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不一定全对,但能流传千年足可见父母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老师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从家长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大家共勉。
关键词:孩子;阅读;习惯;培养
我作为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常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玩心很大,不喜欢看书,整天就是爱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或者出去瞎逛,一遇到写作文更是头疼。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确实,现在随着数字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注意力已从书本不断地被吸引到其它方面,很少有能静下心来安心阅读的,更别说写作文了。我曾在教过的学生中做过了解,在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阅读量都比较大,都喜欢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而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学生,他们阅读量相对较少,甚至没有阅读的习惯。我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作文不一定写得好,但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作文一定写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是打开知识的一把金钥匙。孩子的阅读量多了,他知识面就广了,他的素材也相应的多了,他的语法、语句相应的也就顺畅了,这对他的写作是相当有好处的。虽然老师和家长教给了他一些写作的方法。但是为什么好多孩子还是害怕写作文,这是因为他脑子里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素材。就像冬天的枯树一样没有枝叶去丰富它,就显得干棒棒的。不要认为大量阅读会耽误时间,会影响他的学习。它的作用是长期的,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产生的影响不像突击去背诵一篇课文或记一下单词那样立竿见影。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我自己的家庭也缺少读书的氛围。家中有老人,还喜欢看电视。就包括我在内也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但是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得想办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孩子还没上学时,我就经常买一些带拼音和插图的儿童故事,或他感兴趣的科普读物来会绘声绘色地读给他听,讲给他听。让他知道除了动画片之外,书里也有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或事情。
在上学之前,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这么做的。关键是上学之后,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多余时间了。白天要上学,晚上回家吃吃饭(还是磨磨蹭蹭的),再把作业做完差不多也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可能有的还要练练琴,画个画什么的,培养孩子其它方面的技能和特长,哪还有时间去阅读。这些父母觉得孩子主要精力就是学习,学好书本上的就可以了。因此读书的事大多不了了之了。
我是怎么做的呢?一般在孩子自己房间做作业时,我会客在厅看一会电视,一般都是看新闻。让他独立做作业,我不陪他。我看电视时音量放得比较小,不要怕影响他,其实适当的杂音反而能锻炼他的注意力。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在安静的环境中睡习惯了,有一点声响就会被惊醒。但如果他一开始就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睡觉,那他一样睡得很安稳。所以只要不看他感兴趣的能吸引他的节目就行。在他做完家庭作业之后也基本上该到上床睡觉的时间了。这时我也不看了,和他一起洗洗上床,就利用在睡前这会儿时间陪他看会书。哪怕十分钟也好,父母要坚持,让他养成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只要时间不是太晚,都会看会儿再睡。这样还能培养和孩子的亲和力。
因为平时看的书篇幅都是短小的,看完一个内容就没什么念想了,下次他也就不容易想着去看书了。后来我听同事说他的孩子喜欢看《格列弗游记》,我也试着给孩子借了一本。他一读果然感兴趣,因为长,一次看不完,所以下次他一有空就会想着去看,没过几天他竟然看完了。然后我就故作惊奇地说:“儿子,这么厚一本书你都看完了?”然后他说:“看完了呀!”那种语气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后来我又陆续给他借了《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骆驼王子》等好几本书,他都看完了。那时他才刚上三年级。从此他也不会排斥去看书了。而且有时会主动的去看书。这时家长千万要注意,要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手机的时间,但不能禁止,别让电视手机又把他看书的时间又夺回去了。在控制看电视玩手机时家长也要注意,绝不能在孩子看得正兴起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强制他去学习或看书。这样他会很不情愿的,即使他去看书或学习也是没用的。这时家长应当以商量而又略带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我们把这节内容看完了就不看了,去看书或学习好吧。这种情况,孩子一般是会答应的。
还有就是午饭后的这段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夏天午休时间长,大多孩子不喜欢睡午觉,喜欢出去玩,到下午上课又没精神。这段时间不要让他出去,也不要让他看电视,要是养成习惯后每天中午他都会玩或想着看电视。我想让孩子中午睡午觉,可他不愿意,我就说:要么陪我睡午觉,要么自己看书,外面天太热,不能出去玩,你自己选。他没办法,只好午睡,要么就去看书了,这两个结果都是我想要的。
不要让孩子给你做选择题,而是你给他做选择题。经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孩子非要买某个东西,父母觉得不合适,就不想买,他就会说,那你给我买那个东西。父母拗不过就只好买了。这就是让他给牵着鼻子走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孩子贪玩,喜欢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等等,我们不能堵,只能疏。就像河水一样,你堵是不行的,只能引,只能疏。转移他的注意力,和他多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陪他玩他想玩的游戏,比如下下棋,打打球等。只要自己不是太累或太忙,把自己当成他的一个朋友。千万不要他一来找你玩,你就用不耐烦的口气把他赶走了,甚至为了不让他来烦你,反而说,你看电视去或玩电脑去,别来烦我!这样就把他引上另一面了。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差万别,我们要因人而异。但也有相通的地方,这就是兴趣,总之,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这样的话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关键词:孩子;阅读;习惯;培养
我作为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常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说自己的孩子玩心很大,不喜欢看书,整天就是爱看电视、玩手机、上网,或者出去瞎逛,一遇到写作文更是头疼。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是怎样教育自己孩子的?
确实,现在随着数字电视、网络、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孩子们的注意力已从书本不断地被吸引到其它方面,很少有能静下心来安心阅读的,更别说写作文了。我曾在教过的学生中做过了解,在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阅读量都比较大,都喜欢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而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学生,他们阅读量相对较少,甚至没有阅读的习惯。我记得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作文不一定写得好,但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作文一定写不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是打开知识的一把金钥匙。孩子的阅读量多了,他知识面就广了,他的素材也相应的多了,他的语法、语句相应的也就顺畅了,这对他的写作是相当有好处的。虽然老师和家长教给了他一些写作的方法。但是为什么好多孩子还是害怕写作文,这是因为他脑子里没有东西可写,没有素材。就像冬天的枯树一样没有枝叶去丰富它,就显得干棒棒的。不要认为大量阅读会耽误时间,会影响他的学习。它的作用是长期的,是潜移默化的。阅读产生的影响不像突击去背诵一篇课文或记一下单词那样立竿见影。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我自己的家庭也缺少读书的氛围。家中有老人,还喜欢看电视。就包括我在内也没有养成看书的习惯。但是我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得想办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孩子还没上学时,我就经常买一些带拼音和插图的儿童故事,或他感兴趣的科普读物来会绘声绘色地读给他听,讲给他听。让他知道除了动画片之外,书里也有许多精彩有趣的故事或事情。
在上学之前,其实很多家长都是这么做的。关键是上学之后,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多余时间了。白天要上学,晚上回家吃吃饭(还是磨磨蹭蹭的),再把作业做完差不多也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可能有的还要练练琴,画个画什么的,培养孩子其它方面的技能和特长,哪还有时间去阅读。这些父母觉得孩子主要精力就是学习,学好书本上的就可以了。因此读书的事大多不了了之了。
我是怎么做的呢?一般在孩子自己房间做作业时,我会客在厅看一会电视,一般都是看新闻。让他独立做作业,我不陪他。我看电视时音量放得比较小,不要怕影响他,其实适当的杂音反而能锻炼他的注意力。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如果在安静的环境中睡习惯了,有一点声响就会被惊醒。但如果他一开始就在比较嘈杂的环境中睡觉,那他一样睡得很安稳。所以只要不看他感兴趣的能吸引他的节目就行。在他做完家庭作业之后也基本上该到上床睡觉的时间了。这时我也不看了,和他一起洗洗上床,就利用在睡前这会儿时间陪他看会书。哪怕十分钟也好,父母要坚持,让他养成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只要时间不是太晚,都会看会儿再睡。这样还能培养和孩子的亲和力。
因为平时看的书篇幅都是短小的,看完一个内容就没什么念想了,下次他也就不容易想着去看书了。后来我听同事说他的孩子喜欢看《格列弗游记》,我也试着给孩子借了一本。他一读果然感兴趣,因为长,一次看不完,所以下次他一有空就会想着去看,没过几天他竟然看完了。然后我就故作惊奇地说:“儿子,这么厚一本书你都看完了?”然后他说:“看完了呀!”那种语气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后来我又陆续给他借了《鲁滨逊漂流记》、《西游记》、《骆驼王子》等好几本书,他都看完了。那时他才刚上三年级。从此他也不会排斥去看书了。而且有时会主动的去看书。这时家长千万要注意,要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手机的时间,但不能禁止,别让电视手机又把他看书的时间又夺回去了。在控制看电视玩手机时家长也要注意,绝不能在孩子看得正兴起或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强制他去学习或看书。这样他会很不情愿的,即使他去看书或学习也是没用的。这时家长应当以商量而又略带肯定的语气对他说:我们把这节内容看完了就不看了,去看书或学习好吧。这种情况,孩子一般是会答应的。
还有就是午饭后的这段时间也可以利用起来。夏天午休时间长,大多孩子不喜欢睡午觉,喜欢出去玩,到下午上课又没精神。这段时间不要让他出去,也不要让他看电视,要是养成习惯后每天中午他都会玩或想着看电视。我想让孩子中午睡午觉,可他不愿意,我就说:要么陪我睡午觉,要么自己看书,外面天太热,不能出去玩,你自己选。他没办法,只好午睡,要么就去看书了,这两个结果都是我想要的。
不要让孩子给你做选择题,而是你给他做选择题。经常有这种情况,有的孩子非要买某个东西,父母觉得不合适,就不想买,他就会说,那你给我买那个东西。父母拗不过就只好买了。这就是让他给牵着鼻子走了。
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比如孩子贪玩,喜欢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等等,我们不能堵,只能疏。就像河水一样,你堵是不行的,只能引,只能疏。转移他的注意力,和他多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陪他玩他想玩的游戏,比如下下棋,打打球等。只要自己不是太累或太忙,把自己当成他的一个朋友。千万不要他一来找你玩,你就用不耐烦的口气把他赶走了,甚至为了不让他来烦你,反而说,你看电视去或玩电脑去,别来烦我!这样就把他引上另一面了。
教育孩子的方法千差万别,我们要因人而异。但也有相通的地方,这就是兴趣,总之,我们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这样的话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 【发布时间】2019/4/9 11:06:28
- 【点击频次】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