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方法浅谈
【关键词】 ;
【正文】 小学基础教育是一门重点学科,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激发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数学课是一个比较抽象、枯燥的学科,如果老师不经心设计,就提讲题,频繁的做题就会使学生感到无味厌烦,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多年来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科需要老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积极主动的解惑过程中获得知识,开发智能,激发兴趣,达到学会理解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文体情境中,以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下面谈一下自己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疑,激发学生兴趣的粗浅做法。
一、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二、生动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窗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实际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探求,即使别人制止,他也会偷着去做。由此可见兴趣的力量。因此,激疑就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说出一个数,老师在添上一个数字,是使所得的数就是5的倍数。如果学生说出15,,我很快确定150、155、160、165能被5整除。又如,学生又说出100,我马上说出105、110、115、120,这些数同样能被5整除,学生纷纷举手说:“个位上是5和0的数都能被5整除。”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想向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一组数:60、21、42、63、54、15、36、27、48,让学生判断是能被3整除,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算出着9个数都能被3整除。由于受判断被5整除数的特征的影响,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个位上是0、1、2、3、4、5、6、7、8、的数都能被3整除,这时我又演示了第二组数:70、91、32、43、55、26、37、28,让学生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着9个数字没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这时,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前面发现的结论不妥了。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还没等老师提问,学生已经思考起来了。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为进一步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做好了准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街心广场》时,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杨航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杨航,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别紧张,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我高兴的说:“掌声鼓励。”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给学生创设快乐生活的教学情境,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学习比较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兴趣化”,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
一、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二、生动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开发学生智力的窗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直接最实际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去探求,即使别人制止,他也会偷着去做。由此可见兴趣的力量。因此,激疑就要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说出一个数,老师在添上一个数字,是使所得的数就是5的倍数。如果学生说出15,,我很快确定150、155、160、165能被5整除。又如,学生又说出100,我马上说出105、110、115、120,这些数同样能被5整除,学生纷纷举手说:“个位上是5和0的数都能被5整除。”又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我想向学生出示了这样的一组数:60、21、42、63、54、15、36、27、48,让学生判断是能被3整除,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算出着9个数都能被3整除。由于受判断被5整除数的特征的影响,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个位上是0、1、2、3、4、5、6、7、8、的数都能被3整除,这时我又演示了第二组数:70、91、32、43、55、26、37、28,让学生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着9个数字没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这时,学生开始怀疑自己前面发现的结论不妥了。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还没等老师提问,学生已经思考起来了。学生的好奇心升华为求知欲,为进一步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做好了准备,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街心广场》时,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三个长方形的长之间有什么关系,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杨航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杨航,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别紧张,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我高兴的说:“掌声鼓励。”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想: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总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给学生创设快乐生活的教学情境,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学习比较主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活动的动力,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兴趣化”,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扩散学生的思维空间。
- 【发布时间】2019/3/10 19:18:24
- 【点击频次】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