱心。
  我相信,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因材施教,学生能够密切配合老师,师生间达成一种默契,定能从歌唱中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美化他们的心灵,产生情感共鸣,而这是你的课就不仅仅是一堂简单的音乐课了,你的课堂已成为一种欣赏美、享受美的音乐殿堂了。
  • 【发布时间】2019/3/10 19:16:31
  • 【点击频次】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