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取赏识与鼓励之策教育管理学生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赏识和鼓励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下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赏识与鼓励教育的恰当运用能够对学生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赏识与鼓励教育;学生管理;方法;策略;艺术性
教育管理学生是教师份内之事,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无可厚非。可现如今,教师想管却不敢管,渐渐地也就不愿意管理了。“熊孩子”越来越多,“校闹”事件频发,有关部门处理时,板子大多打在校方和老师身上,以至于大部分教师发出感慨:“老师难当,学生难管”。现在的中小学生,无人管的,老人带的,亲友托的,单亲家庭的,重组家庭的……越来越多。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线普通教师,有着许多的心酸和无奈,有时也很焦急,怎么办呢?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然要教育管理学生,逃避也不是办法,况且,有时也逃避不了。尤其在“家长不让管,学生不服管,老师不敢管、不愿管又不得不管”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应该积极教育管理学生,这也是教师的职责。在此,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妨通过运用积极赏识和鼓励学生的策略来教育管理学生。那么,如何赏识和鼓励学生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谈两种方式方法:一是“谎言法”;二是“露一招”。
一、“谎言法”
2016年11月份,我对所带的普通班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对测试的结果,我是严格保密,一般不随意给学生看,但大部分学生对测试的结果还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有一天,上完课刚走出教室时,就听见有人在喊我,我止步回望,只见李宇浩同学急匆匆地追了出来,“时老师,我智力测试的成绩多少分?”我面带笑容的回答:“就凭你的聪明劲儿,当然是最好的那一类了。老师相信,如果你能改变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其实,我只是用美丽的谎言随口回答而已。“老师,真的吗?”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当然是真的!”听完我的回答,李宇浩高兴地跑回教室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多留意李宇浩上课的表现,发现他上课爱回答问题了,尽管有时回答得并不正确,但是他还是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名同学叫王宇,到办公室向我询问她的测试成绩。“你是属于比较聪明的,只是基础差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少,希望你能用行动证明你的聪明。”听了我的回答,她高兴地说:“老师,我会努力的。”此后,王宇主动练习写字,背诵古诗文名句,偶尔还让我给她指点评价。期末考试,语文考了96分(满分150分)。以前,她语文没考及格过。
其实,上述两名学生智力均属于一般,但是当他们得知自己比较“聪明”时,都能较以前有好转,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中,教师撒个善意的谎言并不是坏事,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对学生的积极赏识和鼓励,这样做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让他们感受到了最深层的师爱。教师的这种积极赏识和鼓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露一招”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去赏识鼓励别人。赏识鼓励与被赏识鼓励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泉,赏识鼓励者要有愉悦之心,仁爱情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赏识鼓励者一般会产生愉悦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中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学会赏识鼓励是一种做人的良好品德。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应以赏识的眼神,及时表扬,随机赞叹,使学生充满激情。同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这不会那不会”,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要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多引导他们、多鼓励他们。人各有长短,你在这方面有优势,我在那方面有特长。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观察学生,力求知晓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板和短板,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赏识和鼓励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可信任的好朋友。当然,这并非说学生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学生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感到老师可亲,自然也就易于接受老师所传授的“道”。
在这方面,我采用“露一招”,对应学生的“特长”,以此来赏识鼓励学生。2017年9月下旬,为了迎国庆,学校准备举行乒乓球比赛,要求各班选两名学生(男女各一)参赛。班主任刘老师知道我爱好打乒乓球,虽然50多岁了,也曾在近几年的两次全镇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刘老师向我了解班内哪些学生会打乒乓球。说实话,我们这里的农村中学会打的学生很少。相比较而言,班内“调皮大王”党秀宇乒乓球打得还可以,我积极推荐党秀宇。提起该生,刘老师很是无奈的摇头。这名学生是留守生,文化课成绩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刘老师同意后,我们同时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我们的决定。党秀宇一脸疑惑,“老师,我调皮,成绩差,能行吗?”党秀宇说。“你说的是事实。这是打乒乓球,听时老师说,你比别的同学会打一些,近几天多和时老师学习,这是我和时老师商定的,我们相信你”,刘老师说。话音刚落,党秀宇高兴地蹦了起来,“老师,我会尽最大努力的。”接下来的几天,我根据他的打球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时,我故意让他几局,使他有胜利感和自信心。最后,他在比赛中,获得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状奖金后,他到办公室哭着说:“时老师,我继续向你学习打乒乓球,从今天开始,我也开始好好学文化课。”闻听此言,我抓住教育的良机:“相信你,写个保证给班主任刘老师,在班会上读读,愿意吗?”“愿意。”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守纪了,愿意学习了,各科成绩显著提升,尤其是语文成绩。此外,他还积极参加活动。这就是进步。这就是赏识鼓励的效果。
现在,我们老师都在慨叹:现在的学生不懂事,很难教,很难管。这是事实。而作为老师不要一味的去责怪学生,有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多考虑自己是否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时,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简单的几句话都会使学生有进步,甚至会使他们发生彻底的改变。绝大多数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都渴望和老师交流,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鼓励。只要我们老师放下那些所谓的“架子”,去积极赏识鼓励学生,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适时适度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只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要求或希望其改进的地方融入真正的赏识和鼓励,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更加和谐有序。
当然,很多时候,露一招需要我们有信心和勇气,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你能写一手好字,课堂上就不要忘了多在黑板上书写你满腔的情怀;你能将一篇课文朗诵得声情并茂,就不要放弃课堂上的一次次范读;你也许擅长打球,你也许擅长下棋,那就不要错过在孩子们面前表演的机会,那是听他们发出声声尖叫的良机;你能随手将一条直线画得笔直、将一个圆画得滚圆……你就“露一招”吧!有时我们围魏救赵,有时我们歪打正着,好好地展示一下,或许你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就会立马高大起来。
在学生面前露一招,并不是要创造顶礼膜拜式的师道尊严,更不是漫无目的无效地自我炫耀,而是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让学生对老师的学识、为人、为师诸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使沟通交流更流畅,从而使赏识与鼓励更有效。
总之,赏识鼓励学生,有许多方式方法。上述“谎言法”和“露一招”是我们自认为比较有效的几种方式方法之二。笔者才疏学浅,随笔写下自己的所做所悟和浅见,与大家分享,更多的是期盼方家和同仁们的指正赐教。
参考文献:
[1]宋亚红,林玉山;开展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2]杨淑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4期.
[3]杨能忠;赏识是激励学生的艺术——教育案例及评析[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03期.
[4]冉艳琼;;用爱浇灌心灵之花——我的教育故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5]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关键词:赏识与鼓励教育;学生管理;方法;策略;艺术性
教育管理学生是教师份内之事,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无可厚非。可现如今,教师想管却不敢管,渐渐地也就不愿意管理了。“熊孩子”越来越多,“校闹”事件频发,有关部门处理时,板子大多打在校方和老师身上,以至于大部分教师发出感慨:“老师难当,学生难管”。现在的中小学生,无人管的,老人带的,亲友托的,单亲家庭的,重组家庭的……越来越多。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线普通教师,有着许多的心酸和无奈,有时也很焦急,怎么办呢?既然从事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必然要教育管理学生,逃避也不是办法,况且,有时也逃避不了。尤其在“家长不让管,学生不服管,老师不敢管、不愿管又不得不管”的背景下,我们还是应该积极教育管理学生,这也是教师的职责。在此,笔者想说的是:我们不妨通过运用积极赏识和鼓励学生的策略来教育管理学生。那么,如何赏识和鼓励学生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事例谈两种方式方法:一是“谎言法”;二是“露一招”。
一、“谎言法”
2016年11月份,我对所带的普通班学生进行了智力测试。对测试的结果,我是严格保密,一般不随意给学生看,但大部分学生对测试的结果还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有一天,上完课刚走出教室时,就听见有人在喊我,我止步回望,只见李宇浩同学急匆匆地追了出来,“时老师,我智力测试的成绩多少分?”我面带笑容的回答:“就凭你的聪明劲儿,当然是最好的那一类了。老师相信,如果你能改变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的。”其实,我只是用美丽的谎言随口回答而已。“老师,真的吗?”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当然是真的!”听完我的回答,李宇浩高兴地跑回教室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特别多留意李宇浩上课的表现,发现他上课爱回答问题了,尽管有时回答得并不正确,但是他还是积极踊跃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自己产生了自信心,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名同学叫王宇,到办公室向我询问她的测试成绩。“你是属于比较聪明的,只是基础差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少,希望你能用行动证明你的聪明。”听了我的回答,她高兴地说:“老师,我会努力的。”此后,王宇主动练习写字,背诵古诗文名句,偶尔还让我给她指点评价。期末考试,语文考了96分(满分150分)。以前,她语文没考及格过。
其实,上述两名学生智力均属于一般,但是当他们得知自己比较“聪明”时,都能较以前有好转,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中,教师撒个善意的谎言并不是坏事,换个角度来看,这是对学生的积极赏识和鼓励,这样做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让他们感受到了最深层的师爱。教师的这种积极赏识和鼓励触动着学生的心灵,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它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露一招”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同样,每个人也应该学会去赏识鼓励别人。赏识鼓励与被赏识鼓励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泉,赏识鼓励者要有愉悦之心,仁爱情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赏识鼓励者一般会产生愉悦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中学生尤其如此,因此学会赏识鼓励是一种做人的良好品德。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作为教师应以赏识的眼神,及时表扬,随机赞叹,使学生充满激情。同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这不会那不会”,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要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多引导他们、多鼓励他们。人各有长短,你在这方面有优势,我在那方面有特长。因此,教师要深入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了解观察学生,力求知晓学生的兴趣、爱好、长板和短板,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赏识和鼓励学生,让你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可信任的好朋友。当然,这并非说学生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批评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学生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感到老师可亲,自然也就易于接受老师所传授的“道”。
在这方面,我采用“露一招”,对应学生的“特长”,以此来赏识鼓励学生。2017年9月下旬,为了迎国庆,学校准备举行乒乓球比赛,要求各班选两名学生(男女各一)参赛。班主任刘老师知道我爱好打乒乓球,虽然50多岁了,也曾在近几年的两次全镇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获得第三名的成绩。刘老师向我了解班内哪些学生会打乒乓球。说实话,我们这里的农村中学会打的学生很少。相比较而言,班内“调皮大王”党秀宇乒乓球打得还可以,我积极推荐党秀宇。提起该生,刘老师很是无奈的摇头。这名学生是留守生,文化课成绩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刘老师同意后,我们同时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我们的决定。党秀宇一脸疑惑,“老师,我调皮,成绩差,能行吗?”党秀宇说。“你说的是事实。这是打乒乓球,听时老师说,你比别的同学会打一些,近几天多和时老师学习,这是我和时老师商定的,我们相信你”,刘老师说。话音刚落,党秀宇高兴地蹦了起来,“老师,我会尽最大努力的。”接下来的几天,我根据他的打球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时,我故意让他几局,使他有胜利感和自信心。最后,他在比赛中,获得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状奖金后,他到办公室哭着说:“时老师,我继续向你学习打乒乓球,从今天开始,我也开始好好学文化课。”闻听此言,我抓住教育的良机:“相信你,写个保证给班主任刘老师,在班会上读读,愿意吗?”“愿意。”从此以后,他真的变了:守纪了,愿意学习了,各科成绩显著提升,尤其是语文成绩。此外,他还积极参加活动。这就是进步。这就是赏识鼓励的效果。
现在,我们老师都在慨叹:现在的学生不懂事,很难教,很难管。这是事实。而作为老师不要一味的去责怪学生,有时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多考虑自己是否还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时,老师的一个关切的眼神、简单的几句话都会使学生有进步,甚至会使他们发生彻底的改变。绝大多数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都渴望和老师交流,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鼓励。只要我们老师放下那些所谓的“架子”,去积极赏识鼓励学生,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适时适度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只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要求或希望其改进的地方融入真正的赏识和鼓励,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更加和谐有序。
当然,很多时候,露一招需要我们有信心和勇气,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你能写一手好字,课堂上就不要忘了多在黑板上书写你满腔的情怀;你能将一篇课文朗诵得声情并茂,就不要放弃课堂上的一次次范读;你也许擅长打球,你也许擅长下棋,那就不要错过在孩子们面前表演的机会,那是听他们发出声声尖叫的良机;你能随手将一条直线画得笔直、将一个圆画得滚圆……你就“露一招”吧!有时我们围魏救赵,有时我们歪打正着,好好地展示一下,或许你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就会立马高大起来。
在学生面前露一招,并不是要创造顶礼膜拜式的师道尊严,更不是漫无目的无效地自我炫耀,而是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让学生对老师的学识、为人、为师诸方面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使沟通交流更流畅,从而使赏识与鼓励更有效。
总之,赏识鼓励学生,有许多方式方法。上述“谎言法”和“露一招”是我们自认为比较有效的几种方式方法之二。笔者才疏学浅,随笔写下自己的所做所悟和浅见,与大家分享,更多的是期盼方家和同仁们的指正赐教。
参考文献:
[1]宋亚红,林玉山;开展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1期.
[2]杨淑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4期.
[3]杨能忠;赏识是激励学生的艺术——教育案例及评析[J];小学教学参考;2005年03期.
[4]冉艳琼;;用爱浇灌心灵之花——我的教育故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5]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 【发布时间】2019/4/9 11:03:58
- 【点击频次】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