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作者】 何杨梅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羊口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也需遵循一定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创设情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g的矛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应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情境应贯穿于整堂课的全过程,根据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的需要,教师适时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如有导入时的趣味情境,“0距离”情境,解决问题时的问题情境、探索情境,应用实践过程中的求异情境、猜测情境。如在解答数学例题:在一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缸中,水深20厘米,现在把一块不规则铁块投入缸内,水面上升3厘米。求铁块的体积。情境设置:假如你现在就是一位企业的科技者,厂长要你立即测定一块很不规则的铁块(石块)的体积,你打算怎么办?这一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热情,也满足了学生想做“小大人”的心愿,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做实验,通过注入情趣的操作,加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题,并且印象深刻,终身受益。
  二、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始采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尤其是在大学是很常见的,因为在大学我们需要做项目,很多项目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就必须要分组进行。其实,分组合作在学习中有很多有利之处。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语言交流能力,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形成头脑风暴,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有信心学习等。可见,小组合作有很多优点。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对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利的。这样,优等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这样进行讨论,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仅学到科学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一些自主学习、善于思考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24时记时法》的时候,因为这部分内容,学生们接触的不多,所以在刚刚接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老师上课讲的很容易,但是也很容易造成学生们的不理解,这时就需要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合作。一般学生之间的思维是差不多相近的,可能有时候教师讲解的很复杂,而学生几句话就可能讲明白,所以小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可以把自己不懂得问题提出来。在这一章中可能有些同学不能很快的辨认出20点是几点,这就需要自己摸索一些方法,同学们相互讨论,才能得到答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堂讨论的环节。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弗赖登塔尔说的这句话对于数学来讲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数学本身来讲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我们不可能一眼就可以看到它很深奥的东西,而要依靠我们在课下的时候去“悟”,悟的过程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也就是数学中所提到的“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数学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当这个过程真正的落实之后,那么小学数学学起来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因为这样就可以真正地理解了解题的原理,就可以对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了。
  比如,在教学《分一分》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不是局限于让学生只会折1/2,而是给他们一些其他的图片,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创造,去折出更多的分数,使他们对分数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数的知识。或者在教学《认识方向》这一节课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于让学生们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方向,或者图上的方向,应该教会学生对这两种方向进行联想。既会看地图上的,也会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方向。学生们应该学会自己去联想、去摸索,努力培养自己“再创造”的能力。
  四、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数学教学更有成效
  在论语中我们学过,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记得反思。反思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反思能够让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门课,任何一件事,当你真正地进入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些不足和遗憾,这就需要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想想自己在这堂课中哪些地方讲的不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争取在下一节课的时候不犯同样的错误。当然,也要总结一下这节课哪些地方讲的好,为下一节课做一些参考,提高课堂效率。对课堂认真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时候,这样的课堂可能会有些枯燥,有些抽象,学生们不太愿意去听。所以,在讲授这堂课的时候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法,放一些动态的图,由规则的图形变成不规则的图形,这样就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然后,在课下的时候,教师应该认真反思这堂课取得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在数学学习中,需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习,有信心学习。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授课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学到很多知识。
  • 【发布时间】2019/5/12 18:39:54
  • 【点击频次】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