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化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学前教育作为幼儿阶段的重要教育时期,对幼儿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对于幼儿的日后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学的效果,生活教育化理念逐渐深入幼儿园的教学中,本文针对生活教育化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教育化理念;幼儿园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正式教育,社会各界也逐渐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本文所论述的生活教育化理念便是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上不断深入研究的。随着生活教育化理念的不断普及,这一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在探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1、生活教育化理念概述
生活教育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精华和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由陶行知先生提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活教育化的核心就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也获得了一定发展。生活教育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创设一个拥有教育因素的自然环境,从而让幼儿在该环境中自主进行探索,让教育行为自然发生,而非由幼师进行统一灌输。
生活教育化的关键点有三个,分别是“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相结合”,因此本小节对这三个核心观念进行了分析。
生活就是教育指的是人们日常所参与的生活就是在间接性地接受教育。幼儿阶段接受的教育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大多是生活的缩影,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活,从而在生活中进行学习,比如在生活过程中学会礼貌待人、诚信待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生活教育化的理念中,教育和生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
社会就是学校,指的是人们日常所处的社会充满了教育的哲理,幼儿在社会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其本质就是在接受教育,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仅仅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教育来源于社会,这一点体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互动。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就存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等教育精华,因此学习知识、技能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远比单纯地学习更重要,由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到幼儿性格的养成,因此幼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和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引导幼儿学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也获得了快速进步,幼儿教育模式更加先进,幼儿教育规模也在扩大,并且师生配置比例也在进一步优化,但是我国幼儿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弊端,给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推行带来一定障碍,同时影响了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2.1教育脱离实际
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一些家长受到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观念的影响,将孩子送往一些私立幼儿园或者双语幼儿园,导致幼儿学到知识却不能培养学习习惯,并且无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部分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幼儿进行诗词教学、英文教学,忽略了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此外,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生活中传授学生知识,却传授给学生诗词、数学知识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没有注意到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背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导致幼儿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教育脱离实际的教学状态。
2.2偏离正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园在办学活动中普遍满足了父母的需求而忽略了幼儿的学习需求,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非满足幼儿父母的面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家长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希望幼师多教一些知识,导致幼儿掌握较多的小学阶段知识,而在道德养成方面则存在缺陷。此外,幼儿父母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下,即使幼儿园教师传授再多的知识,幼儿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从而对幼师讲解的知识产生质疑。比如,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要诚信待人、不贪图小便宜,而部分家长在生活中没有兑现自己对幼儿的承诺,属于失信行为,也没有对失信行为进行道歉或者解释,导致幼师努力白费。因此,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家校没有形成密切联系。
3、生活教育化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幼儿园以及相关教育机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真正实现生活教育化教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3.1贴近生活,贴近幼儿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学活动脱离实际,并且没有顾及幼儿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贴近生活,使得幼儿了解生活,可以利用幼儿绘本中的素材来建立生活与教学的联系,使得幼儿在文本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从而使得幼儿发自内心地去亲近生活。此外,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考虑幼儿的学习能力,过度灌输小学知识,因此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并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学习,并且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师需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2创设氛围,引导幼儿
要进行生活教育化教学需要幼儿园以及幼师创设合适的生活氛围,但是在生活氛围的创设过程中,幼师不能单凭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自主性,通过问题化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合适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问题化环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提高教学的启发性,并且提供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教学氛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于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幼师应该采取正确方法引导此类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采取忽视的态度。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带领幼儿进行玩耍,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实现生活教育化的教学目标。
4、小结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生活教育化理念也不断普及到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因此,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幼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将生活教育化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去,从而服务幼儿、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尝试[J].新课程·上旬,2017,(10):171.
[2]王兰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探讨[J].神州,2017,(33):139.
[3]向单.浅议幼儿园生活教育与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0):222-222.
关键词:生活教育化理念;幼儿园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正式教育,社会各界也逐渐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本文所论述的生活教育化理念便是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上不断深入研究的。随着生活教育化理念的不断普及,这一理念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在探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基础上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1、生活教育化理念概述
生活教育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精华和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由陶行知先生提出,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生活教育化的核心就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也获得了一定发展。生活教育化的关键之处在于创设一个拥有教育因素的自然环境,从而让幼儿在该环境中自主进行探索,让教育行为自然发生,而非由幼师进行统一灌输。
生活教育化的关键点有三个,分别是“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相结合”,因此本小节对这三个核心观念进行了分析。
生活就是教育指的是人们日常所参与的生活就是在间接性地接受教育。幼儿阶段接受的教育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学内容大多是生活的缩影,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了解生活,从而在生活中进行学习,比如在生活过程中学会礼貌待人、诚信待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生活教育化的理念中,教育和生活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
社会就是学校,指的是人们日常所处的社会充满了教育的哲理,幼儿在社会生活中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其本质就是在接受教育,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教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学习,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在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仅仅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教育来源于社会,这一点体现在幼儿园教学中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互动。
在我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就存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等教育精华,因此学习知识、技能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远比单纯地学习更重要,由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直接关系到幼儿性格的养成,因此幼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和实践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而引导幼儿学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我国幼儿教育存在的弊端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幼儿教育也获得了快速进步,幼儿教育模式更加先进,幼儿教育规模也在扩大,并且师生配置比例也在进一步优化,但是我国幼儿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弊端,给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推行带来一定障碍,同时影响了幼儿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2.1教育脱离实际
生活教育化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而一些家长受到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观念的影响,将孩子送往一些私立幼儿园或者双语幼儿园,导致幼儿学到知识却不能培养学习习惯,并且无法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部分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对幼儿进行诗词教学、英文教学,忽略了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此外,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从生活中传授学生知识,却传授给学生诗词、数学知识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没有注意到幼儿的学习需求,同时背离了幼儿教育的初衷,导致幼儿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同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教育脱离实际的教学状态。
2.2偏离正确教学目标
在我国幼儿园的教学中,幼儿园在办学活动中普遍满足了父母的需求而忽略了幼儿的学习需求,幼儿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而非满足幼儿父母的面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家长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希望幼师多教一些知识,导致幼儿掌握较多的小学阶段知识,而在道德养成方面则存在缺陷。此外,幼儿父母认为幼儿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下,即使幼儿园教师传授再多的知识,幼儿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从而对幼师讲解的知识产生质疑。比如,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幼儿要诚信待人、不贪图小便宜,而部分家长在生活中没有兑现自己对幼儿的承诺,属于失信行为,也没有对失信行为进行道歉或者解释,导致幼师努力白费。因此,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教学目标发生偏离,家校没有形成密切联系。
3、生活教育化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幼儿园以及相关教育机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从而真正实现生活教育化教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行为观念。
3.1贴近生活,贴近幼儿
当前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教学活动脱离实际,并且没有顾及幼儿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贴近生活,使得幼儿了解生活,可以利用幼儿绘本中的素材来建立生活与教学的联系,使得幼儿在文本中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从而使得幼儿发自内心地去亲近生活。此外,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没有考虑幼儿的学习能力,过度灌输小学知识,因此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对策,并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去学习,并且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在实际的教学中,幼师需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2创设氛围,引导幼儿
要进行生活教育化教学需要幼儿园以及幼师创设合适的生活氛围,但是在生活氛围的创设过程中,幼师不能单凭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需要考虑到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自主性,通过问题化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合适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通过问题化环境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提高教学的启发性,并且提供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教学氛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发展,因此对于部分性格较为内向的幼儿,幼师应该采取正确方法引导此类幼儿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采取忽视的态度。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带领幼儿进行玩耍,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团结互助、学会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实现生活教育化的教学目标。
4、小结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生活教育化理念也不断普及到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因此,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幼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将生活教育化理念贯彻到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去,从而服务幼儿、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引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践尝试[J].新课程·上旬,2017,(10):171.
[2]王兰兰.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生活教育理论的运用探讨[J].神州,2017,(33):139.
[3]向单.浅议幼儿园生活教育与实践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0):222-222.
- 【发布时间】2019/4/9 11:07:04
- 【点击频次】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