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每一朵花都灿烂
——班主任“拯救”问题生纪实
每个孩子就像一朵花,每天都在对你微笑,只是有些花有时由于一时不甚,表面受到了一些污染,影响了你一时的心情,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花儿还会一样灿烂。
作为班主任,不可避免地要跟一些“问题”生打交道。我认为走进“问题”生的心灵用真诚的话语与他们沟通,帮助他们,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我们班的王龙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脾气暴躁,上课经常捣乱,偶尔还会发生一些古怪的声音,惹得孩子们哄堂大笑,尤其脾气最古怪,自尊心又强。发起火来谁都害怕,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是谁,只要你触到他的“逆鳞”,他准会毫不给你留情面,甚至会在班级里闹个天翻地覆。其他老师都拿他没办法。经过代课老师和同学们的反应以及我的观察,情况确实属实。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听之任之,再让他继续这样下去了。决定对他实施“拯救”计划。
一、家访探究竟
他是一个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如果让他知道我去家访,肯定认为我会告他的状。反而适得其反。为了不引起他的注意,这项活动得秘密进行。于是我与他家长取得联系后,就进行了一次秘密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到,他是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妈妈在他刚出世没多久就和他的爸爸离婚了。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就他这么一个孙子,总认为他们亏欠孩子太多,从小就娇惯他,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家里的“小上帝”。他说一,奶奶不能说二,否则就发火,摔东西。霸道,固执的性格也就这样形成了,从小就认老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点在他与班级同学相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家经济来源就靠着吃房租过日子,他的奶奶在县城繁华地段有两处门面,一年有不少房租,据了解孩子的爸爸也不让老人省心,经常在迪厅滚混,没钱就问老人要,孩子的教育一点不过问,不过孩子还挺懂事,每天都是他给奶奶洗脚,他扶奶奶下楼梯,奶奶也对孩子现在的状况很不满意,很后悔是自己娇惯太很,现在想管有时候也管不住了,希望老师好好教育孩子。当我跟他的奶奶说明来访的目的后,奶奶非常高兴,愿意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并表示对这次老师的家访保密。
二、寻找契机,正确引导
这次家访回来后,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更坚定了我“拯救”他的决心,于是平时对他留心观察多了。希望能够寻找机会,适时对他进行教育。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节音乐课,刚一下课就有几个同学来我办公室告他的状:“老师,不好了,王龙‘疯了’,上音乐课,他不注意听,老师批评他,他不服气,还跟音乐老师顶嘴,我们这节音乐课都没上成,下课后同学们谁说他,他就拿板凳砸谁,还把别人的桌子推倒在地。”没等我问为什么,孩子们便一股脑地全说出来了。当我听到孩子们向我用稚嫩的声音焦急地报告这件事时,我定了定神,默默地劝自己千万不能慌,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不能失去这次拯救他的机会。我采取的策略是:
(一)稳住情绪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稳住他的情绪,我对这个孩子是非常了解的。看来事情不会像孩子们说的那么简单。于是我赶紧跟着同学们快步向教室走去,教室门口早已让同学们围个水泄不通。不知是哪个学生叫了一声“老师来了!”沸腾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并在我的面前立刻出现了一条道,一直伸向黄佳乐面前。“拯救”他从此刻开始。
1.察言观色。我走近一看,现在的教室确实像他们说的一样:满地狼藉。此时的王龙也像他们说的那样——“疯了”。他正站在课桌上,手里举着凳子在空中挥舞着,嘴里还不停地说:“不是我的错,你们干嘛老说我,我砸死你们,砸死你们!”
2.欲擒故纵。“谁惹王龙生气了?”我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几个分贝,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是他上课不注意听,还把铅笔蹦到音乐老师面前,老师批评他,他还跟老师吵,让老师不要管他。老师气得连课都不给我们上了。”看着孩子们士气正高,看来不压下去没法平息眼前的紧张局面。同学们的一番话使得王龙情绪又激动了起来,大声说:“不是我的错,你们冤枉我,老师也冤枉我,不听我解释。”现在我终于有点知道他“发疯”的原因了。
3.打消气焰。“同学们,老师平时就教育你们,当别人犯错的时候,我们要给他解释的机会,你们给了吗?听他解释了吗?”同学们听我这么一问,一下子偃旗息鼓了。我又向王龙靠近几步,这时他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不听我解释还打我,我不服!”我趁机说:“他们不听你解释,我听”。
4.许下诺言。听了我的话之后,他顿时诧异地看着我。接着我又对他说:“我会认认真真地听你讲完这次事情的经过,认真调查,如果确实不是你的错我会给你讨还个公道。”看着他一脸的怀疑,“一定”,我又加了一句。听我这么一说,他手中举起凳子的高度,缓缓下降,我顺势把他从桌子上了抱下来,拿掉他手里的板凳,并用餐巾纸轻轻地把它脸上的两颗泪珠拭去。这时他的情绪稳定了好多。
5.相互帮助,收拾残局。“十分钟办公室见。”我对王龙说罢转向同学们:“不过首先你要把教室里的残局收拾一下,我们班的活雷锋在哪里?”听了我的话后,同学们都纷纷动起手来,这使得他也跟着干了起来,看来我的第一步策略一有了一定成效。教室又恢复了往日的面貌。
(二)以真心取得信任
接下来就该解决问题了,该给他一个交代的时候了。为了拉近我和他之间的距离,当他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我并没有急于听他解释,而是把他拉倒办公室的盆架旁,往脸盆里倒了一些开水又掺了一些凉水,试着水温刚刚好,就给他洗了把脸,把脸上的泪痕轻轻地擦去,能感觉到他当时的尴尬与感动。于是我又给他弄了一些“青蛙王子”涂在脸上,此时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我指了指板凳,示意让他坐下,看着他一脸的惊讶,“别不好意思,老师今天允许你坐着说”,我连忙说。“我还是站着说吧。”“不,你可以坐着。”“站着与坐着对今天来说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把今天的事说清楚,好给你和同学们一个交代。”于是他别别扭扭地坐下了,开始诉说今天的事:“上音乐课我的同桌一直在那做小动作,摆弄铅笔,我一连好几次都趴在同桌耳旁跟他小声说让他别做小动作,他仍旧不听,我一气把他的铅笔夺了下来。我用的劲太大了,铅笔一下子从我手中飞出去了,正好落到了音乐老师的讲桌上,被老师发现了。音乐老师非说是我的错,捣乱了他的课堂,还用尺子打了我两下。我跟她说不是我的错,他不相信,说我狡辩,又打了我两下,还让我站在教室后面。我不服,就跟音乐老师吵了起来。你说这能怪我吗?”说着他的情绪又激动了起来。“你怎么能让老师相信你呢?”“你可以问我的同桌。”“你在这等着,我现在就去问你的同桌。”
(三)以爱心抚慰心灵
事情终于被弄个水落石出,但我还是要让他明白这件事他也有错,接下来我就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用循循善诱的话语来开导他。并对他说:“我已弄明白了,这件事的起因虽不怪你,听你奶奶说你是个最懂事的孩子,尤其尊敬长辈,老师就像你的亲人,教你学知识,学文化,更应该尊重,音乐课上你尊重老师了吗?她没听你解释是她的错,可是你顶撞老师,耽误其他同学上音乐课,下课后你又制造混乱,让其他同学受到惊吓,难道你就没有错吗?如果放学后其他同学把这件事给家长们说了,你有没有想到你给家长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他听我这么一说一下子不知所措起来,吞吞吐吐地说:“我道歉。”听他这么一说这件事基本上解决了。我继续引导:“首先你要向音乐老师道歉,这学期音乐课没人上可是大事,然后向其他同学道歉。我相信你能做到,快去跟音乐老师道歉去,别耽误音乐老师下次给我们上课的时间。”他听我这么一说,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迟不愿离去,我知道此时他的心里是没这个勇气。“你放心,音乐老师会原谅你的,她可是我们学校最优秀最善良的老师。”听我这么一说他才鼓起勇气走向音乐老师的办公室。没过几分钟,他又回来,“需要我帮忙吗,要不要我和你一起去?还是音乐老师原谅了你?”“都不是,音乐老师没在那,我看音乐老师是被我气走了。”“别担心,你已经去了,他不在那,那就不是你的错了,眼看就快要放学了,现在还是先跟全班同学道歉吧,要是等明天再道歉,你在家长们心中的名誉就扫地了。”他听我这么一说赶紧拉着我的手向教室走去。
(四)知错改错,赢得称赞
我们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就齐刷刷地看着我们,这时王龙的脸像熟透了的苹果。“同学们,今天音乐课上的事,想必咱们有权知道事情的真相,王龙没有发言权,你们也没有发言权,最有发言权的是他的同桌,下面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同桌。”他的同桌被同学们的掌声请到了讲台上,足足有一分钟没有开口说话,我知道他的同桌这时是需要勇气的力量,为了给他点勇气,我又扇了一把火,“你能站在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谁能没犯过,知错就改,同学们异口同声的接上‘善莫大焉’”。听了这一番话他低着头,红着脸,一鼓作气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听了他的叙述之后,同学们开始用同情的目光看着王龙,甚至有个同学还低下了头。接着我看到了令我感动的一幕,现在想想还犹在眼前,只见王龙深深地向全班同学来一个半鞠躬,不紧不慢地说:“我对不起大家,是我脑子犯糊涂了,让大家受惊吓了,还让音乐老师生气,害得大家都没有上好音乐课,希望你们能原谅我,给我次机会,我今后会慢慢改正的,我也会向音乐老师道歉的,让他给我们上音乐课。”接着又来了一个半鞠躬。你们听听这像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说的话吗,太令我感动了,那样的家庭造就他比别的孩子早熟。这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他和他的同桌回到了座位。我知道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结束,于是我就向大家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班级的掌声立刻熄灭了。我说:“从你们的掌声中我是听出了赞扬,理解与原谅,像他们这样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我们该不该接受他的道歉,该不该原谅?”孩子们都说应该,如果就这样结束放学,我想以后他得理不饶他人的性格还是不能收敛。为了给他上个“紧箍咒”,我接着又说:“相信我们的黄佳乐同学今后在大家的监督下会做得更好,你们有这个信心吗?”“有”。“王龙同学有这个信心吗?”他激动地说:“有!”“凭什么相信你!”同学们都说:“拉钩,拉钩……”“王龙同学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只见他再次跑上讲台,拉着我的手,做一个拉钩的手势,同学们跟着王龙一起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同学们的话音刚落,只听他又接了一句:“我承诺,我能做到。”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响起,放学时间到了,这件事也就此结束了。于是我又让孩子们把今天发生的事记在日记本上,这样不仅给王龙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也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节思想教育课。
就这样,闹得沸沸扬扬的王龙“发疯”班级风波平息了。后来我也找到了音乐老师和她谈了王龙事件,当她知道真相后,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处理事情太草率,太粗暴,之后并向孩子道了歉,王龙也说到做到了,上音乐课时确实在班级门口等待音乐老师的到来,并向老师诚恳地道了歉。音乐老师也很感动,现在王龙在班级的表现越来越好,基本上能遵守课堂纪律,易冲动的毛病改了不少,虽然有时也犯错误,但比起上次那也不算什么缺点了,这些改变让我继续对她的拯救增添了不少信心。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错误中成长的孩子才能长得更快。
三、分析与讨论
造成王龙“发疯”和脾气暴躁的原因,我认为有很多。首先,主观因素,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固执,自尊心强,在校有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疏远,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缺乏爱和归属感。所以他就对任人和事特别敏感,即使老师和同学们给他善意提醒,他也会当做对他的奚落,我们的好心也会招来他的“横眉冷对”,又加之自控能力较差,所以一有不良的情绪,全部都表现在外,做出冲动的事来。一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二来好引起别人的注意。其次,家庭环境及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常怀有侥幸心理,总认为小时候娇惯一些,孩子任性一些没什么,大了会慢慢好的,没想到孩子的性格就是在他们一天天的放纵下形成的,一旦家长意识到,想去改变他们就已经晚了。再次,教师因素。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知识而无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面对孩子的犯错,就没有耐心,没能及时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此外随着现在网上有许多关于教师的负面消息太多,自杀,跳楼的学生不断出现,所以一些消息和言论束缚住了老师的思想,出现了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这就无形中助长了这些孩子的嚣张气焰,他们的成绩也就像东逝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快乐学习也与他们绝缘了。最后是同伴,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同伴出现了问题,真正关心的少,瞎起哄、唯恐班级不乱的学生不在少数。使特困生感受不到班级的温暖和同伴的关心。
四、得到的教育启示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一是教育孩子应该从爱开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取得孩子信任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嘛!二是要学会倾听,尤其对一些问题生,当他们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静下心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帮他们分析原因,及时走出误区,“改邪归正”。三是重视家校联系。教育孩子,家长积极配合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天真无邪的孩子心里也会有解不开的疙瘩,也会有失控的时候,我们不要被他失控的情绪乱了手脚,大脑一热就做出冲动的事来,应该都给彼此一个缓和紧张局面的机会,有时候在孩子面前退一步,何尝不是一种教育机智。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时代的班主任更要宽容学生、尊重学生、理解信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公正无私地对待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惟有无私的爱的雨露,才能浇灌出的灿烂花朵。
- 【发布时间】2019/5/12 18:45:00
- 【点击频次】455